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孙延宜专辑/2025年/183(随笔)
2025年7月4日,乡村精短文学公众号编发了我的小稿《企盼一条规范的赐宴街》,独立寒秋老师看到后,在我们滕州方言研究群里,首先肯定了我写的这个随笔“有道理”,然后畅谈了自己对赐宴街命名的意见,可谓真知灼见,特归纳如下,以飨读者。
按一般常识理解,从现在的标示牌(牌坊)指向来看那只能是南北街。而实际上“赐宴街”应该是“赐宴村”才对,这样就不让人疑惑了。赐宴街理解为村名而不是哪一道街也可以。
多年来“寺院村”就是一个行政村的村名,地图上一直就是这样标示的,突然改为“赐宴街”令人存疑,究竟历史上有没有“赐宴”这回事?是文人挖掘出来的,还是专家们牵强附会硬联系出来的?为什么早不改?据考证说是确有其事,有就有吧,政府说就算了。
至于“赐宴街”究竟是指南北还是东西哪道街也别问了,“龙泉街道”具体是指哪个街道?不存在什么东西南北,无非是个行政单位名称罢了。
河滨南路只是村边河沿,尽管门头再多再豪华,也不是居民居住主区,不能视为村的主街,因此不能把标示牌立在这个路上,只能算赐宴街河滨路。
至于赐宴街内部又有其他东西南北路,这就相当于村内胡同,如同张家胡同李家胡同一样,不影响“赐宴街”名的成立。
……
看了独立寒秋老师的高见,我不禁想到了原东、西寺院居改造后所起的名称,一开始起了个洋名,叫“城建威尼斯小区”,后来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要求,将其更名为“城建尚河御园”。另据《滕州市民政志》记载,当年,乾隆皇帝南巡,途经东、西寺院村,为答谢村民们迎送盛情,赐宴席,民以为荣,二村皆称赐宴村。后仍称东、西寺院村,2002年改称居委会。由此我想到,如果本世纪初拆迁改造时,直接改为“赐宴街小区”、“赐宴街居委会”,那该有多好啊!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