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和毛主席争论,却死心塌地追随主席

2025年07月10日19:52:05 历史 1817

众所周知,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的“左”倾军事路线,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而今天要与大家说的故事,就是遵义会议上的小插曲。

在召开遵义会议之前,由于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指挥,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严重受挫,中国革命到了濒临绝境的生死关头。但是,有的人还在睡梦中没有醒来,看不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真正原因,更看不到生死存亡时期的战略抉择。凯丰就是其中一个没有“醒来”的人。

凯丰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作为来自莫斯科的“28个布尔什维克”之一,他一向与博古关系密切,以至于对涉及红军生死存亡这样的深层问题也视而不见,以为只是领导人之间沟通的问题,还把毛主席在会议召开前与张闻天、王稼祥等阐述红军命运这样的大问题简单地理解为是“拉票”。

此人和毛主席争论,却死心塌地追随主席 - 天天要闻

上图右三为凯丰

会场上,在与会大多数同志明确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反对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决定撤销他们对红军的最高指挥权时,凯丰依然站在支持博古的立场上,并质问毛主席:“你懂得什么马列主义?你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而已!”这时,毛主席反问一句:“想必你也读过《孙子兵法》了?你知道《孙子兵法》一共有几章几节?”

毛主席这话一出,凯丰一时语塞,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对反对者说了一句:“究竟谁正确、谁错误,大家走着瞧!”

此人和毛主席争论,却死心塌地追随主席 - 天天要闻

上图为凯丰

1962年1月,毛泽东对日本一个访华代表团谈话时说:“遵义会议时,凯丰说我打仗的方法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去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另一本是《孙子兵法》。其实,打仗的事,怎么照书本去打?那时,这两本书我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另一本《孙子兵法》,当时我并没有看过,那个同志硬说我看过。我反问他《孙子兵法》共有几篇,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他答不上来。其实他也没有看过。从那以后,倒是逼使我翻了翻《孙子兵法》。”

此人和毛主席争论,却死心塌地追随主席 - 天天要闻

值得一提的是,遵义会议之时,凯丰虽然和毛主席有过争论。但这个同志是一个知错就改、不搞阴谋的好同志。后来看到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转危为安,凯丰终于认识到毛主席的正确理论,转而成为毛主席的拥护者,死心塌地追随毛主席。

此人和毛主席争论,却死心塌地追随主席 - 天天要闻

此后,在长征途中的许多政治关口,凯丰都站在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一边,成为毛主席的忠实追随者。193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西北部的两河口召开了扩大会议,并通过《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否定了张国焘向川康退却的主张。凯丰明确支持北上。他写了长文《番民工作的几个问题》,刊登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前进》上,批评张国焘搞的西北联邦政府,是想把中央也“联邦”进去。这是最早公开批评张国焘的文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 天天要闻

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这是位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旧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西安7月10日电(记者白旭、娄琛、张斌)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的旧址展馆80多年后于10日在延安对公众开放,展示了当时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服务根据地经济发展应用的各种科技。 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叫“建国”的英国人获兰花奖,在中国18年他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叫“建国”的英国人获兰花奖,在中国18年他做了什么?

7月10日,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9位外籍人士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获奖,其中,5人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获友好使者奖,3人获杰出成就奖,1人获终身成就奖。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兰花奖秘书处供图兰花奖颁奖典礼由中国外文局主办。该奖旨在表彰奖励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大宗教来华都成了“心灵鸡汤”,中国是所有宗教传播的终点 - 天天要闻

三大宗教来华都成了“心灵鸡汤”,中国是所有宗教传播的终点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它们的发源地,无不是严苛的律法、排他的信仰、激烈的教义碰撞。可一旦漂洋过海,走到中国,全都变了口气。佛教讲空性,基督教讲仁爱,伊斯兰教讲忠孝,宗教原来的“边界感”在这里变成了“随和感”。中国没有强压
聊聊三国(99):曹叡去世之后,曹爽为什么能迅速执掌大权? - 天天要闻

聊聊三国(99):曹叡去世之后,曹爽为什么能迅速执掌大权?

在给曹叡办完葬礼之后,接下来,魏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镇后宫,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的时代。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司马懿能够在曹叡临终之前,第二次当上辅政大臣,这其实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如果没有孙资、刘放的神助攻,以曹叡
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 天天要闻

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7月9日,与会嘉宾出席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新华社济南7月10日电 题: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新华社记者褚萌萌、张武岳、田颖今年初,来自克罗地亚的计算机科学专家布兰科·巴隆作为“齐鲁访学驻研计划”的首位访问学者来到山东曲阜尼山,在中国先贤孔子故里深度研修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