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帮的忙,伊拉克看在眼里,将大油田批给中国,要做中东头一个

新年一开始,大洋彼岸的美国,国债再次创下新纪录,径直越过34万亿美元的大关,并且还在“一路狂奔”。与此同时,中国却接连迎来两个好消息。在刚迎接5国“入群”后,中东的大油田也被中国收入囊中。

2024开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美股美债就接连遭遇了“死亡开局”。在苹果公司一夜蒸发上千亿美元的同时,美国国债再创历史新高,突破了34万亿美元的纪录,达到了美国年度经济产值的1.2倍。

而这一惊人数据,距离上次33万亿美元的记录,才仅仅过去不到三个月。毫不夸张地说,这算得上是美国的一座“新里程碑”了。因为按照预测,美国国债本应该在5年之后才会达到34万亿。

由于疫情导致经济停摆等原因,美国政府大量举债,这才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现在的局面。如今的美国经济前景,可谓是相当严峻了。这样看来,穆迪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将美国的信用评级展望下调为“负面”,也算是相当有预见性了。

不过,在美国上下为了资金问题一筹莫展之际,中国却迎来了“双喜临门”的开局。元旦当日,包括沙特在内的5个国家正式加入金砖,为这一机制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金砖创始国之一的中国,自然是乐于见到这一场面的,因为这象征着这股代表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正在日益壮大;同时,全球南方国家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金砖扩员的新成员之一沙特,作为“石油王国”和“中东土豪”,此前虽然一直和美国保持着联系,但也在逐步试探着“走自己的路”。而加入金砖,就是沙特为自己选择的“最佳道路”。要知道,中国和沙特的能源合作本就相当密切,中国甚至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沙特的第一大贸易国。此次沙特正式加入金砖后,同为金砖成员国的中国和沙特,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必然会“更上一层楼”,对中国的能源发展有着巨大的好处。

更令人振奋的是,此时的中东油田,也对中国传来一则好消息。近日,各方代表在伊拉克巴士拉油田的现场,隆重举行了伊拉克西古尔纳-1油田牵头合同者的交接仪式。

在这一仪式中,中国石油正式接替了此前的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一跃成为伊拉克这一油田的最大持股方和牵头合作者。在交接仪式结束之后,美国的这一石油巨头公司,就正式退出伊拉克的能源市场了。

据了解,西古尔纳-1油田,位于伊拉克的巴士拉省,是伊国重要的巨型油田,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油田之一。根据预测,该油田的年产原油量能够超过2500万吨,有着巨大的开采潜力,预计可开采储量,超过了200亿桶。

此前,西古尔纳-1油田就吸引了许多石油巨头的青睐。2010年,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一举拿下了该油田的最大股份,也同时享有了油田开发权。不过,之后的几年里,埃克森美孚公司陆陆续续地将股份抛售。最终,中石油成功拿下了西古尔纳-1油田最大份额的股份,享有了后续开发的决定权。

在此之后,中国将会和伊拉克携手,一起把这一油田项目打造成双方能源合作的优秀范例。而截止目前,这一油田的日均产量大约是55万桶。但在中国牵头之下,中伊两国打算在今年年底,将这一油田的产量提高到日均60万桶,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事实上,中国和伊拉克的能源合作,本来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组成部分。而此次牵头仪式的举行,也象征着伊拉克政府对于中石油长期表现的肯定与信任。很明显,两国在石油领域,将会以此为基点,不断深化合作,共建良好的互信关系。

同时,这一项目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为中伊双方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也将成为中东能源领域的一件“大事”。将目光放长远的话,这次“牵头”更是会成为中国企业在中东“开疆拓土”的重要一步。因为就目前而言,“美退中进”在中东地区已是“大势所趋”。

相比之下,美国给伊拉克带来的只有灾难。此前,美军虽然从伊拉克进行了“战略撤退”,表面上撤出了在中东的势力,但随之席卷而来的“阿拉伯之春”,却将这一地区彻底带入深渊。因此,和美国这种不仅不给钱,还会带来灾难的合作对象相比,中国对于中东地区而言,显然是一块儿“金饽饽”。

就伊拉克而言,中国已经援建了上千所学校,帮助伊方重建教育系统。而这还只是中国对伊方援助的一小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伊拉克等中东国家在中国的帮助之下,正迎来更光明的未来;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

新年刚开始,美国呈现一派萧条景象的同时,中国却“好事成双”。这不仅为中国今年的发展开了个好头,同时也为全球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