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他是否留有备份,如果有在哪里?

2020年08月28日23:04:05 历史 1198

说到始皇焚书坑儒,有多少人拍案抚心表示心痛?又有多少人破口大骂因为始皇的这一举动使得很多珍贵的 书籍付之-炬,使后人不能研究,事实上始皇焚书其实是留有备份的。

秦始皇“焚书坑儒”,他是否留有备份,如果有在哪里? - 天天要闻

秦始皇

秦始皇统统一六国,合天下思想为一家,为了自己的王朝的长远考虑,必须要统一学说、 思想,这样国家才能得到长久统一的发展。 丞相李斯曾经上书提议始皇帝要统一学说,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否则大家心里想的都不一样,如果经常聚到一起讨论,久而久之,就可能产生影响国家发展的论调。

秦始皇“焚书坑儒”,他是否留有备份,如果有在哪里? - 天天要闻

焚书

秦始皇同意李斯的看法,并批准了焚书的做法。始皇能统一六国, 思考问题自然会统观全局。那时候的书不比现代,十几万字键盘上敲敲打打也许个把月就可以完成。古时候如果想要长久保存的书籍一般都是在简牍上用刀一笔一笔地刻成,那些见解独到的鸿篇巨制更是耗时数年数十年,所以在焚书的种类上,始皇就作出规定,只烧以下两个种类的书籍:第一类是作者不是秦国人的史记书籍,第二类是诗书和百家语。

秦始皇“焚书坑儒”,他是否留有备份,如果有在哪里? - 天天要闻

这样来就有很多书籍得以幸免,这也就证明,始皇帝并没有全数焚毁百家书,有些书是没有被列入焚书范围的。

其次,说到焚书,根本的目的是什么?并不是要让这本书彻底的从世界上消失,而是要告诉百姓,有些书是不能看、不能藏的,有了这些书就要焚毁。

其实秦始皇自己明白,这些书只是不能让百姓们看,宫中还是可以留有备份的,有些言辞虽然不利于秦国内部的和平统一,但依然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所以,焚书只是一种震慑百姓的手段,让大家主动交出手里该烧掉的书,这样.来,不良言论的来源没有了,人们自然就不讨论了,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秦始皇“焚书坑儒”,他是否留有备份,如果有在哪里? - 天天要闻

竹简

这样说来,秦朝的焚书其实只是一个假象,因为绝大部分的书籍都被保存了下来,就算不是原本也有备份,只要秦国存在,这些书就会一直流传。这样说可能有人又会问,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很多珍贵的古籍现在都不存在了呢?其实,大家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项羽。项羽攻入咸阳之后,不仅烧杀掠夺,最后还火烧宫室,传说大火连烧三个月,这才使得宫中很多珍藏的书籍都付之一炬。 另外一个原因是,汉代以后对古籍的保存不是很完善,据统计,汉代约有接近80%的书籍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秦始皇“焚书坑儒”,他是否留有备份,如果有在哪里? - 天天要闻

竹简

所以真相得以大白,秦始皇焚书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一把火烧尽了所有珍贵典籍。从这一点上来看,始皇的确是一个足智多谋,有远见的君主。如果留有先秦书籍的话,毫无疑问,秦始皇陵里面应该藏书无数,至于能不能保存到秦始皇陵发掘的时候,就不知道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 天天要闻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众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礼制则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时候讲的“礼”,跟现在的“礼”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理解周“礼”为现在的“礼貌”,周朝贵族才讲“礼貌”,普通国人、野人、蛮夷戎狄是不讲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东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