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需要买体脂秤和食物秤吗?

我们生活中的热量陷阱很多,

稍不留神就超热量摄入

你以为的只是多吃了一口蛋糕

热量可能就多了100多千卡


所以想要成功减肥或者让别人给减肥建议

一定要做好饮食记录



为什么要记录饮食?


记录饮食不是为了用热量来绑架自己,每天跟热量斤斤计较,抑制自己食欲,不断少吃。


记录饮食是为了我们自己能灵活调整一天或一周的饮食。


记录饮食:

1)增加对食物营养的认知,掌握减脂最关键的一环。(身边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一般的饼干热量都很高,减肥不建议吃)


2)确保自己每天的营养热量达标,也便于做出饮食调整。(群里很多小伙伴一开始都以为是因为自己吃多了才减不下来,记录饮食后才知道每天摄入的热量非常低,甚至是节食


3、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食物库】,练就用肉眼都能大概估算食物营养素的神奇能力。(就算不借助外物,也能轻松掌握饮食,如外食等)


记录饮食的正确方式


1、下载App

它可以查询食物热量,以及记录你的饮食,记录后能知道自己热量、三大营养素一天摄入的量,跟推荐的量做对比,判断是否达标。


2、买一个食物秤

好处是能让你记录的重量更准确,虽然也有估算表格供参考,但在对食物重量没什么经验的时候进行估算毫无意义,比较不同重量的食物热量差别很大。


通过长期对食物进行称重,对食物分量或克数就会有一定的把握,外食、吃食堂的时候就不会再出现“我到底应该吃多少、我刚刚吃的有多重”的疑问。


3、开始记录

直接把自己每一餐的食物称重后记录好,自己做饭的话建议直接称原材料的重量,其他情况或者没办法称原材料的,就称成品的重量,如下图早中两餐记录:


4、调整饮食(最重要一环)

做好饮食记录后,就可以看到热量、三大营养素实际的摄入量。

在前期,我们可以只看两项:总热量、三大营养素的克数。

如下,给我推荐的是一天摄入1675千卡,其中碳水188.4克、蛋白质125.6克、脂肪46.5克。

而我早中两餐做好饮食记录后的数据如下:

共摄入了1134千卡,距离目标值1675千卡还差541千卡。

碳水、蛋白质、脂肪分别还差85.4克、45克、2.3克。

那么我晚餐就会根据自己剩下的热量和营养素做调整,比如会多吃点碳水和蛋白质,少吃脂肪,把剩下的补充完,做到营养均衡、热量达标。

这就是记录的意义。

当然具体的克数可以有偏差,比如我目标值要吃125.6克蛋白质,那可以吃90-130之间,不用百分百达到这个数字,但也不能差太多,如果只吃到50多克就太少了。


另外我们在调整饮食、控制热量的过程中,身体数据也会慢慢产生变化,如脂肪率下降、蛋白质含量升高等,往好的方向发展,推荐的热量也会随着体重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这也很容易理解,体重每降到一个阶段,身体的各项情况都会发生变化,不能一直照着原来的那个热量和三大营养素比例来吃,需要调整饮食摄入值才能够确保身体继续实现热量负平衡。


体脂秤能测量出体重、体脂率、蛋白质含量、BMI等数据,数据同步到软件上,根据身体数据变化,重新调整热量和三大营养素摄入量,这样在不断调整优化中健康减脂。



饮食记录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让你建立知识,受用一辈子。


你要确保自己吃够营养,确保自己吃够基础代谢率没有节食,就需要用到食物秤和体脂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