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YB-9(Boeing YB-9)是为美国陆军生产的第一款全金属悬臂式单翼轰炸机,其设计始于波音 Model 214 和 Model 215,在波音公司历史上占据独特地位。这些轰炸机基于波音公司首任技术主管查尔斯·蒙特斯设计的商用邮政飞机 - 波音 Model 200 Monomail(单发邮政机)的成功技术和概念。单发邮政机的成功为波音公司带来了声誉,蒙蒂斯的副手约翰·桑德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下一代轰炸机。
1930年,当 Model 214的设计图绘制时,几乎所有飞机的框架都是由木材制成,外部覆盖帆布,陆军航空队的轰炸机也不例外。尽管,单发邮政机仅生产了两架,但它给航空界带来了巨大冲击,并向设计师们提出了许多问题。
令人惊叹但令人担忧的创新
在那个时代,一架全身闪耀着银色光芒的铝制机身、低矮的单翼设计且没有任何支撑杆或缆线的飞机,既令人惊叹,也让人担忧。单发邮政机采用了悬臂式机翼和半硬壳结构,机身截面呈圆形,外皮承担了大部分结构支撑。简单来说,除了发动机功率较低和起落架未完全封闭外,单发邮政机与20世纪30年代末开发并在二战中广泛使用的高性能固定翼飞机几乎没有区别。
波音的试制双发轰炸机YB-9充分吸收了单发邮政机的优点,并进一步改进。它配备了两台发动机以提高动力,主起落架可收入发动机舱内。可以说,查尔斯·蒙特斯在单发邮政机中留下的技术难题,由约翰·桑德斯在Model 214中解决。然而,起落架仍为半埋式,轮胎下半部分和尾轮仍然暴露在外。
传统技术拖累新技术
完全封闭的收放式起落架在当时并不容易实现。起落架作为起降的必备设备,必须能够精确收放,同时在收起状态下完全封闭,并在高空的低温环境中保持防冻功能。精密液压装置和机构是基本要求,但能够按照FAA标准生产此类设备的制造商即使在今天也屈指可数。蒙蒂斯作为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讨厌草率和鲁莽的尝试,因此最初选择了固定式起落架,并在改进型号中坚持使用半埋式设计。这一决定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并不奇怪。
原型机的设计与布局
这款原型轰炸机可搭载5名机组人员:飞行员、副驾驶、投弹手兼机枪手、后部机枪手和无线电操作员。其中4名成员分散在开放的座位上,通过通话管进行沟通,但这种通信方式并不可靠。投弹手位于机头的座位上,下方装有投弹瞄准器和瞄准窗,上方可安装一挺7.62毫米机枪。由于机身过于狭窄,飞行员和副驾驶坐在机头后方的串联座位上。后部机枪手的座位位于机翼后方的机身上部,同样配备一挺机枪。无线电操作员位于飞行员前方和下方的机身内部,两侧有窗户。由于机组人员分散,飞行中的沟通十分困难。此外,双发设计使得机翼两侧的大型风冷发动机和前方的长机身遮挡了飞行员的视野。
Model 214和215在当时属于大型飞机,因此配备了伺服舵片,以减少飞行员操纵杆和方向舵踏板所需的力度。这是美国飞机中首次采用此类设计。炸弹挂载在机身和发动机舱之间的4个挂点上,机身内部没有炸弹舱。这种外挂炸弹的方式是双翼轰炸机的典型特征,而波音YB-9的设计也体现了从双翼机到单翼机的过渡。
Model 214与Model 215的区别
Model 214 和 215几乎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发动机。Model 214配备了两台600马力的柯蒂斯V-1570“征服者” 液冷发动机和普雷斯顿冷却器,而Model 215则配备了两台600马力的普惠R-1690“大黄蜂” 风冷发动机,并采用NACA整流罩以减少空气阻力。Model 214的方向舵辅助舵片较小,而Model 215的舵片覆盖了整个方向舵高度。
1931年4月12日,配备新型发动机的 Model 215首次试飞,由波音公司的邮政飞行员兼试飞员埃迪·艾伦驾驶。由于尚未交付陆军,这架飞机涂装了民用涂装并注册为民用飞机(编号NX10633)。最初,它配备了两台575马力的普惠R-1860“大黄蜂”B型发动机,并在试飞中达到了163英里/小时(262.3公里/小时)的速度,这一成绩令陆军航空队官员感到惊讶。
打破纪录的轰炸机
由于XB-901的测试结果令人满意,陆军航空队于1931年8月14日决定购买 Model 215 和 Model 214。Model 215被命名为YB-9(序列号32-301),并重新涂装为军用颜色。尚未试飞的 Model 214 被命名为Y1B-9(序列号32-302),同时陆军还订购了5架Y1B-9A(序列号32-303至307)。
根据陆军航空队的要求,YB-9 换装了配备增压器的R-1830-11“大黄蜂”发动机和三叶螺旋桨,使其在6000英尺高度达到188英里/小时(302.5公里/小时)的最大速度。这一性能在1931年令人震惊,标志着双翼轰炸机时代的结束。
Y1B-9与Y1B-9A的改进
Y1B-9(Model 214)于1931年11月5日首飞,其柯蒂斯“征服者”液冷发动机和更流线型的发动机舱使其最大速度达到173英里/小时(278.4公里/小时)。然而,由于液冷发动机的测试结果不佳,Y1B-9 最终换装了“大黄蜂”风冷发动机,外形与YB-9几乎相同。风冷发动机因其简单性和可靠性受到陆军青睐。
Y1B-9A 是波音公司为陆军生产的5架评估飞机,配备了两台600马力的普惠Y1G1SR-1860B“大黄蜂”发动机。Y1B-9A的外形与YB-9相似,但方向舵辅助舵片更大,操纵面采用金属蒙皮,并配备了三叶螺旋桨。此外,根据机组人员的反馈,机内布局和装饰也进行了改进。Y1B-9A的最大速度为186英里/小时(299公里/小时),机组人员减少至4人,防御武器为两挺30口径机枪,炸弹仍外挂在机翼下的4个挂点上。
波音中型轰炸机的开端
B-9在1932年是美国轰炸机部队的主力机型,其速度比当时的 Keystone B-3双翼轰炸机快60%。1933年5月,在一次陆军组织的演习中,6架波音P-12战斗机无法有效拦截Y1B-9A,这使陆军航空队意识到他们拥有了一款性能超越战斗机的轰炸机,标志着空军新时代的到来。尽管波音公司对陆军的大规模订单持乐观态度,但最终YB-9被马丁B-10取代,后者成为美国第一款全金属轰炸机。
总结
B-9的设计在当时具有革命性,但其生产数量有限,最终被更先进的机型取代。尽管如此,B-9为波音公司后续的战略轰炸机(如B-17和B-29)奠定了基础,成为航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技术参数
- 类型:双发中型轰炸机
- 开发:波音公司
- 首飞:1931年4月13日
- 生产时间:1930-1933年
- 服役时间:1931年11月5日-1935年
- 生产数量:7架
- 乘员:4人
- 机长/翼展/机高:15.85米/23.42米/3.66米
- 翼面积:88.6平方米
- 重量:4,056-6,495公斤
- 动力:两台普惠R-1860-11“大黄蜂”B型发动机(600马力)
- 最大速度:303公里/小时
- 巡航速度:266公里/小时
- 航程:870公里
- 实用升限:6,320米
- 爬升率:4.6米/秒
- 防御武器:2-3挺7.62毫米机枪
- 载弹量:1,03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