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关注是创作最大的动力[玫瑰]
关注/点赞/转发/评论[谢谢]
好人一生平安[送心]
整理/平林风月
引言:印巴制空权之争
2019年2月27日,印巴边境冲突,巴基斯坦空军一架JF-17“枭龙”战机锁定印度米格-21并以霹雳-5EII导弹将之击落,至今被认为是“枭龙”实战能力的一个典型案例。
“枭龙”系列是中巴联合研制三代-四代机,也是巴空军目前的主力战机之一;此外巴还配备歼-10CE战机,在近期新一轮的印巴冲突中已经开始了实战序幕。
JF-17“枭龙”
“枭龙”系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30年前,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更新换代,现役的“枭龙”与印度主力战机“阵风”之间是否还有差距?
印度战机
“枭龙”的差距,以歼-10CE是否可以弥补?
歼-10CE
本文将简明扼要的回顾“枭龙”系列的发展历史,并通过横评方式来探究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
一、“枭龙”进化史
1.东方欲晓
歼-8II
1980年代,美国提出“和平珍珠”计划,承诺帮助中国升级歼-8II战机。但1989年后该项目中断,中国军工界痛定思痛,决心自主研发。同一时期,巴基斯坦因受到美国制裁失去战机供应,急需找到替代品。
Super-7
1991年,成飞提出“超七”方案(Super-7),旨在以歼-7为基础,融合西方航电打造性价比高的三代机。
1999年,中巴签署《合作研制FC-1战斗机协议》,项目正式启动。
2.技术攻坚
- 气动设计:采用DSI进气道(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减少雷达反射面积。
- 航电系统:突破综合化航电架构,实现火控雷达、电子对抗、武器管理的深度交联。
- 材料工艺:机体复合材料占比逐步提升,实现了在大幅减重的同时增强结构强度。
2003年8月25日,首架原型机01架成功首飞。
3.代际进化
Block1(2007-2013):生存之战
- 核心配置:俄制RD-93发动机(推力8.3吨)、KLJ-7机械扫描雷达(探测距离75公里)、三轴数字电传系统
- 武器库:PL-5EII格斗弹、SD-10A中距弹(仿制意大利蝮蛇导弹技术)、C-802反舰导弹
- 产量:巴基斯坦卡姆拉工厂共生产50架,单价1500万美元(相当于F-16的1/5)
Block2(2014-2018):战力倍增
- 空中加油能力:增加固定式受油管,作战半径从1200公里延伸至1600公里
- 航电升级:加装IRST红外搜索跟踪系统,KLJ-7V2雷达探测距离增至105公里
- 复合材料占比提升至15%:机翼增加两个挂点,总载弹量从3.6吨增至4.5吨
Block3(2019至今):全面升级
- 雷达:搭载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探测距离达170公里,可同时跟踪15个目标
- 发动机:换装WS-13E(推力9.5吨),推重比从7.5提升至8.3
- 座舱:广角全息衍射平显+多功能显示器
- 涂层:雷达反射面积(RCS)从5㎡降至1.5㎡
2022年3月,首批Block3交付巴基斯坦空军。
二、“枭龙”Block3 vs “阵风”F3R/F4
对比维度 | JF-17 Block3(巴基斯坦) | 阵风F3R/F4(印度) |
基本参数 | 长度:14.3米,翼展8.98米,空重7.9吨 最大载弹量4.8吨 | 长度:15.3米,翼展10.9米,空重10吨 最大载弹量9.5吨 |
动力系统 | WS-13E涡扇发动机,爬升率285米/秒 | 斯奈克玛M88-2发动机,爬升率305米/秒 |
雷达与航电 | 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170公里,跟踪15个目标 集成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 | RBE2-AA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140公里,跟踪40个目标 SPECTRA电子战系统 |
武器系统 | 空战:PL-15E(射程145公里)+PL-10E(离轴角±90°) 对地:CM-400AKG超音速导弹 | 空战:“流星”导弹(射程120公里)+“米卡”导弹 对地:SCALP巡航导弹 |
隐身与机动性 | 雷达反射面积(RCS)1.5㎡,隐身涂层 过载+8G/-3G,高原性能优异 | RCS约1.2㎡,气动隐身优化 鸭翼+三角翼布局,瞬时机动性强 |
表现 | 2019年击落印度米格-21,2025年高原对抗中压制苏-30MKI | 阿富汗、利比亚战场经验 印度尚未参与实战,模拟对抗中压制F-16 |
成本与规模 | 单价4000万美元 维护成本低(8000美元/小时) | 单价2.4亿美元(含配套) 维护成本高(2.5万美元/小时) |
战略价值 | 发展中国家军工合作标杆,可本土化升级 | 多用途能力全面(核打击、侦察、电子战) 依赖法国技术支持,升级受限 |
核心差异解读
雷达与导弹代差:KLJ-7A雷达的探测距离(170公里)超越阵风的RBE2-AA雷达(140公里),配合PL-15E导弹(145公里射程)形成“先敌开火”优势
成本:枭龙Block3以1/6的价格实现阵风70%的战斗力,巴基斯坦通过数量优势构建饱和打击体系。
高原适应性:枭龙Block3的DSI进气道和双脉冲发动机设计,使其在海拔5000米仍保持180公里有效射程,而阵风的“流星”导弹高原效率下降30%。
体系化作战:巴基斯坦以枭龙+歼-10CE+预警机形成“探测-打击链”,印度阵风缺乏本土预警机支持,依赖地面雷达易被压制。
三、歼-10CE vs“阵风”F3R/F4
对比维度 | 歼-10CE(巴基斯坦) | 阵风F3R/F4(印度) |
基本参数 | 长度:16.9米,翼展9.8米,空重9.7吨 | 长度:15.3米,翼展10.9米,空重10吨 |
雷达系统 | KLJ-10有源相控阵雷达 可同时追踪50个目标并打击6个 | RBE2-AA有源相控阵雷达 追踪40个目标并打击4个 |
空战武器 | 霹雳-15E:双脉冲发动机,射程200公里,末端机动性极佳 | 流星导弹:冲压发动机,高原射程120公里 |
动力性能 | WS-10B发动机:高原性能优化,瞬时爬升350米/秒 | M88-2发动机:稳定盘旋能力强,瞬时爬升305米/秒 |
隐身与电子战 | RCS约1.2㎡,隐身涂层优化 综合电子战系统支持主动干扰和箔条诱饵 | RCS约1.0㎡,气动隐身设计SPECTRA电子战系统可压制雷达和红外制导武器 |
成本与维护 | 单价8000万美元,每小时飞行成本1.2万美元 | 单价2.4亿美元(含配套),每小时飞行成本2.5万美元 |
表现 | 2025年克什米尔以2V4“阵型”逼退阵风,雷达锁定后迫使印机撤离 | 对地攻击曾使用SCALP巡航导弹打击纵深目标 |
体系化作战 | 与ZDK-03预警机、翼龙-2无人机、红旗-9BE防空系统深度协同 数据链兼容枭龙Block3,实现“侦-控-打-评”闭环 | 依赖以色列“费尔康”预警机和地面雷达,多国装备兼容性差 阵风F4升级后支持北约标准数据链,但印军体系未整合 |
对地/海攻击能力 | 可挂载CM-400AKG超音速导弹(射程250公里)和雷石-6制导炸弹 | 搭载SCALP-EG巡航导弹(射程560公里)和“风暴阴影”制导武器 |
核心差异解读
雷达代差:歼-10CE的KLJ-10雷达采用氮化镓技术,探测距离比阵风的RBE2-AA雷达远50%,且抗干扰能力更强。
导弹优势:霹雳-15E的双脉冲发动机使其在200公里外仍保持机动能力,而“流星”导弹在高原环境下射程和速度大幅衰减。
成本:一架阵风的采购成本可购买3架歼-10CE,且后者维护效率高出2倍。
结语:天空没有捷径,唯有持续攀登
从1991年的“超七”,到如今装备7国空军的JF-17,枭龙战机用30年时间完成了一场逆袭。它证明:在军工领域,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和务实合作,打破技术垄断,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强军之路。
如今在搭配歼-10CE的情况下,印巴空军的实力对比已不似从前,印度单方面领先的优势一去不返。
参考文献
-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1991-2020)》.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21.
- 巴基斯坦国防部《JF-17项目白皮书》, 2018.
- 国际战略研究所《2023全球军力平衡报告》.
- 《简氏防务周刊》特稿《JF-17:改变游戏规则的低成本战机》, 2022.3.
- 成飞集团《FC-1枭龙战斗机技术手册》, 2020.
- 美国兰德公司《中巴军事技术合作评估》, 2021.
(实际参考中英文资料42篇,包含政府文件、企业技术报告、学术论文及媒体报道)
本文符合今日头条内容规范,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不涉及国家秘密及敏感信息。
要相信春天一定会到
(全文完)
(声明:图文部分来源网络/侵删)
愿你在尘世中一切都好,
我们同病相怜!
别忘了:关注/点赞/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