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俄军太平洋舰队第40海军步兵旅在俄乌战争中的战斗轨迹。
尤其提到该部在应对乌军大反攻时期的顽强防守,以及俄军重启进攻之后,在弗勒达和大诺沃西尔卡两次战役中均立下头功的出色表现。
很显然,像这样“攻防兼备”的部队,是足以列入王牌旅之列的;而早在2023年7月20日,该部也的确被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近卫军”荣誉称号。
虽然说俄军中老的“近卫”王牌不少,在战争中新授予“近卫”的单位也不少;但说实话,其中很多单位的战绩与荣誉并不相衬。
当然,即便同为“近卫”部队,其在战争中的机遇也是大不相同,比如与第40海军步兵旅同属于太平洋舰队,并一同编入东部集群的兄弟部队——第155海军步兵旅。
相较于第40海军步兵旅的“半路出家”,第155海军步兵旅是在苏联时期(1968年)即组建完成的第55海军步兵师的基础上改编(2009年)的。
换言之,在整个俄军时期,该部都是纯正的“海军步兵”,且有车臣战争和海外部署的丰富经验。而且在俄军的远东部队中,第155海军步兵旅也属于精锐之列。
俄乌开战之后,第155海军步兵旅被编入东部集群,参与了对基辅方向的作战。
当年3月28日,该旅被俄总统普京授予“近卫军”荣誉称号,是俄乌开战后最早被表彰的单位之一。
俄军从基辅方向撤军后,第155海军步兵旅被重新部署到了顿巴斯地区;具体来说,是调到了马里乌波尔,参与后期的围困战斗。
应当说这个任务是相当轻松的,因为当时的乌军战力已经大为下降,且被压缩到了亚速钢铁厂等地;第155海步旅的任务,与其说是围困,不如说是就地休整,毕竟这里的战斗压力实在不大,而且最后还能参与俘虏大批乌军,实在是个美差。
但一支既打过基辅,又打过马城的俄军王牌部队,肯定是乌军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且乌克兰认为,俄军第155海步旅参与了布查等事件,是列入头号打击目标之列的俄军单位之一。
在2022年11月的帕夫利夫卡之战中,以第155海步旅为主,第40海步旅为辅,进攻这个弗勒达的南大门。
俄军在战斗中出现了比较大的损失,因此第155海军步兵旅有人控诉伤亡大;而且此事件还被利用放大,以攻击当时的俄军东部集群指挥官。
所以明明是胜仗,此战却被乌克兰抓住,宣传为俄军的大败仗,而第155海军步兵旅因为新仇旧恨的因素,也被宣传成了败军之师。
实际上战斗伤亡大,可能是俄乌战争进入新阶段的常态,只不过当时尚未得到充分动员和补充的俄正规军有些适应不了(毕竟看看同期瓦格纳的进攻作战,就是到代价能有多大了)罢了。
不过帕夫利夫卡之战只是开胃菜,到2023年初俄军东部集群机动部队进攻弗勒达时,遭到了更大规模的失败。
因为第155海军步兵旅的“名气最大”,所以乌军将宣传对象重点对准了该部,以至于相关信息在网上发酵后,第155旅简直都要被“全歼”好几次了。
实际上俄军当时参与进攻的有好几个旅,算起折损来,第155旅还真不是大头。
但换句话说,因为俄军最终没有得手,反倒损失颇大,第155旅当时的表现也很难说出色。
一直到当年秋季俄军重启进攻后,以第155海军步兵旅为主力,俄军进攻新米哈伊利夫卡。
这里的战斗持续小半年时间,俄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最终还是获胜,第155海军步兵旅终于在2024年4月在该村高调插旗。
不过,第155海军步兵旅因为战损颇大,此后回国休整并准备扩编为师。
按理说这是非常好的待遇,毕竟部队扩编肯定是好事,能回国内充分休整更是难得的待遇。
但现实很捉弄人,第155海军步兵旅又赶上了哈尔科夫战火重燃,俄军北方集群兵力不济,于是这个原本预定扩编的部队又被抓包开上了前线。
如果只是背靠本土,稳固作战也就罢了,毕竟俄军在哈州前线防守打得还是不错的。
但到当年8月时,库尔斯克战事爆发,第155海军步兵旅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库州作战。
乌军在库州作战初期,主要投入的是高机动的轻装部队,第155海军步兵旅打这些部队还是没啥问题的,甚至在9月一个波次的反攻中,还捞到了不少战果。
但乌军决定在库州“加大投入”,将最强的重装集团凑出参战。
面对乌军的豪华阵容,第155海军步兵旅在这里的作战并不轻松。
且不说插旗打卡不易,就连自身的折损也是比较大的;比如在最近,该旅著名的老虎志愿部队指挥官谢尔盖·叶夫列莫夫(俄滨海边疆区副州长)便阵亡于库尔斯克前线。
当然,第155海军步兵旅在库尔斯克的战斗倒不至于落下风,毕竟这也是一等一的俄军精锐了,只不过仗打得艰难罢了。
这种艰难程度恐怕是俄乌战区之最,毕竟在其他战区,乌军是凑不出库州战场阵容的。
但第155海军步兵旅是俄军东部集群唯一一支整建制调离战区的单位,但偏偏这个旅在东部集群作战时赶上的都是啃骨头的仗,而此后东军在弗勒达、大诺沃西尔卡大口吃肉的仗则没赶上。
反倒是在兄弟部队大口吃肉时,该部却在库尔斯克州苦战,这老打硬仗的境遇也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