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与宦官的127年职场互撕史(一):东汉版塑料兄弟情

2025年04月02日22:23:11 历史 1255


章帝驾崩后的"遗产争夺战":窦宪VS郑众的塑料兄弟情

1、"外戚F4"出道即巅峰

汉章帝刚咽气,窦宪就带着窦家班搞起了"垂帘听政2.0":

- 妹妹窦太后直接坐庄,成了东汉首位"女CEO"

- 窦宪自封"车骑将军",开启"边打仗边捞钱"模式(北伐匈奴军费被贪三成)

- 窦家兄弟垄断九卿职位,史称"窦氏五侯"(长安城流传:"窦家的狗都能当科长")

2、宦官天团的逆袭之路

郑众带着十常侍搞起了"东厂原型计划":

- 偷听窦宪开会,把机密做成PPT发给和帝(当时还没有PPT,用的是竹简版"机密战报")

- 策反窦宪手下马仔,上演"无间道"(成功收买窦宪的亲兵队长)

- 借和帝之手,把窦宪逼得饮鸩自尽(临死前还在喊:"郑众你个两面三刀的死太监!")

外戚与宦官的127年职场互撕史(一):东汉版塑料兄弟情 - 天天要闻

3、职场启示:千万别小看扫地僧

外戚与宦官的127年职场互撕史(一):东汉版塑料兄弟情 - 天天要闻

郑众用实际行动证明:

- 老板身边的"秘书天团"惹不起(后世和珅的前辈)

- 会做PPT的宦官才是好杀手(竹简版PPT也要讲究排版)

- 塑料兄弟情在权力面前一文不值(窦宪到死都没想到被自己提拔的宦官反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34年来逾八万人选择海葬 上海有哪些节地生态葬惠民政策? - 天天要闻

34年来逾八万人选择海葬 上海有哪些节地生态葬惠民政策?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4月3日报道:清明小长假前夕,在市民政局主办下,一场跨越34载的致敬仪式今天下午在上海滨海古园举行,拉开了今年上海海葬文化周的序幕。记者了解到,自1991年首次海葬活动以来,上海已累计护送80247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服务家庭超31万户,成为全国海葬数量最多、服务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为纪念丈夫来...
AI技术重现音容:向秀丽烈士后人与奶奶“跨时空对话” - 天天要闻

AI技术重现音容:向秀丽烈士后人与奶奶“跨时空对话”

中新网广州4月3日电 (蔡敏婕 刘馨龄)清明时节,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银河广场,松柏苍翠,木棉花火炬熊熊燃烧,气氛庄严肃穆。 广州市民政局3日举行“英雄花开英雄城”缅怀先烈·致敬英雄——2025年清明祭英烈活动。社会各界来到烈士陵园,通过向烈士墓献花、参观烈士纪念馆等形式,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广州举行202...
吉林省举行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 - 天天要闻

吉林省举行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

中新网通化4月3日电 (李彦国 高龙安)吉林省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3日在通化市举行,700多名各界代表向杨靖宇烈士、东北抗联英烈以及所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敬。 清明节前夕,杨靖宇烈士陵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各界代表手持鲜花、列成方阵。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戎装铜像屹立在陵园正中...
山西这座城市2600年没有改过名,只为纪念一位千古先贤和一个正在被遗忘的节日 - 天天要闻

山西这座城市2600年没有改过名,只为纪念一位千古先贤和一个正在被遗忘的节日

节气童谣《清明》作词:李姝 作曲:邹頔童声合唱:深空少年合唱团三月三,天气新,上巳祓禊祈平安。摇春光,荡秋千,荡走百病笑开颜。寒食节,蒸寒燕。飞向云端彩虹现。插春柳,思亲人,全家团圆是美满。中国人一向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一年中除了清明节,还会在中元节、寒衣节、冬至、除夕等节日里虔诚地祭奠祖先。每一个祭祖...
清明节传统禁忌知多少? - 天天要闻

清明节传统禁忌知多少?

清明节溯源传统,铭记禁忌。清明节溯源传统,铭记谨记。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背后藏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文化。租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饥寒交迫,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汤给他喝。后来重耳当上了国君,却忘了介子推的功劳。等想起时,介
阳泉市郊区河底小学少先队员清明节祭扫 传承红色基因 - 天天要闻

阳泉市郊区河底小学少先队员清明节祭扫 传承红色基因

山西青年报记者孟存田 通讯员张琪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在清明节来临之际,4月3日上午,阳泉市郊区河底小学部分师生前往郊区河底镇河底村革命烈士墓碑前,开展“红色耀三晋,青年永传承”主题清明节祭扫活动,少先队员们通过敬献花束、集体默哀
黑龙江一县发现侵华日军遗留炮弹 - 天天要闻

黑龙江一县发现侵华日军遗留炮弹

新华社哈尔滨4月3日电(记者王君宝)近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普查队在推进孙吴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文物安全巡查工作时,发现一枚侵华日军遗留炮弹。“在普查中,工作人员来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孙吴镇侵华日军地下隐蔽部,在文物本体西北侧发现了这枚炮弹,经过现场勘查初步分析,此炮弹为侵华日军遗留。”孙吴县文物保...
英烈纵无名,山河永不忘! - 天天要闻

英烈纵无名,山河永不忘!

19490826349、19490826350、19490826351……墓碑上这一串串数字背后都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76年前,兰州战役烽火熊熊解放大西北的关键一役,许多战士血洒兰州474位烈士长眠于兰州市烈士陵园名字被岁月隐没,生命却融入山河大地兰州市烈士陵园华林坪革命烈士纪念塔航拍照片。新华社记者 多蕾 摄苍松翠柏簇拥一颗颗深埋黄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