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停滞了许久的美韩关税谈判有了新进展!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与美国在14日至16日于韩国济州岛就关税问题展开为期3天的协商。
这是继4月24日韩美“2+2”高级别贸易磋商后,两国围绕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经济安全、投资合作、货币政策等多个领域的进一步谈判。所以外界都在关注,美韩此次到底能不能达成协议。
毕竟现在的韩国可以说是一团乱麻,尹锡悦遭弹劾下台,执政党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朝小野大的局面下,执政党组建的韩国政府到底有多少精力来处理美韩之间的关税谈判,还是一个未知数。
4月29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白宫发布会上曾表示,韩国想在总统大选前,和美国把贸易谈判的基本框架定下来。
可后面韩国政府却直接反驳说,压根儿没这回事儿,并且重申不会急着推进关税谈判。
这不就巧了!因为韩国的“好邻居”日本,也是这样说的。
日本首相石破茂原计划在6月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但受中美经贸会谈的影响,目前关税问题相关谈判已推迟到7月。
甚至有多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在第二轮日美关税谈判结束后,石破茂曾向身边人转达“没必要急于与美方达成协议”的想法。并且强调“要以实现零关税为目标”。
日韩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你不急,我也不急。
既然日韩都不着急,难不成急的还能是美国?那还真有可能!
自实施关税政策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给大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设定了90天“宽限期”,按照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的说法,这三个月的时间就是用来与被施加关税的国家谈判的。
但是被特朗普关税大棒砸中的国家有90多个,但是截止到目前,除中国外,特朗普政府只与英国、越南、印度、韩国和日本进行了谈判。而其他国家则是一直在“等通知”。
也就是说,美国政府是不可能在90天内完成与所有国家的关税谈判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特朗普政府的人手不足,更是因为特朗普政府内部对于谈判的立场也并不完全统一。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的关税谈判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
大概率只有两种结局,一是延长关税暂缓期限,从最初的90天再往后延;二是当美国与欧洲、印度、日本和韩国这几个重要盟友谈判结束后,或直接取消或大幅降低剩余国家的关税,因为美国已经“交易”了想要的大部分利益。
这也意味着,谁先与美国达成协议或者在协议中妥协,谁吃的亏就越大。贝森特也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所以不停地向外界散布各国急于达成关税协议的假新闻,更是欲盖弥彰地声称,越早行动的国家获益越大,率先达成协议的一方往往能获得最优条件。
在中美经贸会谈之后,日本明显受到了结果的影响,所以才会提出“以争取零关税为目标”进行谈判。
而韩国方面,“美韩关税谈判”却已经变成了一只薛定谔的猫,处于想达成协议与不想达成协议的纠结当中。
这么说并非空穴来风。
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通过了对尹锡悦的弹劾,并确定6月3日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韩国政府目前正处于“看守政府”阶段。
韩联社报道,根据民调机构Realmeter发布的调查结果,李在明与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的支持率分别为46.6%、27.8%、7.5%。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进程就会引发不同的结局。
如果像贝森特说的那样,韩国政府想在选举前敲定贸易协议框架,好向国内民众展示他们和美国的协商进展顺利,对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来说,或会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成功,对选情有利。
不过,这也不一定能够保证国民力量党胜选。
因为27.8%对46.6%这样的差距实在是太大,而且对于国民力量党来说,如果牺牲国家长远利益来和美国达成协议,重蹈40年前日本签署“广场协议”的覆辙,那么在野党一定会借此进行攻击,这样不仅不会助力选举,反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如果能够不牺牲国家利益就和美国达成协议,一旦国民力量党败选,共同民主党就可以直接坐享谈判成果,如此一来,执政党的努力就成了他人的嫁衣,更是划不来。
所以,对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拖,拖到韩国大选结束之后,再与美国谈判。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第一次官朴成泽也坦言,从理论上讲,韩美两国不可能在5月底或6月初达成全面的贸易协议,同时,朴成泽透露在最近会谈中,韩国已经向美国说明了自己的政治情况,美国也明白韩国的特殊政治状况会限制谈判进程。
当然,不管怎样,韩国最终仍然会和美国达成关税协议,并且大概率有可能会牺牲一部分国家利益。
据韩联社14日报道,韩国开发研究院(KDI)发布最新经济展望,将2025年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期大幅下调至0.8%。这是韩国权威智库首次预测今年经济增速将跌破1%,引发“经济衰退”担忧。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如果经济增长确实为0.8%,2025年将成为韩国自1990年以来增长第二疲弱的一年,仅次于2020年(-0.7%)的经济收缩。
韩国的出口型经济本身就决定了韩国经济的支柱在于出口贸易,而美国更是韩国排名第一的贸易大国。
所以韩国本质上无法摆脱美国的关税威胁,无论是共同民主党还是国民力量党,都把竞选的核心重点放在了“经济民生”上。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由谁来牺牲韩国的国家利益。
如今,美国已经设好陷阱,准备请韩入瓮,而政治混乱却成了韩国政府暂时的保命符,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讽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