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克兰问题上,可以看出拜登政府的野心,它想要把欧洲地区经营为美国的“自留地”,不允许俄罗斯影响力的存在,可能在拜登政府的眼中,欧洲地区应该“绝对服从”美国。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拜登政府此前通过“清洁能源”补贴,对在美国建厂的企业提供大量补贴,而其他地区的企业不仅无法获得补贴,还需要缴纳大量关税。
拜登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所谓的“清洁能源”补贴,其实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就像在海上风电项目中,拜登就在偏袒美国内部企业。三年前,拜登提出了“推动海上风电”发展政策,要让美国成为海上风电大国。按照拜登的计划,美国风电的规模,会在短时间内满足1000万个美国家庭的用电需求。然而,这样的计划压根没有办法实现。
原因很简单,就是美国的保护主义,导致大量非美国企业无法获得补贴,导致它们无法向美国提供风电项目必需物料。此前,西班牙电力公司就指控美国“过分限制”进口材料,导致项目迟迟无法推动。随后,又有大量电力公司放弃美国海上风电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和挪威公司签署了协议,不再向美国交付海上风电项目。
海上风电
很显然,美国的“盟友”已经对它不满了。事实上,这也在预料之中,欧洲国家早就对美国的“保护主义”不满了。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除去“清洁补贴”外,美国还对欧洲加征关税、实施进口限制等,这些措施引发了欧洲国家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首先,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损害了欧洲国家的利益。欧洲国家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依赖全球贸易。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导致欧洲国家的出口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其经济增长和就业。
美国
其次,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违背自由贸易原则。欧洲国家一直倡导自由贸易,认为贸易应该基于平等和互惠的原则。而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则违背了这一原则,采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做法,引起欧洲国家的不满。此前曾经有欧洲国家喊话欧盟,采取同样的措施报复美国,开启双方的“贸易战争”。
还有,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已经高度一体化,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密切。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导致全球贸易格局的不稳定,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欧洲国家认为,美国应该采取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欧盟
最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破坏了国际秩序。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损害了欧洲国家的利益,也破坏了国际秩序。欧洲国家认为,美国应该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和公正。
但是美国压根不顾欧洲国家的感受,依然强力推动“清洁能源”补贴。这样的补贴,导致大量欧洲车企离家出走,前往美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影响了欧洲经济的复苏,同时也影响了美欧关系。
法国曾要求欧洲战略自主
然而,除去法国和极个别欧洲国家喊出“战略自主”的口号外,其他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态度都是默默忍受,压根不敢反抗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