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迅速针对俄罗斯展开了集体制裁,尤其是欧盟在本身能源就相当依赖俄罗斯的情况下,依然针对俄国采取了多轮制裁措施,而且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打击俄罗斯的能源产业。
举个例子来说,欧盟的领头羊德国已经明确表示,从今年12月31号开始不再进口俄罗斯的石油。除此之外他们对俄罗斯的煤炭进口也早已经停掉,不过即使做到了这个份上,美国人依然想要进一步离间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关系,因此他们就必须要对北溪天然气管道动手。
前不久,北溪天然气管道在短时间之内连续发生了三起爆炸事故,此事让整个欧洲极为震动,可谓是从根本上掐断了俄罗斯和欧洲国家之间的能源关系。事情发生之后,很多西方媒体明明知道最大的嫌疑犯是美国,但是他们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依然要把锅甩给俄罗斯,尤其是德国媒体几乎清一色指责是俄罗斯策划了此次事件。
不过此后,瑞典检察院宣布封锁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的附近海域,并且展开刑事调查。近日,瑞典检察院再次表示通过对案发现场的调查,此次泄露事件属于“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加。
瑞典的此次调查并没有给出任何实质性的结论,这就意味着接下来西方媒体大概率会继续和稀泥,然后把锅甩给俄罗斯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查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那就是俄罗斯根本没有被邀请参与此次调查,要知道俄罗斯可是北溪天然气管道天然气的直接供应商,因此这种调查无疑是相当荒谬的。
怎么调查以及查出什么结果得出什么结论,俄罗斯根本都无法干预。西方国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最有利的结果显然是进一步抹黑俄罗斯的形象,声称是俄罗斯破坏了北溪天然气管道。
由于俄罗斯媒体的公信力本来就不高,再加上自从战争爆发之后,俄罗斯官方以及大型媒体都释放出了大量的虚假消息。当下在西方媒体的集体攻击之下,俄罗斯似乎是百口莫辩了,对于俄罗斯欧洲甚至是世界来说,调查结果影响的只是舆论场上的攻防形势,而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到破坏,在短时间之内又根本不可能被修复,就意味着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能源联系,甚至是经济联系都被强行腰斩,对两大经济体来说负面影响都十分巨大。
我们不妨回头来看看围绕此次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真实信息。比如说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深度超过了100米,而且自身厚度达到了40毫米,外面还有80毫米的钢筋水泥包裹,如果要对其进行爆破的话,必须需要先潜入海底清理泥沙,然后再绑定爆破。这种事情显然只有训练有素的专业军事部队才能够做到。除此之外,想要找到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准确位置也不容易,需要利用无人潜航器进行地毯式搜索,小国家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结合此前美军在爆破地点周围的一系列活动,几乎可以肯定此次爆炸就是美国人干的,而且美国有充足的动机去做此事。如果俄罗斯想要通过断气的方式来威慑欧洲的话,他们只需要关闭自家的阀门就可以了,根本没必要多此一举。如果强行指责俄罗斯是此次北溪管道爆炸的幕后真凶,从逻辑上根本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