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樾暗杀5大臣失败结果惨烈,回望历史,《人生若如初见》太敢拍

2025年05月19日17:10:15 历史 5325

随着吴樾暗杀5大臣失败,热播剧《人生若如初见》正式进入各大势力博弈的阶段。
《人生若如初见》以晚清清宗室、革命派和北洋集团的博弈为背景,围绕李现魏大勋周游朱亚文和谢菽红等一众主角展开一系列精彩的故事。这部剧从开播到现在,收视率居高不下,剧中角色持续引发热议之余,更是掀起网友对探究晚清历史的热情。梁乡、杨凯之和李人骏学成归国,带着拯救中华的雄心壮志,迎接着时代巨变劈头而来的撞击。

吴樾暗杀5大臣失败结果惨烈,回望历史,《人生若如初见》太敢拍 - 天天要闻


内忧外患夹击之下,清政府决定派5大臣出国考察学习,为“预备立宪”做准备。与此同时,吴天白把新做的炸弹交给谢菽红,委托她送回上海。借着怀孕的掩护和李人骏的意外帮忙,谢菽红顺利把把炸弹交到革命志士宋晨手中。5大臣出发那天,梁乡出现在护送队伍中,他瞥见一个神秘的身影,当下就有不好的预感。果然,列车启动之时突然发生爆炸,巨响和火光震惊了众人。5大臣和随行官员中只有两人受轻伤,其他人安然无恙,革命志士吴樾却当场被炸死,死状惨烈。吴樾的结局让吴天白痛心疾首,他希望通过个人牺牲来唤醒大众的决绝让观众心酸,也让观众走进那段历史。

吴樾暗杀5大臣失败结果惨烈,回望历史,《人生若如初见》太敢拍 - 天天要闻


吴樾,安徽桐城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小官吏家庭。他早年丧母,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曾试图通过科举入仕,但目睹清廷腐败和民族危机后,思想逐渐转向革命。1902年,吴樾考入保定高等学堂(今河北大学前身),接触到《革命军》和《警世钟》等反清著作,深受邹容陈天华等人思想影响。 1904年,吴樾加入“光复会”,与蔡元培、章太炎等革命党人联系密切,一心想推翻清廷。 受日本“暗杀主义”思潮影响,吴樾认为刺杀清廷高官能唤醒民众、震慑统治者,他一直在寻找时机,随时准备实施暗杀计划。1905年,清廷为缓解内外压力,派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和李盛铎五位大臣出国考察宪政,为“预备立宪”做准备。 革命党人认为此举是清廷拖延时间、欺骗民众的手段,旨在维持专制统治,因此决定破坏这一行动。吴樾与光复会成员陈独秀、赵声等密谋,决定在五大臣出发时实施刺杀。

吴樾暗杀5大臣失败结果惨烈,回望历史,《人生若如初见》太敢拍 - 天天要闻


1905年9月24日,五大臣在北京正阳门火车站登车启程,吴樾伪装成仆从混入车站,携带自制炸弹接近车厢。 列车启动震动导致炸弹意外提前爆炸,吴樾当场牺牲,五大臣中载泽、绍英(随行官员)受轻伤,其余人安然无恙。刺杀未达到预期效果,却震动清廷,也加速了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决裂。吴樾的牺牲在当时引发巨震,激励了后续革命者,革命党人从温和方式转向暴力革命,为后续武装起义积累了舆论和行动经验。吴樾选择以生命为代价践行信念,成为中华民族革命史上悲壮的一页。在历史转折中,个体的抉择与时代洪流交织,共同塑造着历史的轨迹。

吴樾暗杀5大臣失败结果惨烈,回望历史,《人生若如初见》太敢拍 - 天天要闻


随着吴樾的牺牲,《人生若如初见》梁乡、杨凯之和李人骏也告别日本留学时的兄弟情深,分别以清宗室、革命派和北洋集团身份开始活动,明确阵营的他们逐渐分崩离析,开始了暗中角逐。最新的剧集中,梁乡获皇太后赏识,在军事学校教习一众宗室子弟军事知识,怒扇庆亲王家二贝勒立威,亲王意欲扶持他,他已然一步登天,成为清宗室的佼佼者。新军人士李人骏接到指示,和梁乡搞好关系,以便日后所需。杨凯之在延边立功,却心牵革命,他和宋葆全的互动为日后发展埋下伏笔。

吴樾暗杀5大臣失败结果惨烈,回望历史,《人生若如初见》太敢拍 - 天天要闻


风云诡异,烽火渐浓,《人生若如初见》几方势力的博弈即将进入白热化。果然是顶级编剧江奇涛和实力导演王伟的手笔,《人生若如初见》不似光影倒影,更像半卷未干的水墨,在宣纸上缓缓晕开尘封的晚清烟云,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呈现在观众眼。锁定《人生若如初见》,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回望革命志士的足迹,感受那份深沉的家国情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聊聊三国(99):曹叡去世之后,曹爽为什么能迅速执掌大权? - 天天要闻

聊聊三国(99):曹叡去世之后,曹爽为什么能迅速执掌大权?

在给曹叡办完葬礼之后,接下来,魏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镇后宫,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的时代。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司马懿能够在曹叡临终之前,第二次当上辅政大臣,这其实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如果没有孙资、刘放的神助攻,以曹叡
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 天天要闻

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7月9日,与会嘉宾出席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新华社济南7月10日电 题: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新华社记者褚萌萌、张武岳、田颖今年初,来自克罗地亚的计算机科学专家布兰科·巴隆作为“齐鲁访学驻研计划”的首位访问学者来到山东曲阜尼山,在中国先贤孔子故里深度研修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
北京又一月子中心“人间蒸发” 宝妈百万预付款难追回 - 天天要闻

北京又一月子中心“人间蒸发” 宝妈百万预付款难追回

导 读近日,颜女士(化名)向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预定的北京积木枝芽月子中心索菲特店6月23日突然搬空“跑路”,致使众多待产、正在坐月子的产妇无人安置,月子中心员工、月嫂也遭遇了工资拖欠的情况。颜女士:它是成都的一个品牌,成都那边还有一家分店开着,但这边的法人因为资金被冻结了,所以我们很多要求退款...
雍正为何突然成立军机处? - 天天要闻

雍正为何突然成立军机处?

雍正在登基的第七个年头,曾对自我进行了评价:“朕返躬内省,虽不敢媲美三代以上圣君哲后,若汉唐宋明之主实对之不愧。”可见他给自己打了95分。 从当时的世界大局来看,雍正即位于1722年,略迟....
13岁少年当汉奸,战后却成英雄,受降仪式日军看到他脸色大变 - 天天要闻

13岁少年当汉奸,战后却成英雄,受降仪式日军看到他脸色大变

1945年香港,一场决定历史的受降仪式正在举行。日军代表走上前来,瞥见一名少年挺直地站在我方队列中时,脸色大变。毕竟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个少年是他们的翻译,是人人喊打的汉奸。可抗战结束后,他却摇身一变成了英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少年又是谁
八七会议上,儿子陈乔年严肃批评犯下严重错误的父亲陈独秀 - 天天要闻

八七会议上,儿子陈乔年严肃批评犯下严重错误的父亲陈独秀

来源:《向榜样学习》,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陈乔年(1902—1928),男,陈独秀次子。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
蒋介石:曾用毛著“改造”国民党 - 天天要闻

蒋介石:曾用毛著“改造”国民党

蒋介石虚心:学习共产党“改造”国民党蒋介石自幼熟读《孙子兵法》他懂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他经常与蒋经国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共产党究竟怎样治党?蒋经国毕竟长期留苏当过联共布党员,做过党的基层工作,甚至其共产党的党龄超过国民党。他对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