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2024年06月21日14:00:31 国际 7566

安徽两位老太太,住到了同一间病房。

红衣老太住院的原因,是腰痛。

她儿女透露,红衣老太拿着袋子,顶着大太阳下地捡麦子,结果弯腰时间太长,累坏了,差点摔倒在地里,被人发现送到医院,已经住了15天。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花衣老太是脚受伤。

眼看地里的庄稼熟了,她打电话,让儿女回家收麦,儿女提出找机器,老太不愿意,说太贵了,还有一块地的豆子,也需要人工收。

没办法,儿女请假5天,来回花了4000块路费,收了800斤麦子,和100斤豆子。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老太也闲不住,一直在地里忙碌,谁也劝不住,结果粮食还没收完,她摔一跤,住进医院。

母亲住院,儿女只能请假照顾,老太太不以为然,认为粮食收进家,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事,让儿女哭笑不得,拍下视频问大家:“你们家也有同款老人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下面的留言可太热闹了。

湖南一位网友留言,称自己满肚子委屈没地方说,她母亲沉迷捡纸盒子,200万的房子堆满各种废品,有次拖的纸盒子太重,导致腰骨折,住院花了3万。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母亲还不长记性,身体好了又捡废品,结果被一块铁砸中脚导致血栓,又花了4万,让人无语的是,稍微好一点,又开始翻垃圾桶,谁劝都不听。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北京一位网友表示,这就是典型的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他家老人也是如此,非常节俭,买给他的整箱苹果,从来不舍得吃好的,烂一个吃一个,吃了整整一箱烂苹果。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河北的一位网友称,我父亲最奇葩,家里的金毛生病,他不舍得送去宠物医院,就自己给金毛扎针,没想到被咬了,自己花了一千多,你说这是何苦呢?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山东的一位网友说,奶奶不肯在家歇着,非要去给人摘金银花,好容易挣了40块,回来就手疼,打了3天针,花了160块,奶奶还说,幸亏去挣了40,只花了120,她就想不明白,好好在家歇着,这笔钱原本可以一分不花。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河北的一位网友笑了,说自己家姥姥最有意思,看见邻居家的太阳能在流水,她觉得浪费,赶紧回家拿盆子接水,结果到第二盆的时候摔了一跤,导致骨折,看病花了5万多,住院一个月,儿女请假轮流照顾,工资又损失一万多,她接回来的那一盆水,价值一毛钱。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湖北的一位网友忍不住留言,说婆婆特别喜欢吃剩饭,上一顿的剩饭不舍得丢,下一顿就算做了饭,也要先吃剩饭,周而复始,每一天都在吃剩饭,谁说也不听,就想不明白,好好的新鲜饭为何不肯吃?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留言太多,看来很多人都遇到了这样的老人,明明生活条件不错,偏要给自己找活,属于典型的没苦硬吃。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上有个“来去定律”。

意思是,有些东西丢出去,会沿着相反的方向飞回来,无效节俭就是如此,你不舍得花的钱,往往会以另一种方式花出去,而且数额是成倍增加。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很多老人吃过苦,就不想浪费钱,总觉得东西丢了,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为了挽回一点损失,他们不惜过度劳累,甚至出门捡废品,殊不知,这种行为并不能提高生活品质,反而会因为过度节约,让你的身体出现问题。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讲一个真实的事情。

一个东北男子提出带父母旅游,为了让父母有好的体验,他提前在海南租了一栋别墅。

结果一路上,父母都在唠叨,说浪费钱,有这笔钱省下来,在老家能买多少东西。

捡40斤小麦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儿女吐槽:有福不享,没苦偏硬吃 - 天天要闻

到了地方,父母坚决不出去玩,每天都在房子里躺着,也不肯出去吃饭,母亲蒸了一锅花卷,吃饭时就拿出来热一下。

看着一桌子的咸菜和剩菜,男子心里难受,钱没少花,福一点没享,可他不管怎么劝,父母也不肯出去吃一顿。

结果由于吃的剩菜太多,半夜闹肚子,去医院花了几百块,这下舒坦了,后悔还不如拿这笔钱吃顿美食。

这就是无效节俭的问题,老人的出发点的好的,但这种行为真不值得鼓励。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度,并且量力而行,该丢的东西就丢,该休息就休息,你保持一个好身体,就是在给儿女省钱。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马达加斯加:黄种人占一半的非洲国家,有何特别之处? - 天天要闻

马达加斯加:黄种人占一半的非洲国家,有何特别之处?

很多人对马达加斯加的印象应该都是来自于《马达加斯加的企鹅》这部电影。电影《马达加斯加的企鹅》不过这里要给大家泼一盆冷水,现实中的马达加斯加是没有企鹅的,可能动物园里面有,但野外条件下是没有的。这主要是因为马达加斯加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区域,气
澳媒:与亚洲重量级球队日本、沙特同组,澳大利亚被分入死亡之组 - 天天要闻

澳媒:与亚洲重量级球队日本、沙特同组,澳大利亚被分入死亡之组

直播吧6月27日讯 在18强赛分组结果出炉后,澳大利亚媒体以“死亡之组”为题,发文点评了澳大利亚所在小组的形势。亚洲重量级球队日本、澳大利亚、沙特一同分在了“死亡之组”,该组另外三队包括中国、巴林和印尼。而孙兴慜领衔的韩国队,则与伊拉克、约旦、阿曼、巴勒斯坦、科威特同组,任务看起来更加轻松。伊朗位列A组,...
已致1人死亡,首例H10N5感染!冷冻鸭肉中发现…… - 天天要闻

已致1人死亡,首例H10N5感染!冷冻鸭肉中发现……

中国疾控中心周报近日公布首例感染H10N5禽流感的人类病例调查结果:感染病毒后致病风险高目前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2024年1月30日,国家疾控局通报,浙江省发现一例甲型流感病毒H3N2与禽流感病毒H10N5混合感染病例。
卡梅伦被整蛊道出心里话,特朗普可能再上台 - 天天要闻

卡梅伦被整蛊道出心里话,特朗普可能再上台

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6月初曾接到冒充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的人电话,并讨论了西方对乌克兰冲突发展的态度,日前有更多细节曝光。在谈到特朗普时,卡梅伦强调,“如果我们能让乌克兰到11月时的处境比普京更好,特朗普会想支持胜利者一方。”这话显示卡梅伦已经认定特朗普将赢得大选。日前美国的民调大部分是特朗普微弱领先。...
特朗普“副手”是谁?答案很快揭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副手”是谁?答案很快揭晓

新华社华盛顿6月27日电 美国前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的竞选搭档,即副总统候选人27日可能现身总统选举首场候选人电视辩论。特朗普近日透露,他已拿定主意副手人选,只不过“没人知道”是谁,包括副手本人。  特朗普曾表示,自己最看中副总统候选人是否能在他结束第二个任期后“接班”。而媒体根据“吸金”实力、辩论能力以...
为何对韩美及台湾地区进口苯乙烯征反倾销税?商务部:公平公正得出调查结论 - 天天要闻

为何对韩美及台湾地区进口苯乙烯征反倾销税?商务部:公平公正得出调查结论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6月2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对原产于韩国、台湾地区和美国的进口苯乙烯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商务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相关规则进行调查,依法保障各方权利,给予各方充分机会提交信息和发表评论,在对证据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后,客观、公平、...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磋商有何进展?商务部回应 - 天天要闻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磋商有何进展?商务部回应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6月27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对于近期商务部就电动车调查与欧盟进行磋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目前,双方工作团队保持密切沟通,抓紧推进磋商工作。中欧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有着广阔的
承德“两部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天天要闻

承德“两部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6月25日,承德市召开《承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承德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就“两部条例”的主要内容、特色亮点以及制定的重大意义进行发布。       据悉,“两部条例”于2023年12月29日经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4年5月28日经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查...
巴西强化联合缉毒行动 机场港口缉获毒品量显著下降 - 天天要闻

巴西强化联合缉毒行动 机场港口缉获毒品量显著下降

原标题:巴西强化联合缉毒行动 机场港口缉获毒品量显著下降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报告显示,巴西是国际贩毒集团向欧洲、非洲等地区转运毒品的重要枢纽,缉毒工作承受着较大压力。总台记者近日走进巴西机场和港口,了解巴西在缉毒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种种挑战。总台记者 耿之倩:这里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