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遭遇重大挫折,任命的法国政府已经倒台,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反对派领导人勒庞再胜一局,距离法国总统位置越来越近,她会创造法国政坛的历史吗?
在12月4日,法国国民议会以331票的结果,通过了对法国政府的不信任案。这个结果,让法国总统马克龙没有想到,因为在今年10月,法国政府就遭遇过不信任案,最终支持率仅为197票。而在第二次不信任案投票前,马克龙还声称,他对法国总理巴尼耶挺过表决很有自信,但现实让他非常失望。
法国出现这种情况,根源是西方体制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苏联解体后,西方庆祝自己的“胜利”,认为这证实了“西方体制的优越性”。但事实是,在进入现代后,没有任何一个所谓的“西式民主”国家成功崛起。在广大的南方国家中,“西式民主”都遭到了失败。或许有人会拿出日本、韩国、的例子。然而,日本不是一个真正的“西式民主国”,而是政治门阀主导的国家。韩国的高速发展的根基,是朴正熙军政府时期打下的。
至于西方自己,他们的“优越”其实建立在殖民红利的基础上。从法国所在的欧洲的情况看,排除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他们只有不到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有多达44个国家,如此破碎的行政划分,根本无法将工业优势长期维持,因为市场很小、资金规模不大。现在,法国长期控制的西非地区局势变了,马里、塞内加尔、尼日尔等国都在摆脱法国影响,他们的殖民红利已经吃完,已经难以拿出资金维持现行政策。
“西式民主”的挫折,也跟选民也有关系。近些年,我们会看到一种怪异的循环,即选民对现任政府不满意,然后推选反对派上台。然而,反对派变成执政党后,又有让选民不满意的地方,大家又开始呼吁其下台。或许有人认为,这是“西式民主”的“纠错能力”。但也有人觉得,这种循环无非让选民能发泄一下情绪,除此之外再无意义。
当然,这次法国政府的倒台,对反对派是一场大胜。法国爱国者党已经发布请愿书,指责马克龙的政策“全部失败”,应当立刻下台。爱国者还怂恿民众在12月7日举行示威游行,施压马克龙下台。对这个情况,极右翼政党领导人勒庞喜不自胜,已经迫不及待施压马克龙,声称“总统辞职才能解除法国的制度危机”。毕竟,在上一次法国大选中,勒庞与马克龙进行了激烈竞争,直到第二轮投票才败北。如果马克龙下台,勒庞大概率会创造法国历史,成为该国第一个女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