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跟我国脱钩背后,我们有何应对之策?

2022年11月22日22:28:02 国际 1369

美国没有实力通过战争的方式战胜我国。因为我们拥有庞大的工业基础,在工业基础之上可以武装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从国家竞争角度讲,美国霸权思维依然是遏制我国发展的关键,他们今天正在做的,是跟我们脱钩,或者说重新建立一套世界经济的新秩序,这套新秩序是将我们排除在外的一整套产业体系。美国的做法很简单,将美国资本控制的制造业转移到印度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去,通过削弱我们的工业实力达到削弱我们国家总体实力的目的。如果美国这套玩法成功了,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那么我们用的是什么应对之策呢?在未来竞争中,我们有没有可能打破美国的这一套排他性玩法呢?

美国跟我国脱钩背后,我们有何应对之策? - 天天要闻

美国控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美国控制世界的缘起,还要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二战之后,全世界除了美国基本上都被打烂了。昔日发达的欧洲因为战争的摧残一蹶不振。强大的苏联付出了巨大的国家牺牲,但是换来的却是断壁残垣的焦土。我国和日本持续十多年的战争,导致我国在新世纪初的一切发展努力都被打断,工业实力尚不如晚清时期。成了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之后一百多年积累起来的强大实力也在战争中灰飞烟灭。二战之后,美国一家独大,战争不但让美国从经济危机中彻底走出来了,其生产能力还占据了世界一半以上。

二战以后,美国庞大的产能如果不能得到释放,意味着产能过剩会马上引发第二次经济危机。这个时候,美国以意识形态为着眼点,主动挑起了跟苏联的冷战,通过放大苏联的威胁,将欧洲一众国家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欧洲国家因为刚刚经历过战争的摧残,自然明白苏联的进攻意味着什么。所以快速获取国家发展,成为了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共识。美国也正是在这个条件下,开启了对欧洲援助的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说得漂亮一点,是为了帮助欧洲国家快速恢复到战前状态。说得难听一点,是为了将自己国内过剩的产能转移出去。当然,名义上是援助出去。但是这种援助不是无条件的,援助背后其实是美国通过产业扶持的方式悄悄地控制了欧洲的经济基础。马歇尔计划快速让欧洲在战后的满目苍夷中得到恢复,美国也通过这种方式控制了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欧洲的国家经济命脉。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国家始终跟着美国走的原因所在。只要欧洲稍有不听话,放大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威胁马上就可以继续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

欧洲是这样,其实日韩也是如此。只不过日韩相对于欧洲来说,是从七十年代才开始崛起的而已。目前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被美国握在手中,美国通过这种控制对其进行予取予夺,每次都很成功。日韩和欧美在世界中的位置,就好比是美国的血包一样,美国在遭遇到危机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些国家快速回血!这就是美国控制世界的本质!

产业空心化导致美国不足以控制强悍如中国的大国,战争又打不赢,于是美国想到了将中国排除在全球化之外的脱钩之策!

美国躺在二战的功劳簿上对世界进行了接近80年的掠夺,其国内产业基本都转移出去了。连造船,汽车这样的制造业在美国看来都不是什么高端产业。这样的转移给了其他国家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导致美国国内产业空心化越来越严重。到今天美国发现,他们有点过度自信了,所以才提出了所谓产业回流美国的计划。就在现在,美国正在强制将台积电迁往美国,这种强盗式的产业掠夺,只不过是美国控制世界高端产业的一种方法而已!

我国的发展从承接亚洲四小龙的低端产业开始,到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工业强国。拥有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制造正在成为中国的名片,彰显着我国的影响力。制造业的强大也为我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这些财富的积累最终转化成了强大的国家基础。包括军事,科技,教育等在内的诸多领域都在狂飙突进的发展。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不超过10年,我们就可以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不超过30年,我们就可以在科技和军事实力上超过美国。一旦我们综合实力超越美国,美国通过产业资本控制的一众小弟都将对美国产生离心倾向。届时挟洋自重的美国,就会被两大洋封锁在美洲,想要再通过技术优势或者军事优势控制世界已经不可能了!所以限制中国的发展,是美国当前为了保持世界大国地位的关键!

美国其实在新世纪之初就注意到了我国发展的潜力,原本在美国的计划中,是通过遏制我国发展来度过本世纪前面几十年的发展的。结果一场9.11将美国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中东20年。当美国回头看的时候,原本计划遏制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这个时候美国已经无力通过军事手段将中国的发展打断。但是任由中国发展下去,自己就要放弃控制世界的霸权地位,放弃这些意味着美国很可能会回到一个农业国家,想要再通过资本掠夺的方式过以前的好日子自然是不行了。于是美国开始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发起了产业转移的脱钩之战。限制中国企业,鼓励美资企业和中国脱钩,成为了美国的基本国策!

在美国看来,只要将产业转移到印度或者其他东南亚国家,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就会被印度的制造业取代。届时美国一样有廉价商品的来源地,而中国却会因为产业空心化面临发展的陷阱。现在已经有很多产业确实在往印度和东南亚跑,我们每年的出口企业也在成批地倒闭,看起来,当前美国的脱钩政策正在给我们造成巨大的痛苦。别的不说,就说一个富士康在郑州闹出来的事情,政府还要给其擦屁股就足以说明我们对于制造业的重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有接近一亿的房地产工人以及2亿左右的制造业工人,一旦制造业大规模倒闭,这些工人是没有出路的。一旦美国控制的企业完成了对我们的彻底脱钩,我们辛苦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制造业优势就会荡然无存!面对这种危机,我们有什么应对之策吗?

现在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时间窗口很短,一旦应对失败,我们的发展就会迎头向下!

特朗普的贸易战,是美国和中国脱钩的首战。因为疫情的原因,特朗普最终输得体无完肤。现在看起来,特朗普的方式过于简单,过于武断了。我们拥有全产业链的优势,对我们征税,无非是给美国民众增加商品的价格而已,我们只需要抬高出口商品的价格,就足以应对美国的贸易战了,因为美国没有相关的产业,自己必须买,还想着惩罚销售方,结果就是自己花费更高的代价购买。看起来,第一个回合是美国输了。

但是随着接下来的操作,我们现在应该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痛。美国和日本今年发布了关于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迁回本国的倡议。他们两个国家还为迁回去的企业准备了搬迁费用,各种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反正就一个点,那就是让他们自己的企业搬回去。如果搬回去觉得没有廉价劳动力的话,也可以搬到印度,搬到越南等其他国家,政府一样支付他们搬家的费用!

我想普通人不知道这种倡议的威力吧?但是普通人应该能够感受到了。这就是您出去打工的时候钱不好挣了。为什么不好挣钱了呢?无非是工作机会少了,所以现在大家在忍受物价高企的同时,还必须忍受收入减少的困境。今年疫情肆虐,很多地方一封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跳楼就是这个原因,没有了工作机会,但是车贷房贷还要还,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大家还比较有信心,但是现在的状况,每个人都对未来失去了期望,各种压力的汇聚导致人寻短见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目前还有产业链优势,即便是企业搬去了越南,依然需要依靠我国的产业链。所以暂时我们还不是危险的,但是大家想过没有,所谓的全产业链也都是企业建立起来的,各种配套产业会随着时间逐步建立起来,一旦对手建立起来了更加廉价的全产业链,我们真的就失去机会了。这就是我所担心的,一旦我们应对失败,我们大多数的低端制造业都会因为人工成本过高失去竞争力,出口不振会导致国内产业萎缩。天量的债务又会导致债务危机的爆发,一旦产业危机和债务危机双双到来,我们未来的发展就会变成一个一直向下的无底深渊。

可能说到这里有同学会反驳,我们还有很多民族企业啊,国内产业不是一样有竞争力吗?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即便是我们完成产业升级,掌握了和美国一样的高科技产业,我们的高科技产业能接纳那么多的劳动人口吗?整个西方发达国家不过才8亿人口,所有的产业工人加起来不过才3亿人而已。所谓的高端产业最多只能接纳一亿高端劳动人口而已。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保住我们的低端制造业,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超过几亿人失业对任何一个大国都是灾难性的!

我们还有好办法吗?

说一下我的看法,我感觉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人民币不具备美元那样的国际结算能力,我们的人工成本高企的结果是产业逐渐丧失价格优势。从价格理论的角度看,除非我们开动印钞机,将人民币债务全都填平,这样做可以避免债务危机的爆发,但是会导致人民币的购买力大幅度下降。这样我们只要工资不涨,制造业的价格优势还可以保持住,说白了,人民币不贬值个几倍的话,很难将产业转移出去的趋势遏制住。但是这需要全体国民用几十年的劳动买单,看上去又是不划算的。

如果开动印钞机,还有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将我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发展成果否定掉,在保住制造业的基础上再来一次发展。等于是我们用革自己命的方式,换来制造业不外流。但是前提是必须控制好房地产等虚拟资产不再涨价,要不然我们几十年后还要经历一次这样的阵痛。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战争夺回来的。两次世界大战本质上都是利益争夺战,表面上国家之间打得不可开交,实际上背后都是利益分配不均衡。我们一样可以用战争的方式将这个趋势遏制住,说得简单一点,要么接受我国资本的输出,要么就要忍受被打烂的命运。

很多同学觉得这种办法有点掠夺的意思,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掠夺,金融掠夺其实比战争掠夺还要残酷。如果我们不具备金融掠夺的实力,有时候战争也是可以考虑的选项。我是个军事博主,思考问题的方式主要是综合实力对比,在我看来,我们不用害怕战争,因为现在我国的工业实力正是最强大的时候,如果最近不将这种能力转化成战争实力,未来等产业空心化到来,想用的时候可能已经力不从心了。

另外,关于战争后果的问题。假如我们没有战争的勇气,就不能承受战争的后果。真的勇士要有直面死亡的勇气。如果我们可以接受以后窝窝囊囊活着的状况,为什么没有勇气奋起一搏呢?

2018年到2020年这几年,很多同学应该可以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受阻导致的个人危机。我身边就有很多人出门打工,出去了又回来,回来了又出去,找不到好的工作。2020年的疫情缓解了我国产业转移的速度,我们也因为疫情控制比较给力,吃到了第一波的疫情红利。但是仅仅两年的时间,好像又开始了产业向外转移的脚步。现在大家对于就业正在变得比贸易战时期期望更低,足以说明这种脱钩的后果有多沉重。是告诉世界,我中华民族是怎么争取生存之道的时候了!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美国民众会支持干预他国选举吗? | 国政学人 - 天天要闻

美国民众会支持干预他国选举吗? | 国政学人

政策目标如何影响美国民众对选举干预的态度作者:Dov H. Levin,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国际关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党派选举干预、外国选举干预、美国外交政策和战略公共外交;Paul Musgrave,乔治城大学卡塔尔分校行政学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美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理论。来源:Dov H. Levin and Paul Musgrave. “..
深观察丨“新关税政策带来的痛苦会是上一次的50倍” - 天天要闻

深观察丨“新关税政策带来的痛苦会是上一次的50倍”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连日来,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洛杉矶、纽约、丹佛、芝加哥和费城等多地民众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反对美国政府的多项政策。抗议民众表示,美国政府推出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实施仅一个月,便给美国社会带来巨大冲击。
吉林一女官员被查!当过扫黑办主任,她曾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 天天要闻

吉林一女官员被查!当过扫黑办主任,她曾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吉林省长春市纪委监委近日通报,长春市双阳区委政法委原常务副书记王芙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长春市双阳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信息显示,王芙芗,女,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12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王芙芗到双阳区委政法委工作,曾任双阳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扫黑办主任等...
背后博弈揭秘! - 天天要闻

背后博弈揭秘!

运20背后博弈已经展开。运20去了贝鲁特,紧接着川普就像埃及施压,中美之间的博弈从幕后慢慢的走到了台前。运20此次行动的背后可以说是中东地缘博弈的开始。别看黎巴嫩虽小,却是连接叙利亚、地中海与伊朗的枢纽,毫不夸张的说其战略价值一点不亚于叙利
中央气象部门连发六预警,返程路上请您密切关注天气 - 天天要闻

中央气象部门连发六预警,返程路上请您密切关注天气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5月4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5月4日20时至5日20时,福建西部、江西东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贵州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地质
访美期间突然发病后,他赶忙回国 - 天天要闻

访美期间突然发病后,他赶忙回国

亚太日报驻墨尔本记者 张烁周六,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在感到明显由高血压引起的突发性胸痛后中断了对美国的访问,返回塞尔维亚。55 岁的武契奇周五在美国参加会议期间突然发病,他不顾美国医生的建议决定回国。武契奇的办公室发表声明称,在贝尔格莱德着陆后,武契奇立即被送进了贝尔格莱德医疗中心。入院数小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