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部分动员,征兵30万用来加强俄罗斯军事实力的新闻,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各国观察者们出于不同的立场和认知,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读。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数据,从今年2月以来,俄罗斯在整个特别军事行动中伤亡的军人,总共不到6000,就算按照乌克兰方面的统计,俄罗斯伤亡人数是几万人,但却一口气征召30万人入伍,莫斯科为何会如此大动干戈呢?
可能有人会说,随着乌克兰在哈尔科夫地区的反攻,俄乌战争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战争规模扩大化不可避免,所谓的“军事行动”演变成全面战争的风险,正在迅速增加,俄罗斯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开启大规模的征兵,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但肯定不是俄罗斯如此大规模征兵的全部原因,道理很简单,俄乌战争打了半年多,俄罗斯军队固然有一些战斗减员,乌克兰军队减员肯定更严重。现在大家是残血对残血,俄罗斯损失甚至更小一点,此前在哈尔科夫地区的失利,与其说是兵力不足,不如说是战略失误。
直白一点来说,俄罗斯军队被乌克兰给骗了,他们以为乌克兰反攻的方向会是南部的赫尔松,结果人家从哈尔科夫地区反攻,打了俄罗斯一个措手不及。
再者,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乌克兰反攻已经开始,俄罗斯现在才开始征兵,等到这些新兵能上战场,至少得几个月,想要用眼下征的兵,去应对乌克兰反攻,显然有点来不及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知道来不及,普京总统为何还要如此大动干戈的征兵呢?而且还是30万?这个问题其实得从俄罗斯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去理解。
首先,站在俄罗斯自己的角度上,眼下俄军遇到的最大问题,其实还不是兵力不足的问题,而是军队士气下降。一来俄罗斯一直坚持把这场战争定义为“特别军事行动”,限制住了自己的手脚,导致能够投入战场的只有20万合同兵。
仗打了半年多,这支军队基本上没有休整过。兵法上说久战必疲,在乌东地区坚持作战的俄军官兵早就疲惫了。更让他们感到失望的是,看不到可以休整的时间点。
道理是明摆着的,如果俄罗斯一直将战争定义为“特别军事行动”,那么可动用的兵力就是这20万人,不管再怎么换防,都得他们一直打下去。
这么一支看不到休战希望的军队,能坚持半年多,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因此,普京和俄罗斯国防部现在最迫切的任务,不是把新征召的部队投入战场,而是给已经在战场的俄军官兵以希望。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普京为何要支持乌东四地区“公投入俄”,同时一口气征召30万新兵入伍了。原因很简单,这么大规模的征兵,以及给这些义务兵投入战斗的“身份”,就是为了告诉那些还在战场坚持的俄军,只要他们撑到这波新兵形成战斗力,就可以全部休整了。
这对于俄军士气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其次,从俄罗斯国外的角度来看。自9月初乌克兰发动大规模反击以来,俄罗斯在哈尔科夫地区的失利,让西方国家看到了“希望”,他们开始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又奢望乌克兰赢得战争了。
这个时候,俄罗斯必须要用一个动作来摧毁西方国家的这种希望,逼他们走向谈判桌。可能用的办法,无外乎两个,第一在战场层面赢得一次酣畅淋漓的大胜,抵消乌克兰反攻哈尔科夫地区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这个手段目前来看,想要实现比较困难,而且一旦做不好,就会成负面例子,俄罗斯不敢冒这个险。
第二个手段,就是通过大规模的动员,表现俄罗斯战斗到底的国家意志。俄乌双方国力上的差距是明摆着的,乌克兰能胜利的唯一希望,就在俄罗斯不愿意为这场战争投入全部国力,否则就算有欧美支持,乌克兰肯定也打不赢,这一点西方一清二楚。
现在普京宣布俄罗斯部分动员,直接征兵30万,无疑就是向西方传达,俄罗斯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肯投入更多力量。
这个意志传达出来,西方就得考虑,继续支持俄乌打下去,逼得俄罗斯全面动员,变成国战以后,他们如何收场,相对应的,支持乌克兰打赢俄罗斯的希望,自然也就破灭了。事实上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印证,德国,法国最近几天,又开始在援助乌克兰的问题上打太极拳。
综上所述,俄军此次征兵30万,固然有升级战争规模的意味在其中,但最直接的因素,其实还是为了利用这次征兵,提振俄军士气,向欧美施压,而不是真的打算要与乌克兰打国战,甚至跟北约打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