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是怎么出现的,它到底多奢侈?

2020年07月01日17:52:23 历史 1057

在我国传统相声中,有一段家喻户晓的节目,那就是《报菜名》,靠着相声演员的舌灿莲花,老百姓们得以用耳朵“见识”到了传说中的“满汉全席”。据民间一种流行的说法,满汉全席的雏形是乾隆皇帝为了彰显国力强盛而举办的“千叟宴”,后来规模扩大到了足足一百零八道菜,其吸收满族、汉族美食的精华,因而被冠以满汉全席之名。

“满汉全席”是怎么出现的,它到底多奢侈? - 天天要闻

在那个百姓很难吃上肉的年代,光是想象清宫里的奢侈美食,不少人就已经是过瘾了。随着这一说法的广泛流传,久而久之,人们便在潜意识中将满汉全席视为了我国古代盛宴的巅峰。那么,在清朝宫廷中堪称是最高规格的满汉全席到底是怎么来的,它是一个怎样的宴席,有多么奢侈呢?

“满汉全席”是怎么出现的,它到底多奢侈? - 天天要闻

一部分人认为,其实满汉全席并不存在,它只是20世纪二十年代初由著名的相声艺人“万人迷”李德钖编造的一段贯口。不过,早在十九世纪末的小说、笔记中就有了满汉全席的名字,甚至八国联军侵华时负责为西逃的慈禧太后等人解决膳食问题的吴永直接在《庚子西狩丛谈》中记载了皇太后、皇上满汉全席,诸王各一品锅的规格。可见,当时确实有满汉全席,且确实是慈禧太后的日常饭食。

“满汉全席”是怎么出现的,它到底多奢侈? - 天天要闻

那么,前文说到的乾隆皇帝举办千叟宴催生满汉全席出现又是否是正确的说法呢?其实,千叟宴最早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时康熙帝为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而举办的,后来同样很长寿的乾隆帝效仿祖父也举办了千叟宴。至于千叟宴上的饮食规格,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香茗二品、干果四品、蜜饯四品、饽饽四品、酱菜四品、前菜七品、膳汤一品、御菜五品、饽饽二品、御菜五品、饽饽二品、御菜五品、饽饽二品、烧烤二品、野味火锅(围碟十二品)、膳粥一品、水果一品。

因为名字太过繁杂,这里笔者便不赘述了,但从菜品的数量和食材的珍稀、烹饪技艺的繁复来看,千叟宴就已经堪称是顶级盛宴了。我们稍微举几例,如“天香鲍鱼”、“三丝瓜卷虾籽冬笋”、“罐焖鱼唇”等,无不是透露着一股高档和精致的气息。不过,和传说中满汉全席的一百零八道菜相比,这千叟宴的菜品数量确实要少上一些。

“满汉全席”是怎么出现的,它到底多奢侈? - 天天要闻

乾隆年间,戏曲作家李斗编著了一本笔记集,其名为《扬州画舫录》,这便是目前所知关于满汉全席之名的最早记载。不过,按照李斗的说法,满汉全席并不是从皇宫中传到民间,而是最早就出现在江南,属于讲究排场的“官场菜”。在李斗的记载中,满汉全席光是前菜就大量使用燕窝、海参、鲍鱼、鱼翅等名贵食材,甚至还有一道“鲨鱼皮鸡汁羹”。

“满汉全席”是怎么出现的,它到底多奢侈? - 天天要闻

如今,我们知道野味没有经过正规检疫,很可能携带病菌,而且口感并不会比牛羊猪肉更好,反而会更加酸涩,但在当时,野味被不少人视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因此,满汉全席的食单上也有着熊掌、猩唇、驼峰、果子狸、鹿尾等所谓的“山珍海味”。和千叟宴相比,民间的“满汉席”在制作上显得要简单一些,这或许是因为宫中是众多御厨为一人服务,而民间的商业气息就要更浓一些,因此没有那么细致。

笔者认为,满汉全席是起源于江南官场这一说法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当时满汉官员混杂,在宴请大量官员时,同时安排满族菜式和汉族菜式确实是可以照顾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偏好。可能是吃完满汉全席的官员将这一想法带进了紫禁城中,御厨们又将其和作为传统宫廷菜代表的千叟宴相融合,这才有了被广泛流传的宫廷版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是怎么出现的,它到底多奢侈? - 天天要闻

至于相声《报菜名》片段里声称的满汉全席食单,笔者认为则和事实相去甚远。报菜名中菜品虽多,但却混入了许多民间的吃食,如什么蒸南瓜、炒丝瓜、扒面筋,都不像是会出现在慈禧太后饭桌上的东西。因此,文化水平不高的万人迷或许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了自己的心思才编成了这个接地气的版本。毕竟,如果跟观众说上一连串“松鹤延年”、“二龙戏珠”等菜名,大部分同样没受过多少教育的观众想必也会一头雾水。

总的来说,关于满汉全席的传说还有千千万万,而哪一个版本才是毫无纰漏的历史真相,如今我们已经很难知晓了。不过,我们可以知道的是,真实的满汉全席就算没有传说中那么丰盛豪华,那也一定是制作精美、原料珍贵的顶级佳肴。当然了,过去的珍馐美味放到今天,可能适应了现代膳食的人并不会觉得有多么好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洪秀柱黄智贤邱毅王炳忠等,建议统一后台湾地区新管理团队名单 - 天天要闻

洪秀柱黄智贤邱毅王炳忠等,建议统一后台湾地区新管理团队名单

两岸关系这个大棋盘上,总有些声音让人耳朵一竖,特别是谈到台湾和大陆统一后的事。洪秀柱那句“两岸同属一中,终极目标是统一”,掷地有声,直接点燃了不少讨论。而黄智贤、邱毅、王炳忠这些名字,也常跟“统一”俩字绑在一起。他们不光是喊口号,还真提出了
上海著名公司突发讣告!CEO庄华逝世,享年62岁…圈内人纷纷悼念 - 天天要闻

上海著名公司突发讣告!CEO庄华逝世,享年62岁…圈内人纷纷悼念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知名猎头公司CGL德筑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庄华先生,因突发心血管疾病,于2025年5月12日晚在上海逝世,享年62岁。图片来自CGL官方公众号庄华被业内称为中国“最老”的猎头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庄华有22年猎头从业经验。庄华离世消息传出后,不少猎头行业人士纷纷发文悼念。庄华于2017年创立...
痛心!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去世,享年101岁 - 天天要闻

痛心!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去世,享年101岁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微信公众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于5月15日上午去世,享年101岁。谢桂英出生于1924年9月。1937年,她家住在南京下关栅栏门3号。老人生前回忆:“日本兵进城前,母亲领着我们兄弟姐妹‘跑反’,留下父亲在家里看门。日本兵进城后,父亲被日本兵杀害。”此后,谢桂英的母亲带着孩子们艰难度...
特朗普“二进宫”,家族到底赚了多少钱?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二进宫”,家族到底赚了多少钱?

近期,卡塔尔王室将赠送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架价值4亿美元的波音747-8型客机,并作为“空军一号”。该消息一经曝光,迅速引发美国各界人士批评,其中存在利益冲突等道德问题以及违反法律,民主党人也迅速借题发挥,指责特朗普“受贿”。随着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特朗普和他的家族,人们开始质疑:特朗普再次入驻白宫以来,到底...
日本搜肠刮肚想辙,结果还是老一套:把日企在美生产的汽车进口回来 - 天天要闻

日本搜肠刮肚想辙,结果还是老一套:把日企在美生产的汽车进口回来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随着英美、中美相继在关税磋商中取得进展,作为较早与美国开启谈判的国家之一,日本现在非常着急,唯恐占据谈判先机的希望变得渺茫。为了减少美日贸易赤字,日本想起了一个旧策:把日本车企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再进口回日本。据日本《每日新闻》14日报道,围绕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日本政府内部正在...
揭秘李嘉诚长子被绑架勒索10亿始末,再问李家还有没有感恩之心? - 天天要闻

揭秘李嘉诚长子被绑架勒索10亿始末,再问李家还有没有感恩之心?

为什么李嘉诚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向香港政府报案?没敢相信港英政府,没敢相信香港电视剧中英勇无比的飞虎队呢?……1996年5月23日,一个看似平常无奇的傍晚,香港深水湾道的一处单行道上,李嘉诚长子李泽钜的座驾被数辆车逼停。绑匪张子强手持冲锋枪,以炸药威胁,将李泽钜挟持至新界一处废弃养鸡场囚禁……长子李泽钜和李嘉...
福建霞浦城区发现古代烽燧遗址 - 天天要闻

福建霞浦城区发现古代烽燧遗址

中新网宁德5月14日电 (吴允杰 陈杰)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博物馆14日披露,霞浦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13日在霞浦县松山街道塔下村调查《霞浦县志》记载的明代“龙光宝塔”遗址时,发现该遗址西3米处,有一处古代烽燧。据介绍,该烽燧高约5米,底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