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靠儿子被夺爵,靠嗣子得富贵,藏着顾二拒绝做襄阳侯的秘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五百九十四期:顾廷烨,看似兵鲁子,但他的大智慧,不输盛老太太


01

原著中,顾廷烨与沈从兴北伐回来后,皇帝是一顿封赏。

其中,沈从兴赐爵威北侯,超一品,世袭罔替,晋位中军都督佥事。顾廷烨晋位左军都督佥事,均为正二品,二人均御赐宅邸一座。

其实,皇帝也想赐封顾廷烨为侯爵之位,但顾廷烨是宁远侯府嫡次子,当时,顾廷煜坐在宁远侯爷的位置上。

即使皇帝知道顾廷烨与宁远侯府众人的往事,也知道顾廷烨委屈,却不好直接夺了顾廷煜的爵位,给顾廷烨。

百般思虑之下,皇帝决定让顾廷烨给襄阳侯做嗣子,承袭襄阳侯的爵位。

为了促成这件事,皇帝还积极召见襄阳侯爷进宫,促成顾廷烨承袭襄阳侯爵位的事情。

不过,顾廷烨并不愿意承袭襄阳侯的爵位。

此时,宁远侯府与襄阳侯府相比,襄阳侯府显富贵显赫,宁远侯府却略显冷清。所以,明兰对此很不理解,盛老太太却为明兰分析了其中的利弊:

其一,顾廷烨承袭宁远侯的爵位天经地义。

顾廷烨本就是宁远侯府的嫡次子,顾廷煜病痛缠身,大概活不了多长时间。

且,顾廷煜没有儿子,暂时也无嗣子。只要顾廷烨等的起,那宁远侯的爵位,迟早是顾廷烨的。

即使皇帝不给顾廷烨使劲,一切也都是顺理成章的。而且,小秦氏是顾廷烨的继母,明兰嫁给顾廷烨后,也不必闹心会被婆婆磋磨。

其二,嗣子的掣肘比较多。

顾廷烨若是承襄阳侯的爵位,是以外系入本宗,以后不论是襄阳侯老夫人,还是一干同宗兄弟,他都得厚待着,照看着。

否则便会叫人说‘忘恩负义’的闲话,以后烦心事不断。

甚至,顾廷烨稍有差池,他年少时的那些烂事,还会被翻出来说一遍——忤逆长辈,养外室,生孩子……

原著中写的很清楚,襄阳侯府也姓顾,第一代襄阳侯爷与第一代宁远侯爷是亲兄弟。

但襄阳侯府的子嗣不如宁远侯府子嗣兴旺,第二代的襄阳侯爷就没有儿子。不过,他没有从宁远侯府过继孩子,而是从老家的顾氏人里挑了个远房孩子来做嗣子。

换句话说,当今的襄阳侯爷是第二代襄阳侯爷嗣子的后代。也就是说,平宁郡主的“顾”没有顾廷烨的“顾”正宗。

不过,不管襄阳侯府的“顾”正不正宗,他一个靠着嗣子支撑门户的侯府,却赢过了靠着儿子支撑门户的东昌侯府。

02

顾廷烨拒绝承袭襄阳侯府的原因,除了盛老太太说的那两点,还有另外三个原因。

提到东昌侯府,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是,提到大秦氏和小秦氏,大家就不陌生了。

因为,东昌侯府就是小秦氏和大秦氏的娘家。

比起襄阳侯府,东昌侯府一直是由自家的儿子承袭爵位的。但是,东昌侯府却靠着儿子们的传承,走向了灭亡。

其一,东昌侯府的人,贪图享乐,襄阳侯府的人,一生要强。

侯爵之家,大多都是武将出生。

墨兰的婆家,永昌侯府,盛老太太的娘家,勇毅侯府。秦家大概也与襄阳侯府一般,是武将出身。

但秦家的人走的线路,与令国府差不多。虽然,秦家的子孙,没有令国公府那么骄奢淫逸,却也在走下坡路。

明兰曾感慨过,王氏与海氏两个人的嫁妆都丰厚,偏两个人都勤俭持家。所以,不管盛纮多几个庶子庶女,还是长柏多几个妾室通房,都不会动摇盛家的根基。

而小秦氏的父老东昌侯,是个喜好风雅的人,可以一掷千金只为一枚生锈的青铜门环。生母则性子温柔,不善理家。

在小秦氏的回忆中,她小时候的日子富贵显赫,明珠翡翠,应有尽有,每回出门赴诗会筵席,她的排场穿戴都叫一干姊妹艳羡不已。

到了小秦氏十四五的时候,她的父母先后过世,秦家已经剩一个空壳子了。

为了维持表现得光鲜,对外,东昌侯府一切如今,对内却处处节省,还要靠着顾偃开与大秦氏的接济。

相比之下,襄阳侯爷,也就是平宁郡主的父亲,襄阳侯护驾有功,折损了一条腿,皇帝便封了他独女做平宁郡主。

而且,平宁郡主自小在宫里长大,极为受宠。

可以说,襄阳侯与东昌侯府的爵位,都是从祖辈传下来的。但东昌侯府的子孙,却贪于享乐。

这会给襄阳侯府的嗣子,很大压力。

如果,嗣子没有能力,让襄阳侯府走了下坡路。那么,外人的闲言碎语,也不会针对襄阳侯府本家,却会攻击那承袭爵位的嗣子。

若是嗣子有能力,让襄阳侯府更上一层楼,那些看客,也只会夸赞襄阳侯爷眼里不错。选了一个能干上进的好儿子。

其二,明面上,东昌侯府缺钱,襄阳侯府显赫,可实际上,他也缺钱。

东昌侯府与襄阳侯府都有专属侯位的俸禄、田地。

但这样的世家大族,几代繁衍后,人丁增多,光靠着祖产,是不够家人挥霍的。

所以,他们要扩大产业,买田置地,开铺子!

即使这样,东昌侯府也缺钱缺到不给小秦氏嫁妆,偷偷摸摸将小秦氏嫁给顾偃开做填房。

导致小秦氏嫁给顾偃开,回到京城后,让很多人都觉得,顾偃开只娶过一位秦家姑娘。

但有一点必须承认,襄阳侯府比东昌侯府有钱的富贵。光是襄阳侯府的宅子,就很大。

明兰跟着王氏去襄阳侯府做过客。

因为是女客,她们从偏门进入,下了自家马车换上侯府内巷的软轿,又行了一会儿才到二门,才下了轿子。

进了二门后,只见襄阳侯府内高阔平和,远眼过处还有小桥流水和山丘树林,穿过一个蛮子门,沿着抄手游廊慢慢走去,王氏和女孩们都不动神色的打量四边环境,只见处处雕廊画栋,着实气派富贵,便是那门窗廊柱都是描金绘彩的。

可以说,襄阳侯府是肉眼可见的富贵,却也是肉眼可见的烧钱。

小桥流水、山丘树林,都是需要人维护的。维护的话,不仅需要材料,还要人工。

而襄阳侯爷没有儿子,就将大半的财帛都给平宁郡主做了陪嫁。

换句话说,成了襄阳侯府的嗣子后,若是不想让襄阳侯府在人前落了面子,光靠着爵位的俸禄,是不够的。

而那嗣子要努力赚钱。

顾廷烨浪迹江湖时,是赚了很多银子,但那些银子,顾廷烨拼命赚来的。若是补贴了襄阳侯府一大家子,小仙儿都替顾廷烨亏得慌。

其三,做了嗣子,后患无穷。

亲儿子娶了媳妇,还要被婆婆折磨呢。

比如,华兰嫁给袁文绍后,没少被拿捏,墨兰嫁给梁晗,因为婆婆看不上,也没少做冷板凳。

海氏是低嫁,她那流水似的嫁妆抬入盛家时,明兰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的。

但王氏还是瞧不上海氏,礼仪举止上找不出毛病,她就觉得她模样不太行

要说幸福,那就要属王氏。她嫁给盛纮后,盛老太太这个嫡母,没有为难过她。

王氏出嫁前,她的母亲王老太太还对她说:“盛家人口简单,婆婆又不是亲娘,自不会拿架子消遣媳妇。”

但做嗣子儿媳妇,可不是婆婆不是亲的,就能怠慢的。

如果,顾廷烨承袭了襄阳侯的爵位,作为他的儿媳妇,更是麻烦很多:

一来,襄阳侯为了生子,努力的大半辈子,这说明,他的妾室通房不少;

今天这个要头面,那个要首饰。虽然是妾室通房,却是算是明兰的庶母,她不好慢待的。

更不要说,妯娌小姑子了。

就是林姨娘,海氏作为盛家的嫡长儿媳妇,也不好对她下死手。对于墨兰这个小姑子,海氏不喜欢,她也好去哄。

更不要说襄阳侯夫人。

那明兰更是要请安问候的,任何礼节都不能差了。

二来,成了襄阳侯嗣子的儿媳妇,不仅要帮着同族兄弟,与襄阳侯的独女平宁郡主的关系,她也要多多维护。

女人么,总是有些小心思,关系维护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稍微不注意,就会被人诟病。

偏顾廷烨要娶的明兰是庶女,这更是会被襄阳侯府的女眷们诟病上不得台面。

夫妻一体,明兰被诟病,也就相当于顾廷烨被诟病。而顾廷烨的性格桀骜的,生平最恨受人掣肘。

所以,顾廷烨不想成为嗣子。

03

其实,家族的传承,不管是靠着自家的儿子,还是靠着嗣子,都需要子孙勤恳上进。

很多人都觉得盛纮是庶子,被盛老太太记在名下后,母子两个都是很生疏的。

但盛纮与盛老太太是庶子与嫡母关系,他们还是有些母子的情分的。

顾廷烨做襄阳侯的嗣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本就没有父子情分,也没有母子情分。所以,彼此就如陌生人。

这种社会关系,处理起来很就要复杂一些。换句话说,顾廷烨做的太多,若是襄阳侯夫妻不满意,他做的都是无用功!

关注我,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