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丞相李斯传奇悲惨人生—对我们生活的思考

2021年01月24日10:00:09 历史 1780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一统天下,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盖世功勋。作为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大业的丞相李斯功劳不可不大,但为何最后轮到被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的命运呢!李斯(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人(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 。他出身于社会底层,年轻时只是楚国一个看守粮仓的小吏,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班时间打酱油,牵着自家的黄狗,带着年幼的两个儿子,到野外追逐狡兔。但是28岁的他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有着梦想,无意中看到了厕所中的老鼠和粮仓中的老鼠大不相同的境遇,他决定要改变自己处境出去闯一闯,选择了离职。他不远万里拜名师之下学了一技之长即帝王之术,最终学有所成。后来绞尽脑汁投奔也正在广收人才的相国吕不韦门下,由于吕不韦门客已有三千之多,多次被拒绝门外,偶然机会酒馆结识郑国这位朋友,后经郑国引荐,吕不韦觉得李斯是名师门徒(算是进去公司的敲门砖),觉得也是人才,就做了他的门客。就这样李斯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35岁李斯正是男人巅峰时刻,精心准备的治国方略打动了16岁的嬴政,就这样有了充分发挥自己雄才大略的机会,协助嬴政一统六国。他不仅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又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之后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他从一介贫贱布衣,最终跃升为秦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终于完成了他梦寐以求的梦想,真是让人羡慕不已。然而李斯一生却犯下了几个致命的错误,毁掉了自己一生。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陷害师出同门的韩非,崇尚严刑酷法焚书坑儒,助纣为虐与赵高合谋迫害扶苏和大将蒙恬,不仅害了秦王朝,也将自己推到不可回头的地步,导致了72岁的他被腰斩灭三族的命运,真是令人叹息!

对我们生活的思考:

1、人要有梦想,但梦想达成后如果忘记初心,变本加厉地追逐名利甚至为了一己之私,干出伤天害理之事那最终结果就是自取灭亡。

2、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朋友,但一定要谨慎交友,擦亮眼睛不然可能会害了自己。

3、当然人在社会上立足,你要适当地展露自己的才华,才会被别人识得,毛遂自荐是一个好方法。

4、最后你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远离小人,恶人,不然最终逃不过小人的算计。

秦始皇的丞相李斯传奇悲惨人生—对我们生活的思考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第4538期:赐宴街小区(随笔) - 天天要闻

第4538期:赐宴街小区(随笔)

山东/ 孙延宜专辑/2025年/183(随笔)2025年7月4日,乡村精短文学公众号编发了我的小稿《企盼一条规范的赐宴街》,独立寒秋老师看到后,在我们滕州方言研究群里,首先肯定了我写的这个随笔“有道理”,然后畅谈了自己对赐宴街命名的意见,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处世界遗产地移出濒危名录 - 天天要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处世界遗产地移出濒危名录

当地时间7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位于非洲的三处世界遗产地因面临的威胁大幅减少,已正式被移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按照世界遗产大会的决议,共三处世界遗产地被移出濒危名单,分别是马达加斯加的阿钦安阿纳雨林、埃及的阿布米那遗址、利比亚的加达梅斯古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
1982年长沙政府修缮杨开慧故居,发现52年前的“致润之信” - 天天要闻

1982年长沙政府修缮杨开慧故居,发现52年前的“致润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点半,砖墙后面好像还有东西!”现场木匠小声招呼县文化馆的干部,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为一段尘封往事重见天日的开场。故居修缮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蜡纸包得严严实实、字迹依旧清晰的长信,却把所有人拉回半个世纪前的烽火
94岁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参加剪彩眼神涣散,临终前还在拍淀粉肠广告惹争议 - 天天要闻

94岁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参加剪彩眼神涣散,临终前还在拍淀粉肠广告惹争议

据北京日报,记者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处得知,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于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时安详逝世,享年93岁。据悉,就在杨少华离世当天,杨议还安排杨少华外出参加活动,为某家新店开业剪彩。从晒出的视频来看,顶着炎炎烈日,杨少华坐着轮椅亮相现场,近年来杨少华的身体状况一直惹人担忧。此次参加活动,不...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没说过” - 天天要闻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没说过”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这句话一定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然而,太史公却表示,别再以讹传讹了,我可没说过这句话。出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出自清代学者李晚芳的著作《读史管见》。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 天天要闻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时许,北京大兴天宫院。尹亚飞/新京报/视觉中国2025年7月,北京仿佛进入广东“回南天”,地铁通道的墙壁上甚至挂上水珠。东北地区也连日阴雨绵绵,仿佛进入江淮“梅雨”季。潮湿、闷热、黏腻的空气,让北方人感到陌生。“我们家现在讲粤语。”有人如是调侃。还有人说:“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乡的感觉。”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