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的“外交主场”已经来临,多国政要纷纷表示将访问中国。而与此同时,美方多次表态要与中国对话后,外媒爆料称中方已经拒绝了与拜登通话。到底发生了什么?
近日,中国的“外交主场”热度不减,多个国家的政要都对外表示将会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其中就包括了此前早已表达过访华意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另外,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向外表示,自己有访华的计划。虽然这一消息还没有得到中方的正式确认,但是据外媒报道,桑切斯已经“迫不及待”地表明了自己的访华想法。除此之外,有消息人士透露,欧盟外长博雷利近日也准备在4月初访问中国。
有专家认为,多个欧盟国家政要抢着访华,说白了,其目的无非有两个。其一是为了缓和中欧贸易关系。比如马克龙就公开表示称,此次访华是为了缓和中欧之间的关系,促进双方贸易。众所周知,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不少欧盟国家被美国所裹挟,为了要围堵中国,美方通过各种手段要他们与中国“脱钩断链”,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盟国家贸易的重要伙伴之一,一旦双方真的“脱钩断链”的话,那么对他们的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
其二则是中方针对俄乌冲突所提出的“和平方案”。荷兰总理马克·吕特此前就进行过相关表态,他表示,欧盟国家都非常期待冯德莱恩的访华之行,“和平方案”也将成为讨论的重点。除此之外,桑切斯同样宣称,“和平方案”也是西班牙访华的焦点,并且进一步称“世界应该倾听中国的声音”。由此可见,“和平方案”大概率将成为双方会谈的重点所在。俄乌冲突对欧盟国家的影响很大,除了能源方面需要“走出舒适圈”,贸易也得“另谋高就”,而最大的影响则是,战争的无底洞多少让欧盟国家有些疲惫了,延宕一年多的俄乌冲突迟迟看不到和平的曙光,而“和平方案”则给了欧盟国家提供了一个建设性角度。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欧盟国家的争相访华之举也就顺理成章了。
就在欧盟多国政要抢着访华之际,美媒又开始“诉苦”了。近日,美国媒体透露称,中方拒绝了美国总统拜登的通话请求,消息人士称中方对此“不感兴趣”。在美媒看来,在众多有访华意愿的国家中,美国似乎是被“区别对待”了。比如说前有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一事迟迟没有成行,后有商务部长雷蒙多和财政部长耶伦的访华消息也“杳无音讯”,可以说,与美国相关的访华行程确实都没有了下文。但是,在指责中方“区别对待”的时候,美方是不是该先问问自己到底对中方做了哪些事?
远的不说,就说近段时间以来,美方针对台海问题频频发难,开启新一轮对台军售、进一步加强“美台”勾连、派遣政客再次窜台等等,都是美方恶意搅动台海局势的有力体现。除了台海问题外,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也是动作频频,比如说就在近日,美军“米利厄斯”号导弹驱逐舰,在未经中方批准的前提下,24小时内连续2次擅闯中国的西沙领海,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不仅如此,近日,美商务部还将14家中国企业纳入出口管制清单。短短两周内,美国3次将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前后共有66家中国企业。对出海的tik tok美国更是百般刁难,甚至还要拉拢盟友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从这种种行为来看,美国玩得一手双标,既要中方“和颜悦色”,还要中方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忍气吞声”,但这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美方一方面想要寻求通话,但是另一方面,其所作所为却毫无诚意,既然没有诚意,那还怎么谈呢?因此,如果美方继续这样一意孤行的话,可以预料的是,未来中方的电话,大概率仍然还会继续“打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