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了中国东北的利益,大打出手。结果俄国打败了,不得不让出巨大的权益给日本。日本也因为这一仗,跻身世界列强的行列。
然而短短十来年后,日本和苏俄又一次爆发了战争。这一次是日本武装干涉苏俄革命,结果灰溜溜的被苏俄赶了出去。
日本赢了日俄战争,为什么出兵干涉苏俄革命,却以失败告终?
日俄战争表面上看日本打赢了俄国,但其实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看出,俄国的精锐在欧洲,毕竟那时候欧洲几大国的矛盾愈演愈烈,随时可能爆发战争。
尽管远东地区的俄军也不少,但毕竟补给线长,尤其是西伯利亚铁路还没有修通,无论是兵力还是补给,都不可能及时补充。
所以日俄战争,俄国远离自己家门口,始终并没有统一意见。而日本就不一样了,日本可以通过朝鲜以及海军快速的增兵,后勤补给自然也不是问题。
关于这场战争,日本拼劲了自己的家底儿也几乎断了自己的后路,是赌上了自己的国运,日本输了将面临的是生死存亡。而对于俄国来说,丢失的也是东北,但我们知道东北只不过是俄国的势力范围,这一点东北和外东北已经通过条约丢失的领土不是一个概念。
即便让出一半,对俄国来说也是不痛不痒,只不过面子上过不去而已。我们知道就算俄国败了,也没有赔款给日本,让日本也是哭笑不得,但也无可奈何。
所以说从投入跟收益比之中就可以预见这场战争的结果并不是那么让人意外的。
我们再看看十月革命后,日本出兵干涉苏俄。
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建立了苏俄政权。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俄面临的局势不太乐观,国内大量的白军还企图拥护沙皇卷土重来。国外西方列强对这个新生的苏俄政权并没有什么好感,想退出一战,也不是自己能够说了算的。
协约国不同意的情况下,苏俄单方面和德国签订了条约,放弃了大量的领土和权益才退出了一战。
这之后,英法等国纠集14个国家开始干涉苏俄革命。企图推翻这个新生政权,重新恢复一战的东线战场。不过英法等国还陷入西线战场不能自拔,便积极拉拢美国、日本等国派遣军队干涉苏俄革命。
当然了,日本入侵远东地区,有着自己的战略目标,并非一味地听了英国的话。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远东本身就是日本的目标。趁着苏俄内战,远东兵力空虚,这对于日本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
蓄谋已久的日本人迅速进行了战争动员,组建了“海参崴派遣军司令部”,于1918年8月2日宣布出兵俄国远东。起初,日本在远东攻击非常顺利,一路上势如破竹,占领了广阔的土地,还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
但随后的局势却急转直下,以至于最终不得不退出远东。
苏俄红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政权得到了巩固。西线压力减弱的情况下,苏俄红军开始对日作战,本身日本人数太少,根本不占优势,面对经过内战洗礼的苏俄红军,日本不是对手。
日本表面上占领了广大地区,但其实时常被游击队搞得焦头烂额。而入侵远东花费了日本巨额军费,这给日本财政造成了极大负担,为了供应军粮,日本各地米价暴涨甚至引发了抢米骚乱,日本的国力难以维持长期占领。
眼看干涉无望,西方国家开始纷纷撤出苏俄,接受了这个结果。可日本仍然在远东盘踞,这个时候西方国家和日本矛盾加剧。尤其是美国,更不愿意看到日本独霸远东,这是损害美国利益的。
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国内支援又不足,国际上压力倍增,使得日本根本耗不下去,只能狼狈地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