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厚强:以六大目标创发展新格局

2023年06月21日22:02:06 国际 1956
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厚强:以六大目标创发展新格局 - 天天要闻

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东莞作为全省第四个万亿城市责无旁贷,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以“快干、实干、苦干”不折不扣执行省委决策部署,努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推出《抢占质高点 东莞挑大梁》专题报道,对话各镇街、各局办还有基层各企事业单位等“一把手”,调研东莞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案例,深入解读东莞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做出示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此基础上,我们特别推出《抢占质高点之院长来了》系列报道,对话东莞医院的书记、院长等一把手,全面展现东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及面临的机遇跟挑战。

今年3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医院”)举行了120周年院庆活动,全新的心血管大楼正式启用,医院专科发展、高新设备、高层次人才铺开新画卷。作为一家三甲医院、百年老院、区域中心医院的领航人,如何带领“老院”发新芽、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该院党委书记王厚强认为,区域中心医院高质量发展,临床是群众的需求点,科研是医院的拔高点,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要“双轮驱动”,“真抓实干提升诊疗服务水平,潜心磨炼提升科教研能力”。

今年,医院提出“以评促建”带动发展,启动第二次三甲复评、持续提升国考成绩,同时简明扼要列出“654321”目标(即搭建六个医学中心、提升五个专病救治中心、守牢四个高地、开拓三个基地、推进两个目标、深化一个共建),助推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厚强:以六大目标创发展新格局 - 天天要闻

建六个医学中心,助全院医疗技术飞跃式发展

一直以来,心脏手术是地级市医院的“技术分水岭”,同样也是东莞医疗领域的“短板”。今年6月,随着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一天内成功实施三台不同类型的高难度复杂心脏手术,东莞医疗领域的“短板”正在抢补回来。

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厚强:以六大目标创发展新格局 - 天天要闻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实施东莞市首台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该微创技术填补了本地医疗空白。

6月3日,该院开展了东莞市第一台杂交心脏手术、东莞第一台全腔镜下微创心脏手术,更在东莞首次实现同时进行3台心脏手术、一天内完成3台高难度复杂心脏手术,创下四个东莞“第一”。近年来,医院以打造优势专科群为抓手,其中包括持续建设心血管诊疗中心,创建心血管外科,开展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填补区域技术空白。今年3月,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大楼正式启用,东莞最大规模CCU、东莞首个杂交手术室、东莞首个心脏康复专科、配备直升机停机坪……专科发展更上一层楼!

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厚强:以六大目标创发展新格局 - 天天要闻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大楼建有标准停机坪。

心血管诊疗中心只是该院医疗技术水平提质的一个缩影,不久前,医院提出“654321”的目标,首要目标就是在“十四五”期间建成心血管医学中心、神经医学中心、肿瘤医学中心、全生命周期的医学中心、消化医学中心等六大医学中心。

“我们希望高水平医学中心的建立,可以填补地区医疗资源的空白”,王厚强表示,六大中心将医院优势专科重新整合、打破传统,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最优解,“这些高水平医学中心的建成,将让老百姓看好病,更放心、更舒心,医院的整体诊疗能力也将有质的飞跃”。

王厚强认为,临床型医院的根本是诊疗服务的提升,重点体现在提高病患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120周年院庆前夕,院党委提出“百年品质、暖心守护”这一服务宗旨,重新凝聚“用心守护百姓健康”共识,寄望全体员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温度。早在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医院就提出“打造东莞市高水平医院,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两高目标和一系列医疗品质提升计划。

医院一方面积极开拓高难度医疗技术,增补东莞医疗领域空白及技术短板,另一方面则在积极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质量。

王厚强表示,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医院在全国率先提出“语言处方”理念,今年更是推出门诊“一站式服务”“全院一张床服务”。通过定期开展病友联谊会,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温暖关怀。今年还计划全面铺开医院重点项目“智慧医院”建设。

与此同时,市松山湖中心医院还希望以评提质。2022年9月27日,该院正式启动三级甲等医院复评工作,持续提升国考绩效成绩。目前医院管理架构已经完备,各项工作有序完成。“我们希望真正实现三甲日常化,日常三甲化”,王厚强如是说。据悉,2022年,该院成为全市唯一国考分数连续4年稳步提升的医院。

拟与广东医科大学达成院校共建

值得一提的是,“654321”目标中的“1”是深化与一所高校的共建。王厚强告诉南都记者,基于双方优势互补,医院正与广东医科大学积极展开双向沟通,“通过合作,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教研水平,创建更多国家级、省级的技术先进专科”。

在王厚强看来,科研是医院拔高点,“对医生来说,能做好手术仅仅是‘医匠’,会做手术又会做科研,才有望称为‘医学大师’”。因此,在不断推进临床诊疗水平的同时,医院从未停下科教研攀登的脚步。

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王厚强:以六大目标创发展新格局 - 天天要闻

今年3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九大学科建设项目”揭牌亮相。

细数该院科研成果可谓颇丰,近年获得科研立项124项,其中获得国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省级科研项目共31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4项原创性研究通过科研成果鉴定,其中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表学术论文共739篇,其中SCI论文78篇,核心期刊205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0项。

尤其是近两年,医院在科研领域取得的突破尤其多,2021年,一年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8项,同比增长100%,同年获得的一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市医疗卫生系统唯一获奖项目,2021年全院发表SCI论文共18篇,单篇SCI论文影响因子(IF)最高为11.176,IF创历史新高。在科研平台方面,2022年,医院被认定为第二批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培训基地,中心实验室和医学遗传实验室成功获批东莞市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医院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科研来自临床,并反哺临床。王厚强表示,医院将努力推动校地共建,通过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心实验室、心研所、国家临床药物培训基地、学术型研究生等全面提升科研能力,通过成果转化,回归提升临床能力。

医疗技术水平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重要指标,科研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科研双管齐下,双轮驱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的未来无限可期……

访谈实录

小标题

今年重点打造成高规格心血管医学中心

南都:请简要概括总结一下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发展现状及今年重点工作。

王厚强:医院原名“惠育医院”,建成于1903年,位于东莞、惠州增城三地交界处,编制床位1400张,建筑面积约13.9万平方米,年门诊服务量150万余人次,年住院服务量5万余人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市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也是区域医疗中心。

今年重点工作,一方面打造省内先进、市内领先的高质量和高规格心血管医学中心;另一方面以“百年品质,暖心守护”为宗旨,进一步推进人文医院建设,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南都:我们留意到今年医院提出“打造东莞市高水平医院,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两高目标,这两大目标提出的背景是怎么样的?请问这里面的高水平医院、高质量治疗服务的具体内涵是怎么样的?医院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王厚强:打造东莞市高水平医院,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要保证高质量发展,则需要在科教研、诊疗技术、服务和人才引进方面有更高水平。高水平医院指向我们诊疗能力的广度、深度、厚度,高质量诊疗服务,则指“会看病,看好病,把病看好”,会看病:诊疗明确、指引清晰,看好病: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把病看好:服务好,患者满意。我们今年提出了年度目标“654321”,大家凝心聚力,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进发。

小标题

预计明年上半年通过三甲复评

南都: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您认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王厚强:作为区域中心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我觉得临床是群众的需求点,科研是医院的拔高点。要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做好诊疗服务,提升诊疗服务能力,重点围绕质量、服务、安全三核心内容来提升,让病人住得舒心、家属放心、我们安心,把医院服务宗旨“百年品质,暖心守护”落实医院的方方面面。

在做好临床服务的同时提升科教研能力。此外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侧重点体现在公益性,在于我们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南都:作为区域中心医院,您觉得可以怎么样为建设更高水平健康东莞添砖加瓦?将如何为辖区内百万人口健康保驾护航?

王厚强:一方面,我们积极探索管理内涵,我们率先在东莞开展第二次“三甲复评”,这是国家标准对医院能力认同的体现,我们还希望让国考排名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提升学科实力。目前我们提出了六大医学中心,我们希望都能够逐步创建为省级重点专科。我们计划每年创建一个,稳扎稳打,今年是心血管内科,明年则是神经医学中心。

南都:您提及医院在东莞率先开展第二次“三甲复评”,目前工作进展如何?取得成效怎么样?计划是什么时候完成三甲复审?

王厚强:医院在2022年9月27日正式启动三级甲等医院复评工作,三甲复评目前我们管理架构已经完备,许多前期工作顺利完成,例如建章立制、开展多方面的培训、科学运用管理工具。希望能够在明年的上半年,能够在东莞市内较早完成这项工作。我们希望医院能真正实现三甲日常化,日常三甲化。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受访者供图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