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突抛橄榄枝:菲律宾两大家族和解背后的权力游戏与民主困局

2025年05月20日20:42:08 国际 1492

选举逆转催生的“和解”大戏

2025年5月19日,菲律宾政坛上演了一出“戏剧性转折”——总统马科斯突然在社交媒体公开表示,愿与前总统杜特尔特家族和解。这一表态距离菲律宾中期选举结果公布仅一周,而选举中杜特尔特家族的表现堪称“逆风翻盘”:前总统杜特尔特第八次当选达沃市市长,其家族另有4人拿下副市长、国会议员等要职。更关键的是,在参议院改选的12个席位中,杜特尔特阵营斩获5席,仅比马科斯阵营少1席。

马科斯突抛橄榄枝:菲律宾两大家族和解背后的权力游戏与民主困局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结果直接打乱了马科斯的政治布局。要知道,两大家族曾是“亲密盟友”——2022年,马科斯与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搭档竞选总统,以压倒性优势胜出。然而,权力分配不均、外交政策分歧(马科斯亲美,杜特尔特亲中)以及禁毒战争争议,让这对“政治夫妻”迅速反目。莎拉从副总统沦为弹劾对象,老杜特尔特甚至被国际刑事法院以“反人类罪”逮捕。

马科斯突抛橄榄枝:菲律宾两大家族和解背后的权力游戏与民主困局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宿敌握手言和?不过是权力的“打脸”与妥协

马科斯的“和解”宣言,看似是政治家的大度,实则是选举失利后的无奈低头。他在播客中坦言:“我需要朋友而不是敌人,因为我还有三年任期要干活。” 这句话背后,是参议院格局突变带来的权力危机——若杜特尔特阵营联合其他反对派,马科斯的政策将寸步难行。更讽刺的是,老杜特尔特身陷囹圄却仍能遥控家族势力,而马科斯的支持率已跌至25%,创下菲律宾战后总统新低。

马科斯突抛橄榄枝:菲律宾两大家族和解背后的权力游戏与民主困局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和解”大戏,像极了菲律宾政坛的经典剧本:利益至上,翻脸比翻书还快。民众的愤怒与失望溢于言表:“他们吵得凶,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一名马尼拉市民在街头采访中吐槽。的确,两大家族的争斗从未停歇,但普通民众的饭碗、治安、油价,却成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马科斯突抛橄榄枝:菲律宾两大家族和解背后的权力游戏与民主困局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族政治的狂欢,民主制度的悲哀

马科斯的“橄榄枝”,揭开了菲律宾政治的深层伤疤——家族垄断与民主空心化。

1. 权力世袭:家族利益高于国家

菲律宾80%以上的国会议员来自政治家族,总统宝座更是在马科斯、阿基诺、杜特尔特等几大姓氏间轮转。两大家族的“联姻”与决裂,本质是地方势力与中央权力的资源争夺。例如,杜特尔特家族掌控棉兰老岛的警务与地方武装,而马科斯家族则绑定吕宋岛农业区选票。这种“封建式”权力结构,让国家政策沦为家族交易的筹码。

马科斯突抛橄榄枝:菲律宾两大家族和解背后的权力游戏与民主困局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暴力合法性:强人政治的“止痛剂”

从马科斯家族的独裁统治到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菲律宾选民似乎总在“安全焦虑”中拥抱强人。杜特尔特曾以“击杀毒贩”换取犯罪率下降,但这种暴力治理埋下人权危机的祸根。如今,马科斯试图借国际刑事法院“清算”杜特尔特,却被民众视为政治报复,反而助长了对手的同情票。

马科斯突抛橄榄枝:菲律宾两大家族和解背后的权力游戏与民主困局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外部干预陷阱:大国博弈的棋子

两大家族的博弈背后,暗流涌动的是中美角力。杜特尔特任内推动中菲经贸额增长137%,搁置南海争议;马科斯则重启美军基地协议,向美国靠拢。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的审判,更被解读为美国干预的“司法工具”。菲律宾的“民主”早已沦为大国代理战的舞台。

马科斯突抛橄榄枝:菲律宾两大家族和解背后的权力游戏与民主困局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和解?不过是新一轮权力游戏的序幕

马科斯的“求和”注定难以换来真心回应。杜特尔特家族手握地方势力与参议院关键席位,正摩拳擦掌备战2028年大选;而马科斯若无法扭转经济颓势,恐将重蹈父亲流亡的覆辙。

马科斯突抛橄榄枝:菲律宾两大家族和解背后的权力游戏与民主困局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闹剧的终极启示,或许是菲律宾民主的残酷真相:选民手中的选票,不过是家族权斗的计数器;而所谓的“国家利益”,永远敌不过姓氏背后的权力野心。当政治沦为几大家族的“棋盘”,普通民众的呼声,便成了最微不足道的背景音。

马科斯突抛橄榄枝:菲律宾两大家族和解背后的权力游戏与民主困局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大而美”法案令特朗普重拾“门罗主义”路线 - 天天要闻

“大而美”法案令特朗普重拾“门罗主义”路线

7月3日凌晨,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大而美”法案的程序性投票,投票结果219票赞成、213票反对。在提交至众议院前,美国参议院1日以51票对50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特朗普主推的“大而美”法案。关键时刻,阿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丽萨·穆尔科斯基转而支持该法案,为共和党凑足票数提供了契机,最终由副总统万斯投出决定性的一票打...
这次伊朗抓到的间谍,居然有很多印度人 - 天天要闻

这次伊朗抓到的间谍,居然有很多印度人

最近这些年,以色列在伊朗,以及亲伊朗势力范围内搞“定点清除”,仿佛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意。 远的比如2020年在伊拉克暗杀苏莱曼尼,近的像去年在德黑兰炸死前来参加伊朗新总统就职典礼的哈马斯....
为什么说颠覆伊朗政权,对美国有弊无利?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说颠覆伊朗政权,对美国有弊无利?

大家好,咱们再聊一下和平论坛这件事。中国的著名学者,阎学通老师说,即使美国这样强大的国家,也不能控制以色列和伊朗交战之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后果,依然不能够主导中东的各种局势。即使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代主席 - 天天要闻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代主席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代理自治区主席。广西日报消息,7月3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广西人民会堂举行。会议决定任命韦韬为自治区副主席,并决定其代理自治区主席。韦韬(资料图)7月1日消息,中共中央批准:韦韬同志
聂杰英,任区委副书记 - 天天要闻

聂杰英,任区委副书记

6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会议宣布中共北京市委决定:文献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吴小杰同志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书记,聂杰英同志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