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2020年12月11日23:00:19 历史 1783

这是一段满含血泪的文字,杨开慧在与毛泽东主席分离的三年时间里,将对丈夫的思念诉诸12页手稿,藏到卧室后墙的砖缝里,一藏就是52年。直到1982年3月10日,工人们在修缮杨开慧烈士的故居时,打开卧室后墙,一摞杨开慧的手稿惊现于世人面前。

“几天睡不着觉,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来信,天天等。眼泪……我不要这样悲痛,孩子也跟着我难过,母亲也跟着难过。简直太伤心了,太寂寞了,太难过了。我想逃避,但我有了几个孩子,怎能……五十天上午收到贵重的信。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你的尸体。”

这是摘自其中一封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信,当然这封信并未寄出,主席终其一生也未能读到。写这封信的时候,杨开慧已经与毛主席分开两年多,这里面提到的“贵重的信”,是毛主席在1928年10月捎回来的,那也是一年前的事了。


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闻

杨开慧手稿

那是毛泽东上井冈山之后,用暗语给杨开慧写的信,信里大意是说,我在这里做买卖,赚了钱,生意兴隆,信里还提到自己的脚伤一直没好……杨开慧看着毛泽东的信,不觉百感交集,她写了一首怀念毛泽东的诗,题为《偶感》:

天阴走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闻

杨开慧《偶感》原稿

自从1918年随父亲到北京,与毛主席再次相遇,杨开慧便跟这个男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当时,毛主席为了参加“驱张”运动来到北京,在恩师杨昌济家里再遇杨开慧,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从杨开慧遗留下来的手稿可以看出,是毛泽东主动追求她的。两个人都是极其骄傲的人,杨开慧将深爱藏在心中,唯恐毛泽东发现。而毛泽东的骄傲也让他一直隐瞒,不愿去表现。捅破这层窗户纸后,两人的关系也得到了杨昌济的默许。

在北京的时光是你侬我侬,毛泽东还许诺要给杨开慧写一首情诗。那是一天,他们在陶然湖散步,杨开慧小鸟依人般地挽着毛泽东的手,边走边诉说着自己的情感。过了一会儿,毛泽东笑着问:“听你的朋友说,你爱作诗,最近有什么大作,可否诵给我听听?”

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闻

毛主席与杨开慧

杨开慧便将前不久写给她哥哥女友李崇英的一首诗读了一遍:

高谊薄云霞,温和德行嘉。抽赠娇丽菊,今尚独开花。日夜幽思永,楼台人幕遮。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

毛泽东听完乐了,说道,“你是要崇英早一点嫁到你家,做你的嫂子吧!霞,你说这首赠给我是不是也很合适啊!”

就在这时,毛主席也许诺杨开慧,一定会给她写一首诗。然而就在不久后,杨昌济因病逝世,接下来的革命形势逼人,毛主席开始各地奔波,这首诗一拖就到了两人结婚之后。

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闻

杨开慧

1920年冬天,杨开慧和毛泽东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婚礼。杨开慧一个人带着自己的衣物,来到了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教员的宿舍之中,直接住了进去,两名志同道合的战友有情人终成眷属。毛泽东花了6块银元办了一桌酒席,宴请了当时在长沙的亲友们。

婚后不久,毛主席多次与新婚妻子杨开慧短暂别离,到岳阳、华容、南县、常德、湘阴等地考察,了解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新婚后的离别虽说短暂,却也让毛主席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于是,他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写下一首《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是毛主席写下的第一首情诗,杨开慧收到后,幸福之情溢于言表,还特地拿出来在自己的闺蜜李淑一面前“炫耀”。建国后,李淑一还曾写信给毛主席,索要他当年写给杨开慧的这封信,勾起了毛主席的无限回忆。也就是在当时,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尽管有着多次短暂的分离,但在1927年前,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七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夫妻如影相随。在这7年里,杨开慧为毛主席生下3个儿子。

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闻

杨开慧与儿子

然而就在杨开慧的第三个儿子毛岸龙出生(1927年4月4日)后几天时间,蒋介石在4月12日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紧随其后在武汉也大开杀戒,毛主席从武汉回到长沙,准备策划秋收起义。

秋收暴动就要开始了,杨开慧期待着这场暴风雨的到来。她开始做着参加秋收起义的准备。然而,毛主席已意识到未来斗争的艰巨性,决定自己独自前往,而让杨开慧回板仓,去照顾母亲和孩子,并参加那里的农民运动。

毛主席在出发前,先将杨开慧送回板仓家中,毛主席从屋后竹山翻过来,脚都没歇,又翻过后山走了。不料,此一别竟成永别。

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闻

毛主席与杨开慧

秋收起义爆发后,国民党反动当局立即通令各军,“获毛逆者,赏洋5000元”,这让杨开慧日夜担惊受怕,寝食难安。与丈夫分离,生死两茫茫,这让杨开慧陷入了绝望。

“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脸颊,你的额,你的头,你是我的人,你是属于我的!”

杨开慧在信中如此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却又时时担心爱人的安危:

“天哪,我总不放心你!只要你好好地,属我不属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你罢。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格外不能忘记你。晚上睡在被子里,又伤感了一回。听说你病了,而且是积劳的缘故……没有我在旁边,你不会注意的,一定要累死才休!”

在这段时间里,杨开慧得到的都是骇人听闻的惨剧,在国民日报上看到朱德的妻子惨遭杀害后,被挂头示众;得知好友向警予在赴刑场的路上,还受着酷刑;闺蜜郑家奕,在无法站立的情况下,被敌人用箩筐抬到了刑场,一排枪口,对着箩筐频频点射。分别两年后,极度的思念和白色恐怖笼罩着她,她总觉得,死亡,如影随形。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开慧似乎感到自己的心被一点点地掏空。她终日神情恍惚,万般无奈,只能用写日记的方法排遣自己内心孤独无助的绝望。但又怕日记落在敌人手里,因此每次写完日记后,杨开慧就将日记本藏到卧室后墙的砖缝里。

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闻

噩耗终于也降临到了杨开慧头上。

湖南军阀何健把对朱、毛红军的仇恨都发泄到杨开慧身上。他出了1000银元的赏格捉拿杨开慧。杨开慧在群众的掩护下,几次都逢凶化吉,躲过了敌人的追捕,但在同年10月24日凌晨,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时,被军阀密探发现后而被逮捕。

杨开慧入狱后,父亲杨昌济的老友章士钊、蔡元培、谭廷闿等名流教授开始积极营救,他们联名向南京的国民党当局致电,从舆论上施加压力,南京政府屈于外界压力,致电何键,嘱其缓刑。

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闻

何健一方面承受着外界的压力,另一方面听从中共叛徒任卓宣的建议,认为“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但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于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

在那样严峻的革命环境下,杨开慧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1929年3月,她曾给自己的堂弟杨开明写了一封“托孤信”,她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跟主席的三个儿子。杨开慧在信中写道:

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严肃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呵,我有点可怜他们!而且这个情绪,缠扰得我非常利(厉)害——前晚竟使我半睡半醒的闹了一晚!


我决定把他们——小孩们——托付你们,经济上只要他们的叔父长存,是不至于不管他们的,而且他们的叔父,是有很深的爱对于他们的。倘若真的失掉一个母亲,或者更加一个父亲,那不是一个叔父的爱,可以抵得住的,必须得你们各方面的爱护,方能在温暖的春天里自然地生长,而不至于受那狂风骤雨的侵袭!

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闻

杨开慧“托孤信”原稿

这封信直到杨开慧牺牲,也没有能寄出,只好藏匿在家中老宅的墙缝中。而她的堂弟杨开明,先于杨开慧于1930年2月22日牺牲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年仅25岁。杨开慧被抓时,年仅8岁的毛岸英也一同被抓去。

杨开慧牺牲后,当地群众不顾生命危险,将她的遗体送回了板仓,葬在青松环绕的棉花坡上,让她落叶归根。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主席,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闻

“你是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你的哟!不至于丢弃我吧?你不来信一定有你的道理。普通人也会有这种情感,父爱是一个谜,你难道不思想你的孩子吗?是悲事,也是好事,因为我可以做一个独立的人了。”

杨开慧在绝境中的思念之情,在这封信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诚然,毛主席能得到杨开慧这样的爱,是幸运的。可对于杨开慧来说,能有毛主席这样一个爱人,又何尝不是幸运的呢?在她从容赴死时的坚定,临死前对毛主席革命成功的寄望,这是怎样的一种革命情感?

1923年12月,当毛主席要动身去上海开会,杨开慧刚刚生下毛岸青,尚在坐月子。毛主席满含深情的写了一首《贺新郎·别友》给杨开慧: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闻

临别之前,夫妻情意绵绵跃然纸上,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泪已在眼眶打转,需要何等的意志,才能忍住不流?数遍人间的知己,也莫过于你与我了。恨只恨,这乱世,唯有割断愁丝恨缕,只盼革命成功,再与你比翼双飞于云霄之上。

一面是与妻子缠绵的儿女情长,一面是革命志士的远大抱负,毛主席在艰难之中做出自己的选择,为了普天下的老百姓,将自己的儿女私情埋诸心底。

杨开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明明思念爱人到“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你的尸体”,却还是毅然决然的支持着爱人的革命之路,甚至在面临刽子手时,还是“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将自己的思念之情诉诸文字,埋在一堵破败不堪的墙里。

日后,当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时,毛主席听闻后强忍悲痛,一句“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谁人听了能不潸然落泪?

杨开慧牺牲前给毛泽东的情书:千字皆血泪,发现时主席已逝世6年 - 天天要闻

毛主席与毛岸英

附杨开慧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情书)全文:

润之:


“几天睡不着觉,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来信,天天等。眼泪……我不要这样悲痛,孩子也跟着我难过,母亲也跟着难过。简直太伤心了,太寂寞了,太难过了。我想逃避,但我有了几个孩子,怎能……五十天上午收到贵重的信。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你的尸体。


你是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你的哟!不至于丢弃我吧?你不来信一定有你的道理。普通人也会有这种情感,父爱是一个谜,你难道不思想你的孩子吗?是悲事,也是好事,因为我可以做一个独立的人了。


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脸颊,你的额,你的头,你是我的人,你是属于我的!


昨天我跟哥哥谈起你,显出很平常的样子,可是眼泪不知怎样就落下来了。我要能忘记你就好了,可是你的美丽的影子、你的美丽的影子,隐隐约约看见你站在那里,凄清地看着我。谁把我的信带给你,把你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


天哪,我总不放心你!只要你好好地,属我不属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你罢。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格外不能忘记你。晚上睡在被子里,又伤感了一回。听说你病了,而且是积劳的缘故……没有我在旁边,你不会注意的,一定要累死才休!


你的身体实在不能做事,太肯操心。天保佑我罢,我要努一把力,只要每月能够赚到六十元,我就可以叫回你,我不要你做事了,那样随你的能力、你的聪明,或许还会给你一个不朽的成功呢!


又是一晚没有入睡。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你那里去。小孩,可怜的小孩,又把我拖住。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你,一头是小孩,谁都拿不开。我要哭了,我真的要哭了!我怎么都不能不爱你,我怎么都不能……人的感情真是奇怪……我真爱你呀!天哪,给我一个完美的答案吧!


云锦


1929年12月26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