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罗斯外交部亚洲第三司司长诺兹德列夫表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北约进军亚太的路线已经清晰,以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太国家,将充当“跳板”,为美欧为主的北约提供军事依托。
可以证明这一点的预兆是,日本已经在重新武装,并且宣称北约的亚太化,有“不可逆性”。
坦白说,从今年6月以来,北约全球化的问题,就一直被西方媒体炒作,但由于亚洲和欧洲地缘政治的形势不同,大多数人还是不太相信,北约能一直扩张到亚太的。
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首先,从地缘政治的特点来看,北约之所以能在欧洲成立,并且不断地扩张,核心原因是当年苏联建立以后,奉行对外扩张的策略,而欧洲又都是资本主义的国家,对苏联向外输出无产阶级革命那一套,非常恐惧。再加上欧洲各自的力量不足以抗衡苏联,所以需要团结起来成立军事同盟,共同和苏联对峙。
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苏联奉行扩张主义,对外输出革命。其性质跟现在的美国对外输出“颜色革命”有点类似,因此欧洲各国资本家,害怕有一天他们也被革命了,变成社会主义国家。
换句话说,当时苏联对欧洲是有切实的威胁,所以才有了北约,但是现在北约满世界的“扩张入侵”,和其成立的初衷——防守,完全背道而驰。
而这种地缘政治特点,在今天的亚洲并不存在。中国从来不搞向外输出主义那一套,跟亚洲诸国之间,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就算是中日之间,那也是日本想要对外扩张,觊觎中国的领土,而不是中国想吞并日本。
这种背景下,就算北约东扩到了亚洲,按理来说他们之间是无法和欧美诸国一样,形成牢固的连接纽带。一个军事同盟,如果他们没有强烈的共识,就算建立起来了,也不过是虚有其表。
其次,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当年北约之所以能建立,很大原因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跟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经济上是互相割裂的。双方在经济上互相制裁和禁运,基本上没有贸易往来。
这就好比两个陌生人之间,因为一点利益闹了矛盾,那就很容易打起来。但现在的亚洲经济形势完全不同,不管是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还是美国极力拉拢的东南亚诸国、印度,都跟中国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
如果学习欧洲搞军事同盟,进行阵营对抗,那么首先就要牺牲掉这些经济利益,对于亚太国家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综上所述,不管是从地缘政治,还是从经济背景来看,北约想要进军亚太,都是不太现实的。那么俄高官的话,又该如何理解呢?日本所谓的北约亚太化,具有“不可逆性”,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件事最终能不能做成,和推动它的人想不想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现在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相关国家,想要推动北约进军亚太、遏制中国的想法,是很强烈的。他们为此规划了清晰的路径,推动这件事走向成功。
但像北约进军亚太这种事关国际格局的大事,最终能不能成功不仅要看美国、日本的意志,还要看中国,俄罗斯,东南亚国家的意志。
这是一个长期互相博弈的过程,不可能说美日为此制定了计划,就一定能成功。至于日本所谓的“北约亚太化具有不可逆性”,与其说它是日本极力推动北约全球化的宣誓,倒不如说是日本借助美国想要遏制中国的战略,突破联合国限制,重新武装自己的一个套路。
说白了,作为一个二战战败国,日本在政治军事上一直受到联合国限制,早就想要推动所谓“国家正常化”和“军事正常化”了,但苦于没有“合法”的理由。因为当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伤害的不仅是中国、也有韩国、美国和亚洲诸国。
如果其不顾周边国家的反对,直接进行重新武装,那就等于对抗联合国,与全世界为敌。但现在,打着帮助美国实现“北约全球化”的旗帜,大肆地发展军事力量,就可以把压力甩给美国。
由此就能看出,对于亚洲诸国来说,所谓北约向亚太进军,只是个虚招,真正的威胁,在于日本这个具有军国主义潜质的国家,又开始借此来武装自己了。这件事情中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日本,而不是远在欧洲的北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