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民带着鲜花祭扫张公堤上“汉口碉堡群”,缅怀抗日英烈

2025年04月05日21:00:22 历史 7304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摄影记者 刘中灿

“武汉张公堤上有很多抗日时期的碉堡群,早上看到有人摆黄花祭奠。”近日,武汉市民李先生反映,有市民在清明期间祭扫抗日英烈,他很感动。

武汉市民带着鲜花祭扫张公堤上“汉口碉堡群”,缅怀抗日英烈 - 天天要闻

4月5日,清明节假期第二天,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汉张公堤江汉段,沿着大堤步行看到了多个碉堡遗址群。碉堡遗址散布在整条张公堤的沿线,有市民自发前来为抗日英烈献花祭扫。记者从遗址旁的文保碑上得知,这些碉堡大多是抗战时间遗存下来的,目前成了市级保护文物。

武汉市民带着鲜花祭扫张公堤上“汉口碉堡群”,缅怀抗日英烈 - 天天要闻

“我们一起给抗日英烈鞠躬。”在汉口碉堡群前,市民邓先鹤带着孩子在献花后说道,“我儿子虽然还小,但我觉得他应该多了解这段历史,学会珍惜当下和平的生活。”

邓先鹤告诉记者,在这里,他给儿子讲讲英烈们的故事,孩子们耳濡目染,自然能够了解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武汉市民带着鲜花祭扫张公堤上“汉口碉堡群”,缅怀抗日英烈 - 天天要闻

当日上午,有不少市民来到汉口碉堡群祭拜,55岁的王会平和好姐妹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就住在附近小区,今天到张公堤上散步,来缅怀英烈。”王会平拾起一旁树下的小黄菊,摆在了碉堡群前的红砖上,随后和姐妹一起鞠躬致敬。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战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变化 - 天天要闻

战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变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术不是吹出来的,三天时间,竟然神奇地将一些废弃的铁锨把、旧拖把把儿和前些时候为了扩大小菜园而砍掉的杂树条子,全部给旋成了崭新的拖把把儿,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缝纫组质检组长董益三、黄维手中,二人认真地把关之后,给了邱行湘一个满分
知名相声演员在18时30分逝世!享年68岁 - 天天要闻

知名相声演员在18时30分逝世!享年68岁

7月1日,记者从贵林社工作人员获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声表演艺术家原江西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万新明先生(艺名“小筱贵林”)于2025年7月1日18时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日本企图吞并琉球的历史事件 - 天天要闻

日本企图吞并琉球的历史事件

《中国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学刘东教授主编,10位海内外高校学者任编委,定期扫描海外中国研究前沿学术成果。本辑从数十种海外顶尖学术期刊精选论文32篇、书评12篇,所涉学科广阔,涵盖人文学科各细分领域,探讨了诸如青铜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艺术史艺术、明清时期的白银供应、清代邸报的发行与流通、...
历史上的今天京师大学堂建立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今天京师大学堂建立

京师大学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学在1898至1912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11,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批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