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之养子,虽说地位尊贵,然处嫌疑之地。而贤愚不同,遭遇各异,有人鸦占雀巢,有人招祸陨身,有人名利双收。所谓同途殊归,各人命运迥异不同,有天壤之别。
一、刘封
刘封是湖南湘阴人,罗侯寇氏之子。先主刘备至荆州,以未有继嗣,收为养子。先主入蜀,还攻刘璋,刘封时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与诸葛亮、张飞将兵溯流西上,所在战克。孟达取房陵、攻上庸,先主阴恐其难于独任,以刘封自汉中至上庸,统辖孟达部众,平定上庸三郡,拜副军将军。然因襄樊之战,拥兵自重,不救关羽,致其覆败,又侵陵孟达,使其叛降曹魏,而使上庸失陷,逃回成都。诸葛亮虑其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先主刘备因此以不救关羽、侵陵孟达之罪,赐其自尽。
二、朱友文
朱友文字德明,本名康勤,梁太祖朱温养子。幼美风姿,好学,善谈论,颇能为诗。从朱温征战,总督钱粮。后梁建立,任开封尹、东都留守,封博王。嗜酒,颇怠于为政。然多材艺,为朱温宠重,于病重之时欲立为储君,召其回京托以后事。不料郢王朱友珪先发制人,弑杀朱温,矫诏赐死朱友文。未帝朱友贞靖难即位,恢复朱友文官职爵位。
三、李嗣源
李嗣源本名邈佶烈,沙陀族,山西应县人,李克用养子。驱驰三世,威略之名振于夷夏,目不知书,与物无忤。官至成德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立不赏之功,挟震主之威,安于死生祸福之际。
邺都之变,李嗣源率部征讨,逢时之乱,为众所推,登基即位。在位七年,比岁丰登,兵革粗息,中原无事,政皆中庸,言于五代,号为小康。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御下乏术,终致君臣猜嫌,父子仇隙,变起仓卒,饮恨而终,时年六十七,谥号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
四、李从珂
李从珂本姓王,小字二十三,河北平山人。谨重寡言,以骁果称。从征四方,屡立战功。官至检校太尉、凤翔节度使,封潞王。功高威重,为闵帝李从厚猜忌,被迫起兵,废黜闵帝,自立为帝。在位期间,从善如流,然醉语启戎,纵虎归山。而“天命不祐、人谋匪臧”。石敬瑭叛军勾结契丹,大举南下,李从珂无力抵御,于洛阳自焚,时年五十二,史称后唐未帝。
五、石重贵
石重贵是山西太原人,本为石敬瑭侄子,收为养子。重贵少而谨愿,性好驰射,有祖祢之风,为石敬瑭宠重。历官北京留守、开封尹、检校太尉,同门下平章敬事、兼侍中,封齐王。石敬瑭去世,托孤大臣桑维翰、景延广擅立石重贵为帝,史称晋少帝。在位之间,奢淫自纵,渎伦伤化,又委托非人,绝强敌之盟,鄙辅臣之谋,启衅召戒,兵连祸结,国破身虏,坐受平阳之辱,族行万里,身老穷荒,享年六十一。
六、柴荣
柴荣是河北隆尧人,周太祖郭威养子。器貌英奇,善骑谢,略通书史,兼好黄老之术,性沉重寡言。官至开封尹、检校太尉、判内外兵马事,封晋王。郭威亲属为汉隐帝刘承祐诛杀,柴荣入继为嗣,以谨愿见爱。至郭威去世,受遗诏入继大统。在位六年,征伐四克,攻取江北、燕南,势若破竹,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可惜英年早终,未遂其志,时年三十九,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
七、李昪
李昪字正伦,江苏徐州人。少孤流落濠泗,为吴国权臣徐温收为义子,喜读书、善骑射,温厚有谋,事义父母孝谨。官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徐温之子徐知训凌侮吴主、骄侮诸将见杀。李昪务收人心,引宋齐丘、骆知祥为股肱,“以茕茕一身,不介寸土,挟莒人灭鄫之谋,创化国为家之事。托名徐氏,遂霸江南。”威逼吴主杨溥禅位,自立为帝,史称南唐。在位之间息兵养民,兴利除害,有人君之德,贤主之风。享年五十五,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
八、王延禀
王延禀本名周彦琛,为闽王审知养子。于时王延翰自立为王,骄淫侈奢,疏忌兄弟。王延禀勾结王延钧起兵,率先攻陷福州,捕获王延翰,历数其罪,将其斩于紫宫门外,而拥立王延钧为留后。延禀归镇建州,任奉国军节度使、兼中书令,意图不轨,起兵围攻福州,为大将王仁达击败,为王延钧擒斩。
九、刘继恩
刘继恩本姓薛,北汉睿宗刘钩外甥,入继为嗣,官至太原尹。刘钧去世,继位登基,其资性凡庸,又猜忌权臣郭无为,欲以宴请为名,摛杀郭无为。不料郭无力先发制人,派遣壮士侯霸弑杀刘继恩,终年三十四,庙号景宗。
十、沐英
沐英字文英,安徽定远人。明太祖朱元璋养子。少孤备尝艰难,性明敏,沉毅寡言笑,数从征伐,历职内外。以英年膺腹心心之任,坐镇云南,为将未尝妄杀,有宽大长者之风。威震遐荒,剖符奕世,勋名与明相始终。享年四十八,追赠黔宁王,谥号昭靖。
以上十人,刘封、朱友文、李从珂、石生贵、刘继恩、王延禀六人招祸取咎,无不自己,自殆颠陨。李嗣源、柴荣、李昪因缘际会,贵为一国一尊,皆有贤君英主之名。而沐英庆流后裔,家门贵盛,子孙历镇云南十六世,与国休戚,为后世称美。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