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肇兴:初任县令在亳县

2025年03月30日08:32:12 历史 1420

引子

#本文摘自《亳县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12月),作者俞肇兴,原标题《初任县令在亳县》

俞肇兴:初任县令在亳县 - 天天要闻

正文

1939春,日伪军在皖北皖东大肆蠢动,于时亳县县长熊公烈带着县武装千余众投敌。安徽民军司令余亚农拥军淮上,与安徽省府当局各有清疑,互不信任,不受指挥。我即在此兵荒马乱,内外交困之际,受命接长亳县,刚上任县城即不保,撤退到亳南乡区,当时随在左右的武装不过数十人。我坚持不离县境,大力修明基层政治,动员民众合力抗敌,同时通过县动员会傅焕之秘书与驻涡阳新四军第一支队取得联系。我派高凌云为联络员,新四军联络员为任泊生。我们系毗邻之地互通敌情,相互支助,依靠新四军与群众的支持,我在极困难的环境中开展工作。

亳县沦陷之初,地方混乱,危机四伏,我奉命改编余亚农民军。当时双方还处在对峙戒备之中,怎样进行这一棘手的工作,能否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不能不深思熟虑。首先我探悉余亚农先生是一位淮上英雄,豪爽重义,辛亥革命中有过光荣历史,在皖北颇负盛名。大敌当前,对于团结御我深信余亚农先生不至有异见,决定单骑入余军,开诚相与,洽谈甚为顺利,改编迅速达成协议,决定汰弱留强,成一个支队、一个独立大队,余众四千多人资遣还乡,余亚农先生由安徽省政府聘请任高级顾问。

在亳县百万人口中,参加黄枪会、红枪会组织的不下一、二十万众,由于苛政扰民,遂使这一广大农民组织有时为日伪所利用。对于有关情况,经多方了解,决定采取措施,实行减租减息,废除苛杂,惩治贪污,不征壮丁(欢迎自动参军,计两百多人),严办汉奸与贩毒罪犯,随着政风的转变,逐渐争取过来的会道门分子计有十四、五万人,黄枪会首领黄培骀老人,深明大义,拥护抗战,服从政令,最为积极。为有效地配合打击敌伪,他主动要求政府派出大批政工人员为他们训练抗战基干,并多次派遣大批黄枪队人员参加夜袭敌伪的战斗,虽有死伤,仍坚持不殆。这是当时皖东北对于敌伪的斗争,亳县在这一方面的成就是很突出的。吴大风烈士生前曾写了《亳县怎样争取会道门》一文,载在1940年《中原》二月号。依附于熊逆与我方之间的县自卫队两个中队,最后也争取来归。随熊逆投敌的也招回,武器齐备的大约数十人,改编为独立分队。这一重大军事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后,抗日动员工作也就随着顺利开展起来。

徐州大会战后,黄河决口,黄泛区扩及河南、皖北数十县,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重。县秩序初安,除却为着防范敌伪窜扰,必须发动群众彻底破坏公路,深挖广布交通壕沟外,防御黄水灾患,便成为首要的任务。我把亳南大部民力集中使用。淝河是县较大的河流,多年失修,下游芦草丛生,淤塞不畅。我对于防洪工程的决策,不是片面地加高加大自己一边的堤防,而是重在疏导。不但清除芦草丛淤塞,并大力拓宽河面,有的成倍增宽,利用挖掘的土方加固培高原来的堤身。1940年春,黄讯大发,邻县太和阜阳,由于宣泄不利,结果堤防不保,损失严重,而亳县独免此灾。窃以当年所耗不下百万民工的巨大人力,不曾付之黄流,十里长堤无恙,百万生灵是安然,闻讯之际,虽在缫絏(注:原文如此,应为“缧绁”,“絏”通“绁”)之中,犹不胜其悲交加,而有“狱中人植甘棠柳,浓绿婆姿拂路人”的自慰自豪之感。遥想淮上此日已是膏米流脂,牛羊成群。淮民正鼓腹而歌,不再有“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悲惨之惨了!

1939年冬,驻安徽临泉第一战区七路军一个团起义,(团政委向明、团司令胡晓初),路经亳县境,阜阳专员电令我派兵于淝河口堵截,配合省保安团追踪夹击。由于我衷心钦佩新四军艰苦卓绝,积极抗日的情神,顾念民族大义,不计个人利害,决心让义军安全过境,当夜派秘书农超谋、高凌云与我妻冷逸华及朱贤才、杜宝镜等一、二十人,携带慰问品赴该团驻地慰问并密告他们后有追兵,要他们当夜即行离境,迨次晨省保安团跟踪到亳,义军早已安全到达涡阳。不久,新四军支队司令员陈毅曾给我来过一封信。(解放初有位南下在军管会工作的干部张君告诉我,陈令员是给我三封信,但我记得只收一封。)

1940年初,安徽省主情廖磊逝世,李品仙接任,大别山风云突变,CC派气焰嚣,国共合作被破坏,爱国进步革命力量受到打击迫害,省动员委员会被解散,仁人志士或远走高飞,或钉铛下狱,而至惨遭杀害。抗日烽火黯然无光,亲者痛之,仇者快之。我自问无他,忠于抗日救亡,耿耿此心,可矢天日,是以坦然前来立煌,向新主席述职。不意数日之后,即被捕关押于省保安看守所。这是我自桂林北上参加抗战后的第二次牢狱之灾。之后不久的一个夜晚,我和全椒县长朱遂同时被押送投入洪家湾集中营,以违命通匪、屁护异党分子的罪名备受年余折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演变,CC派与李品仙的矛盾上升而至激化,保护五军(桂系)干部的呼声高涨,因之我赖邓昊明、李天敏、张明时、严士爱、王和等挚友的联名或分别力保,与朱逐相继出狱,在立煌养病月余,即南渡长江,通过日寇封锁线回到阔别十年的故乡(福建),时在1941年的冬天。

责任编辑薛仰渊

资料来源:

《亳县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12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三浦按针:一个英国人怎么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闻

三浦按针:一个英国人怎么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熟悉日本历史的朋友知道,日本自德川幕府以来就闭关锁国,直到被黑船踹开国门。不过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的,别的不说,德川家康就让一个英国人当过自己的高级顾问,还给册封武士,并赐予了日本姓名三浦按针。这个“洋武士”三浦按针不但对当时的日本影响很大,
中国救援队救灾之路,竟遭冷枪——缅甸军政府这是疯了吗? - 天天要闻

中国救援队救灾之路,竟遭冷枪——缅甸军政府这是疯了吗?

本文皆根据事实报道,加上主观意见编写而成,结尾附上事实报道要知道,缅甸大地刚刚经历7.9级强震,山河破碎,百姓哀嚎,眼睁睁看着亲人被埋在废墟下,指望着救援的到来。而就在这生死关头,本该感恩戴德的缅甸军政府,却干出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荒唐至极
广西名人录容县篇——民国少将篇 - 天天要闻

广西名人录容县篇——民国少将篇

容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辖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玉林市东北部,地处大容山和云开大山两大弧形山脉之间。容县古称容州,明洪武时期改容州为容县,隶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梧州府(府治在今梧州市),自此容县之名沿用至今。容县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岁
张辽威震逍遥津,是孙权太菜了么? - 天天要闻

张辽威震逍遥津,是孙权太菜了么?

在波谲云诡的三国历史中,逍遥津之战宛如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张辽率少量兵力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威名瞬间传遍江东。然而,孙权在这场战役中的失利,绝不能简单地扣上“能力不足”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