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拒交云南白药秘方,58岁创始人惨死狱中,临终前怒毁防伪印章

2025年03月30日21:03:03 历史 1299

上个世纪,在云南某地彝寨,一名七岁的男孩不慎从高处跌落,一时间气息全无,大人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禁抱着“尸体”大哭起来。

正巧这时一位中草药医生因采药路过此地,见状立即解下药囊,把随身所带的一种白色丹药慢慢地喂进孩子的嘴里。

孩子很快地苏醒过来,几天以后,小孩不但安全康复,又爬到房顶上玩耍,此事在当地一时被传为佳话。

这位救死扶伤的神奇医生,就是日后名闻遐迩的医学家、发明家曲焕章。他就是云南白药的创始人。

因拒交云南白药秘方,58岁创始人惨死狱中,临终前怒毁防伪印章 - 天天要闻

抗战时期,云南白药因为医治刀枪创伤方面具有奇效,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军需物资之一。为此,曲焕章与他的云南白药也在那一时期登峰造极。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云南白药在为曲焕章带来声誉名利双收的同时,也给他带来无妄之灾。

曲焕章,1880年出生在云南省江川县的一个贫苦农家,除了家境贫寒之外,曲焕章从小就失去了双亲,他的母亲因感染瘟疫而亡,他的父亲因年老体衰,身患重病而亡。

一个九岁小男孩面临这种处境,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是不能避免的。一种突如其来的孤独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家里,就只剩下他和三姐以及年迈的老祖母了。

为了分担家里的负担,小小年纪的他去跟跑短途的马帮找活干。那幺小的年纪,扛不了货包,只能做些烧火劈柴,打杂的工作。

因拒交云南白药秘方,58岁创始人惨死狱中,临终前怒毁防伪印章 - 天天要闻

三姐嫁到袁家后,因考虑到曲焕章年纪尚小,朴素善良的袁家允许曲焕章一同住进袁家。曲焕章来到袁家的第一个清晨,是那样清澈,他的人生又一篇章,即将翻开。

那天早上,曲焕章忽然嗅到一股新鲜的草药气味,还有伴随着草药气味的某种温暖气息。他想找到味道的来源,于是便下床走出房门。

他来到袁家的后院子里,见那里有成捆的中药材,那些伙计们各司其职,有的淘洗药材,有的分拣,有的在切片研磨,袁家院俨然就是一个中草药的加工厂。

他的姐夫袁槐是村里知名的伤科医生,因为可怜他,所以让他跟着自己学习中药知识,为了巩固基础,袁槐还拿出家里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书籍给他看。

因拒交云南白药秘方,58岁创始人惨死狱中,临终前怒毁防伪印章 - 天天要闻

见袁槐经常配制药剂,曲焕章看得手痒。有一天,他也弄了些草药,自己在那里研磨配置,结果被袁槐给发现了。袁槐责备他不应该随性而为,袁槐告诉他,不是不可以配,但要在踏实学习的基础上。

没能配成药,曲焕章有些失落,但他还是听从姐夫的话,把那配药的兴趣按压下去,认认真真学习,等学扎实了,将来自己再去配药。

曲焕章在姐夫家待了四年左右,这期间他跟随姐夫学到许多外科用药的医学知识,阅读了大量医书,也学得不少治疗之法。这段时光,奠定了他日后的前途。

到了20岁那年,曲焕章凭借精湛的医术,已经可以独自开设药铺。彼时的他已经成家立业,为了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决定到滇南找点生意做做。

那天,曲焕章外出办事,路上突然腹痛如绞,病情十分危急,就在这个时候,一位云游道士给了曲焕章两颗药丸,就水服下后,果然症状减轻很多。

因拒交云南白药秘方,58岁创始人惨死狱中,临终前怒毁防伪印章 - 天天要闻

曲焕章自己就是郎中,见对方医技竟然这般高超,于是便打算拜他为师。在聊天的过程中,曲焕章告诉道士姚洪钧,说他自己的本意是想在中医伤科上有所成就,但很想创造出一些疗效显著的药物,但苦于生计,这个愿望难以实现。

姚洪钧见他如此有抱负,也打算正式收他为徒。就在拜师当天,曲焕章拿出一个基本形成的方子来,请教姚洪钧。

姚洪钧看过方子后,大吃一惊,连忙问道:“这是谁的方子?”

曲焕章说是自己开的。闻言,姚洪钧又大吃一惊,问道:“你可曾用过?”

得到肯定回答后,姚洪钧说:“你这一剂药,堪比‘金疮’药,可有名字?”

曲焕章回答:“因为融合了很多种草药,所以叫百宝丹

曲焕章这里说的百宝丹,就是云南白药的前身。

因拒交云南白药秘方,58岁创始人惨死狱中,临终前怒毁防伪印章 - 天天要闻

拜师之后,曲焕章就辞掉原先的工作,专心跟着姚洪钧学医,在这期间,他了解到很多道家医术,提高了原有的认知。

曲焕章研究出来的百宝丹与真正的成药还有一定差距,后来帮他弥补这一差距的,正是师傅姚洪钧。

在后来的日子里,曲焕章继续跟着师傅苦心钻研,验证,不断改进配方,创造出不少疗效显著的药品,比如跌打药酒、华洋膏、虎力散等,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他于1902年制成的“万应百宝丹”。

万应百宝丹是百宝丹的升级版,它的药效更接近如今的云南白药。1916年,曲焕章将百宝丹、虎力散等药方呈报云南省政府警察厅卫生所,经检验合格,发给证书,准予公开出售。

因拒交云南白药秘方,58岁创始人惨死狱中,临终前怒毁防伪印章 - 天天要闻

1925年,云南督军唐继尧任命曲焕章为东陆医院滇医部主任兼教导团一等军医,并亲受“药冠南滇”匾额。

曲焕章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依旧在不断调整药方,不久将百宝丹由一药而发展成“三丹一子”,即普遍百宝丹、重升百保丹,三升百宝丹和保险子。

1931年曲焕章在昆明兴建大药房,百宝丹的年销量达到40万瓶。由于药效非常好,曲焕章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1937年抗战爆发,滇军60、58两军北上抗击日寇时,曲焕章捐献三万瓶百宝丹给两军战士,在后来的伤员救治中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1938年,国民党高等法院院长,国医馆长焦易堂派人找到曲焕章,以抗战需要为名,要他交出百宝丹配方。百宝丹是曲焕章的毕生心血,再加上他也不愿意让它成为官僚买办的摇钱树,于是果断拒绝了对方提出的要求。

因拒交云南白药秘方,58岁创始人惨死狱中,临终前怒毁防伪印章 - 天天要闻

为此,曲焕章就被软禁在重庆的一个监狱里,没多久后,他就去世了。曲焕章去世时,不过58岁,没人可以想到他在软禁时经历了怎样的悲惨遭遇。

值得一提的是,关押曲焕章的牢房地上,可以清楚看到烧焦的痕迹,原来就在软禁期间,曲焕章为了避免后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也为了保护他的家人,于是一怒之下,他把那枚专门用来防伪的、盖在百宝丹方子上的印章用火给烧掉了。

至于百宝丹的原方子,曲焕章把它提前转交给妻子缪兰瑛保管。

1955年,缪兰瑛毅然将曲焕章用生命保存下来的药方献给了国家,由昆明制药厂生产,并自此更名为“云南白药”。

百年前,当曲焕章的足迹游走荒郊野岭的时候,没有谁会相信,他这个草药郎研究出来的药方竟然可以传递到百年以后。

曲焕章虽然在世仅58年,但他创制的跌打药却经久不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阳泉市郊区河底小学少先队员清明节祭扫 传承红色基因 - 天天要闻

阳泉市郊区河底小学少先队员清明节祭扫 传承红色基因

山西青年报记者孟存田 通讯员张琪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在清明节来临之际,4月3日上午,阳泉市郊区河底小学部分师生前往郊区河底镇河底村革命烈士墓碑前,开展“红色耀三晋,青年永传承”主题清明节祭扫活动,少先队员们通过敬献花束、集体默哀
黑龙江一县发现侵华日军遗留炮弹 - 天天要闻

黑龙江一县发现侵华日军遗留炮弹

新华社哈尔滨4月3日电(记者王君宝)近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普查队在推进孙吴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文物安全巡查工作时,发现一枚侵华日军遗留炮弹。“在普查中,工作人员来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孙吴镇侵华日军地下隐蔽部,在文物本体西北侧发现了这枚炮弹,经过现场勘查初步分析,此炮弹为侵华日军遗留。”孙吴县文物保...
英烈纵无名,山河永不忘! - 天天要闻

英烈纵无名,山河永不忘!

19490826349、19490826350、19490826351……墓碑上这一串串数字背后都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76年前,兰州战役烽火熊熊解放大西北的关键一役,许多战士血洒兰州474位烈士长眠于兰州市烈士陵园名字被岁月隐没,生命却融入山河大地兰州市烈士陵园华林坪革命烈士纪念塔航拍照片。新华社记者 多蕾 摄苍松翠柏簇拥一颗颗深埋黄土的...
诸葛亮神机妙算,奇才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诸葛亮神机妙算,奇才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让人惊掉下巴,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从小家里贪困,童年以羊为伴,并且八九岁还是个哑巴。诸葛亮每天穿行在大山上,边放羊,边到处玩,有一天他爬上山巅,瞧见一个小庭子,里面坐个须发皆白,行云流水的道家,他的出现引起老道人的注意。
吉林各界人士在伪满皇宫纪念抗日英烈 - 天天要闻

吉林各界人士在伪满皇宫纪念抗日英烈

中新社长春4月3日电 (高龙安 李彦国)“缅怀烈士 铭史砺新”——伪满皇宫博物院清明节纪念活动3日举行,吉林长春各界人士走进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参加纪念仪式。 长春曾是日本侵华时炮制的伪满洲国“首都”,坐落于此的伪满皇宫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伪政权所在地,留存有大量日本侵华罪证。4月3日,吉林长春,民...
云南昆明:清明祭英烈 - 天天要闻

云南昆明:清明祭英烈

4月3日,云南昆明,警察向烈士敬献鲜花。当日,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云南师范大学,在西南联大旧址的 "一二·一" 四烈士墓前,举行 "清明祭英烈" 活动,共同追思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们。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4月3日,云南昆明,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云南师范大学,在西南联大旧址的 "一二·一" 四烈士墓前,举行 ...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 天天要闻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清晨的狼牙山,晨雾如纱。五尊青铜雕像在熹微中沉默伫立,嶙峋山岩将他们的身影勾勒成永恒的剪影。狼牙山的名字,是从什么时候叫起来的,或许没人说得清楚,但是因为什么叫响的,在中国却人尽皆知。“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2017年10月27日摄)。
“中国骨髓移植之父”陆道培院士病逝,享年93岁 - 天天要闻

“中国骨髓移植之父”陆道培院士病逝,享年93岁

4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血液病学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委、政协第九届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内科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创始所长陆道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2日16时58分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