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审杜特尔特女法官遭谩骂成众矢之的,网络舆论暴力恐影响判决公正

2025年03月19日13:00:21 国际 7303

在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案件审理过程中,国际刑事法院(icc)法官尤利娅·莫托克(iulia motoc)意外地成为了众矢之的。

原本的法律争端,竟演变成一场网络舆论大战,莫托克法官不仅饱受网暴攻击,还被卷入了一场以虚假信息为武器的舆论攻势。这场闹剧的背后,不仅揭示了菲律宾国内政治的复杂性,也暴露出icc在处理争议案件时的尴尬与争议。

主审杜特尔特女法官遭谩骂成众矢之的,网络舆论暴力恐影响判决公正 - 天天要闻

从审判席到社交媒体的战场

杜特尔特,这位以“铁腕扫毒”闻名的前总统,因涉嫌反人类罪正接受icc的审理。3月14日,他首次出席听证会后,支持者们的怒火迅速蔓延到了社交媒体,而莫托克法官首当其冲。

在莫托克的facebook主页上,愤怒的评论如潮水般涌来。一些用户指责她无权审理杜特尔特,声称这位前总统是“未经正当程序被绑架的”,应回到菲律宾本土接受审判。更极端的声音甚至直言:“把我们的总统带回来!菲律宾是一个主权国家,icc无权干涉我们的内政!”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莫托克的一篇三年前的帖子也被“挖坟”,沦为部分激进分子的宣泄平台。有人留言道:“释放杜特尔特!这是一场巨大的错误!”还有人将杜特尔特形容为“菲律宾人民的保护者”,称指控他的行为“等同于将正义视作罪恶”。

这股汹涌的网络暴力迫使莫托克关闭了其facebook评论功能。然而,尽管她的社交平台已加设屏障,关于她的虚假信息却仍在疯传。

谣言四起:假新闻引导舆论风向

主审杜特尔特女法官遭谩骂成众矢之的,网络舆论暴力恐影响判决公正 - 天天要闻主审法官尤利娅(中),法官雷娜(右)和法官玛丽亚(左)

针对莫托克的虚假信息不断涌现,其中最具破坏性的一则谣言,是有关她与菲律宾第一夫人丽莎·马科斯(liza marcos)关系密切的传言。网传照片中,丽莎·马科斯与两名女子合影,谣言称这两人正是莫托克和另一名icc法官索科罗·弗洛雷斯·利埃拉(socorro flores liera)。有人进一步指控,莫托克正是因为与马科斯家族关系密切,才会故意“被安排”来主审杜特尔特案件,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

这场风波迅速引发了辟谣。照片中的两位女性根本不是莫托克和弗洛雷斯,而是完全无关的无辜人士。然而,这一辟谣并未完全平息阴谋论,杜特尔特的支持者仍坚持认为icc的审判背后“另有图谋”。

更荒唐的是,部分人甚至对莫托克的专业能力提出质疑。有人指责她在审理过程中使用法语发言,而非“全球通用语言”英语,认为这“有损案件的公平性”。事实上,莫托克精通五种语言,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及其母语罗马尼亚语,完全符合icc法官的语言要求。

icc的尴尬:争议案件中的信任危机

莫托克遭遇的攻击虽然带有明显的民粹主义色彩,但icc本身也难辞其咎。作为一个号称维护国际正义的机构,icc的公信力却并非牢不可破。近年来,icc的办案选择和判决争议频发,尤其在涉及非洲、亚洲国家领导人时,频繁被指控“选择性执法”,加剧了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不信任感。许多国家认为,icc对弱国强硬、对强国避重就轻,已沦为西方政治工具,失去了真正的中立性。

杜特尔特早在任期内便曾公开谴责icc,认为该机构“根本不具备审理菲律宾事务的合法性”,并在2019年宣布菲律宾正式退出icc。然而,icc仍坚持以“菲律宾退出前已立案”为由,继续推进调查,这本身就引发了不小的争议。部分菲律宾民众质疑:一个本国政府已明确拒绝承认的国际组织,是否还有权对菲律宾领导人行使司法管辖?这种“硬闯”式的调查,的确给icc留下了“不尊重主权”的口实。

从民粹到威胁:网暴背后的政治操作

主审杜特尔特女法官遭谩骂成众矢之的,网络舆论暴力恐影响判决公正 - 天天要闻

面对这些攻击,icc认证律师乔尔·布图延(joel butuyan)指出,杜特尔特支持者的网络攻击行为,非但无法改变案件走向,反而可能对法官的判断产生负面影响。法官面对网络暴力时,自然会对案件相关的社会动向有所顾虑,尤其是在决定杜特尔特是否获得临时释放时,可能会因顾忌支持者的激进行为而作出更为保守的裁决。换句话说,网络暴力不仅伤害了莫托克个人,更可能对整个案件的公正性带来隐患。

这场闹剧揭示出菲律宾政坛的独特生态。杜特尔特的“强人形象”深入人心,虽然其任期内饱受争议,但他采取的铁腕扫毒、强硬反腐等措施,依然令不少菲律宾民众感到“安全感满满”。这类政治人物的崇拜者往往对其个人形成偶像化认同,以至于面对指控时,更愿意相信阴谋论,而非司法程序的公正性。

司法独立与民粹冲突的警示

莫托克事件表明,在全球化的信息环境中,司法独立正面临新的挑战。社交媒体已成为操纵舆论、干扰司法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极端民粹情绪高涨的背景下,虚假信息与网络暴力的结合,正在重塑公众对司法正义的认知。

icc若想在杜特尔特案件中真正做到公正裁决,必须直面其自身的争议,避免“选择性执法”的指控。否则,无论案件如何裁定,外界都可能将其解读为一场政治博弈而非司法裁决。

杜特尔特案件不只是关于一个人的罪与非罪,更是一场关于国际法治信任危机的较量。icc若继续忽视其自身信誉受损的问题,再多的裁决也难以赢得公信力。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警察捉贼被偷家,警车反被开走了... - 天天要闻

日本警察捉贼被偷家,警车反被开走了...

警察抓小偷,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画面了,警笛长鸣,警车飞驰,警察蜀黍英姿飒爽地追捕嫌疑人,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完美收场!然而,现实有时候发展得不会那么顺利——日本岐阜县大垣市最近就上演了一出让人哭笑不得的警察抓小偷。这回,警察不仅没抓住贼,还被
(外代一线)印度尼西亚:搜救行动继续 - 天天要闻

(外代一线)印度尼西亚:搜救行动继续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搜救部门3日晚表示,巴厘海峡沉船事故已造成6人遇难、24人失踪,另有35人获救。3日凌晨,“图努·普拉塔马·贾亚”号渡轮在从东爪哇省的吉打邦港驶往巴厘岛的吉利马努克港途中沉没。渡轮共载有65人,包括53名乘客与12名船员。目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 - 天天要闻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

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7月4日讯 7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情况。记者获悉,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同海介绍,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届,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连通各国文...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用哭闹的小孩类比美发动关税战:“哭闹的小孩儿谁也对付不了” - 天天要闻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用哭闹的小孩类比美发动关税战:“哭闹的小孩儿谁也对付不了”

7月9日是美国暂缓执行所谓“对等关税”的最后期限,日本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仍处于僵局。日本寻求美国全面取消对日加征关税,双方对此分歧巨大,汽车和农业等领域是谈判主要难点。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3日表示,当前无法用逻辑和经济理论说服美国放弃关税措施,日本应在经济领域减少对美国依赖。 7月3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加速欧洲布局,小马智行启动卢森堡 Robotaxi 道路测试 - 天天要闻

加速欧洲布局,小马智行启动卢森堡 Robotaxi 道路测试

IT之家 7 月 4 日消息,近日,小马智行宣布在卢森堡正式启动 Robotaxi 道路测试。小马智行通过与卢森堡知名出行公司 Emile Weber 展开合作,在当地部署多辆 Robotaxi 进行测试。IT之家从官方新闻稿获悉,首阶段测试于伦宁根市(Lenningen)启动,后续将逐步扩展至更多区域。卢森堡经济、中小企业、能源和旅游部长 Lex Dell
广州一模特被骗至缅甸,家人求助冲上热搜!我驻泰国大使馆最新确认:已获救 - 天天要闻

广州一模特被骗至缅甸,家人求助冲上热搜!我驻泰国大使馆最新确认:已获救

7月4日,据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消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公民衷某已获救。中国驻泰使领馆再次提醒我同胞警惕海外“高薪工作”陷阱,外国公民在泰工作须取得相应许可。此前报道——此前有媒体报道中国内地一位衷姓女士称6月8日,弟弟接到杂志封面拍摄邀请从广州飞往泰国13日曾告知被骗至缅甸但未透露具体位置,随后失联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