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谅打完这一仗,连许世友都真心称赞:老张,真虎将也!

2025年05月18日01:22:08 历史 1965

1953年夏夜,朝鲜金城前线,三千名志愿军战士正屏息趴在距敌军阵地不足百米的草丛中。

他们的军长张祖谅胃部缠着绷带,望远镜里映着韩军阵地的探照灯——这位被胃穿孔折磨的将军,正在用生命实践对毛主席的承诺:“带部队打个翻身仗。”

张祖谅打完这一仗,连许世友都真心称赞:老张,真虎将也! - 天天要闻


红四方面军走出的“倔书生”

1931年大别山深处,20岁的张祖谅在私塾先生的戒尺下,用毛笔写下“做大事”三个字。这个因家贫辍学的农家少年不会想到,二十年后自己会成为改写朝鲜战局的“潜伏战神”。

红四方面军的行军日志里,记载着张祖谅的特殊贡献:长征途中,他带着全排用树皮绑腿,在雪山陡坡搭起“人肉扶栏”,救下三十余名战友。抗战时期的神头岭伏击战中,他首创“手榴弹绊雷阵”,炸毁日军汽车12辆。这些战场智慧,为后来的朝鲜奇袭埋下伏笔。

张祖谅打完这一仗,连许世友都真心称赞:老张,真虎将也! - 天天要闻


西南剿匪司令的“地图执念”

1951年的成都警备司令部,张祖谅办公室墙上挂着两幅地图:朝鲜地形图用红蓝铅笔标注着60军动向,川西剿匪图则钉满代表土匪窝的小旗。参谋回忆,他常在深夜举着煤油灯比对两图,喃喃自语:“要是能在朝鲜也这么剿匪……”

180师失利的消息传来,张祖谅将剿匪用的等高线地图撕得粉碎,又一片片拼好——这个细节被西南军区参谋记录在案。正是这种对地形的极致钻研,让他在朝鲜创造出“千人潜伏”的战场神话。

张祖谅打完这一仗,连许世友都真心称赞:老张,真虎将也! - 天天要闻


胃穿孔将军的“无声潜伏”

1953年6月的潜伏行动,被军事科学院列为经典战例。张祖谅要求:三千人须在敌前潜伏20小时,咳嗽者含姜片,打鼾者衔树枝,排便用特制布袋。军史馆保存的潜伏纪律手册上,第17条写着:“蚊虫叮咬不得拍打,可用舌尖轻舔止痒。”

最惊险的时刻发生在总攻前两小时,一名战士被炮弹震聋双耳,仍凭手势传达指令。战后统计,潜伏部队距最近敌军哨位仅73米,能清楚听见对方刷牙声。

张祖谅打完这一仗,连许世友都真心称赞:老张,真虎将也! - 天天要闻


七十分钟闪电战:现代版“李愬雪夜入蔡州”

6月10日晚8时,信号弹划破夜空。潜伏部队如离弦之箭,仅用七十分钟攻占韩军第5师核心阵地。缴获的韩军作战日记写道:“中国军队仿佛从地底钻出。”此战歼敌1480人,创下志愿军师级单位歼敌速度纪录。

在缴获的韩军军官怀表上,时间永远定格在21点10分——这正是张祖谅胃痛发作最剧烈的时间段。卫生员回忆,军长当时紧按腹部指挥,军装被冷汗浸透。

张祖谅打完这一仗,连许世友都真心称赞:老张,真虎将也! - 天天要闻


许世友的“虎将认证”

战后总结会上,许世友当众解开张祖谅的军装,露出缠满腹部的绷带。这位以勇猛著称的将军眼含热泪:“老张这是拿命在打仗!”《许世友军事文集》中特别收录此事,批注:“老张真虎将也,当效之。”

张祖谅却将功劳归于战士:“他们才是真英雄。有个小战士潜伏时被毒蛇咬伤,硬是咬着毛巾没出声。”这位无名战士的绑腿,现陈列在抗美援朝纪念馆

张祖谅打完这一仗,连许世友都真心称赞:老张,真虎将也! - 天天要闻


最后的军礼:病榻上的作战图

1961年上海华东医院的病床上,弥留之际的张祖谅突然坐起,对着墙壁行了个军礼。护士发现,他注视的方向挂着一幅手绘的朝鲜地形图。遗物清单显示,他临终前仍在修改《山地潜伏作战纲要》。

在成都军区档案馆,保存着张祖谅1953年写给军委的绝密报告,结尾处字迹因胃痛颤抖却力透纸背:“证明60军能打胜仗,吾愿足矣。”这份染着胃液痕迹的报告,成为朝鲜战场上最悲壮的胜利宣言。

【参考资料】:《抗美援朝战争史》(军事科学出版社)、《红四方面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许世友军事文选》(国防大学出版社)、《成都军区剿匪档案汇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 天天要闻

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从国家能源局获悉: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其中,江苏电网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高负荷较春季平均增长近400...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 天天要闻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1. 胯下之辱典故:韩信年轻时家贫,曾遭市井无赖当众侮辱,被迫从其胯下爬过。韩信忍下了这奇耻大辱,后来发奋图强,成就大业。2. 一饭千金典故:韩信落魄时,常在河边钓鱼充饥。一位在河边漂洗丝绵的老妇人(漂母)见他可怜,连续几十天分饭给他吃。
平顶山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古墓群重见天日,两处古代遗址“露真容” - 天天要闻

平顶山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古墓群重见天日,两处古代遗址“露真容”

今夏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不仅让一处清代墓葬群重见天日,更意外揭开了两处古代遗址的神秘面纱。7月2日,平顶山市文广旅局文物保护中心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查:原有墓葬已于水库修建初迁移,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广旅局文物保护中心已组织人员开始对现有墓碑进行转移保护。7月2日,记者随文物保护人员深入白龟湖西北...
哈尔滨怎么从清朝一个村镇,成为黑龙江省会的? - 天天要闻

哈尔滨怎么从清朝一个村镇,成为黑龙江省会的?

哈尔滨是古肃慎人的地盘,在女真崛起前,只有小型聚落,清朝初期也不过是小镇,如何成为黑龙江省会的呢?【哈尔滨】哈尔滨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南与吉林省接壤,地处松嫩平原东南缘,松花江中游,面积5.31万平方千米,居中国省会城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