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新一轮冲突打响,莫迪收到前线败报后,中美也接着表态了,话里话外都是对印度先对巴基斯坦采取军事行动,导致事态升级表示“遗憾”。
对于这件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措辞尤其耐人寻味,原话是“it's a shame”。这里有多重含义,可以理解为对局势感到遗憾,但要翻译成“可耻”,似乎也不是不行,全看带着什么样的立场倾向去解读。
【印度对巴基斯坦发起远程打击】
不过特朗普大概是无意指责莫迪,就跟他没打算介入这轮印巴冲突一样。毕竟印度也算是给足了自己面子,印军行动开始后不久,莫迪的国家安全顾问就向美方通报了相关情况。
而美国之前就表示,支持印度反恐。
结果现在莫迪政府打着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号,对巴基斯坦发起远程打击,美国现在就比较为难,不可能公然肯定印度的行为,但也没办法采取太过强硬的措辞。
再加上特朗普没有打算在印巴之间扮演一个和事佬,所以美国只会对事态发展保持观望,象征性地走流程,呼吁印巴保持克制,但不会大张旗鼓地公开介入。
中国的回应来得稍晚一些,印巴第一轮交锋结束后,外交部在中午回应说,对印度凌晨的军事行动表示遗憾,印巴互为邻国,又都是中国邻国,双方还是要以大局为重,保持冷静克制,避免局势更加复杂。
把话说到这份上,说明我们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巴基斯坦反击印度的正当性,并提醒冲突当事方,中国作为印巴的共同邻国,不会坐视地区安全遭受剧烈动荡,一旦局面持续发酵下去,中国不会坐视不管。
印度试图向国际社会证明,自己对巴基斯坦发起所谓的“辛格尔”行动,是“师出有名”。
【特朗普对印度升级局势感到“遗憾”,也可以理解为“可耻”】
印国防部就对外声称,他们的行动是集中、有节制的,本质上不会升级,无论是目标选择,还是执行方式上,都“极大克制”,本质上不会有升级。
随后印方继续指责巴基斯坦该为印控克什米尔发生的袭击事件负责。
不过看中美的意思,都对这一说辞不太买账。
巴基斯坦这里,也不会随便背下这口黑锅。
本来这件事情尚无定论,印度没有开展任何深入调查,直接一口咬死巴基斯坦是“幕后黑手”,一边声称自己掌握决定性证据,又迟迟不肯对外公示,这一点本来就很可疑。
所以在巴基斯坦看来,印度的言行属于不折不扣的虚假叙事,核心意图是将内部矛盾对外转移,撇清责任。
【中国对印度行动表示遗憾,变相认可了巴基斯坦反击的正当性】
再说了,巴基斯坦已经多次提议,成立国际中立调查组,彻查袭击事件,印度那边都是已读不回,摆明了要把事情闹大。
中美虽然都对印度升级局势表示了遗憾,可出发点不尽相同。
美国大可以隔岸观火,看印巴打个头破血流,中国却做不到。
正如外交部强调的那样,印巴既是搬不走的邻居,又是中国的邻国,双边紧张局势持续升级,长期来看,中国不可能做到置身事外。
巴基斯坦也清楚中国的担忧。凌晨爆发冲突后,巴基斯坦外交部很快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用中文发布动态,对印度公然侵略、袭击平民表示强烈谴责,认为印度的鲁莽行动严重危及地区和平与安全。
很显然,巴基斯坦是在以这种形式向中方表明,自己只会“自卫”,但不会成为升级局势的那一方。
【巴基斯坦在中国社交媒体上阐述立场】
至于冲突的具体情况,印巴都已经统计出了各自的战果。
巴基斯坦军方宣布,击落印度多架战机。印度对此保持沉默,发布会召开得拖拖拉拉,重点宣传“打击恐怖主义”的战果,对己方损失闪烁其词。
印媒那边也只是含糊地表示,印军有几架战机“坠毁”,对具体原因讳莫如深。
巴基斯坦防长随后适时表示,如果印度停止军事行动,那么巴军方愿意避免局势升级。
看得出来,巴方对这次战果很满意,半天时间击落印军五架战机,挣足了面子和里子,自然很乐意给出这个台阶,至于莫迪政府愿不愿意接过,那又另当别论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6年前印巴空战,印度这边吃亏不小,本来指望着能在今年找回场子,没想到损失更加惨重,完全呈现一边倒的架势。
【巴基斯坦对这次反击的战果十分满意】
这样一来,莫迪政府内部的狂热情绪,多少也能冷却下来,如此印巴冲突才会迎来转机。
不过以莫迪政府一贯的言行作风,不大可能在国际舆论公开露怯,大概还是要说一些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的场面话,挽回一些颜面,才有可能决定与巴基斯坦相向而行。
可以确定的是,莫迪现在面临一个两难抉择,如果要把“辛格尔”行动贯彻到底,保不准还要吃更大的亏。
可一旦不了了之,又要面临国内民粹情绪的反扑,这势必影响到莫迪第三任期的一系列综合规划。
即便如此,那也是印度咎由自取,贸然升级局势,不可能一点代价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