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垦荒族

2025年03月29日23:32:04 历史 1900

时下,随着郑州城市周边一些拆迁废墟及基建用地的长久荒废,一些退休后无事可做的老先生,老太太便以此为基点,进行垦荒种地,愣是在废墟砖头混凝土间、在高岗陡坡上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开垦出了或正在开垦着的一片片菜地,一层层的梯田。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郑州市中原大桥南的贾鲁河东岸开垦出的一层层梯田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中原大桥南贾鲁河东岸开垦出和正在开垦着的梯田

2025年3月29日下午四点左右,在位于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路南至陇海路北的贾鲁河东岸,看到尚未修建或修建了一半儿的东岸陡坡上,被人开垦成了一片片,一层一层的梯田,里边有种各种蔬菜的,有种油料作物——油菜的,时下正值油菜花开花的季节,一片片油菜花盛开在原本荒草湖坡或砖头瓦砾上,远远望去煞是好看。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陡坡之上盛开的油菜花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正在用铁锹在河岸边陡坡上开垦荒地的老太太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河岸边扎起篱笆,开垦后尚未播种的田地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开垦了一半的坡地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开垦后尚未播种的河岸荒地

像这样处于紧挨河岸的陡坡上,由于浇灌困难,但有句话说得好,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为了解决浇灌问题,一些垦荒者想出了办法,用水泵从贾鲁河道里抽水上陡坡进行浇灌。水泵抽水需要电,电从哪里来?智慧加科技便可迎刃而解,弄来水带,解决输水问题,把电动车骑过来,解决电的问题。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电动车就是抽水电源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从贾鲁河里引水上岸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水带引水上坡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电动车做为动力电源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已经开垦成型的梯田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成型的梯田

据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垦荒者介绍,她不但在这里开垦有荒地,最远的她乘车跑到黄河边开垦的也有。她说,像她这样的老年人,退休后,有的喜欢打牌下棋,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需要在家帮助照看孩子,也有一些既无爱好也无家务要做的,于是就喜欢上了找地儿垦荒种植:“你看看,像这条河道的东边这些没有治理的荒地,已经被占完了,来这里开垦荒地的不只是附近的市民,也有从市里边过来的,现在老年人乘坐公交不花钱,很方便的!我不但在这里开垦的有,在北边快到黄河边的地方也有!在一些拆迁后没有动工的废墟上也有,石头、水泥块、砖头块儿可以变废为宝,当拦边石和梯田田埂修筑用,离水源近的,种比较不耐旱的植物;离水远的,或靠天收的地方,就种耐旱的作物,比如芝麻、土豆、和豆类!”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据说,像这位垦荒者一样的都市垦荒者委实不少,他们把一些长久荒废的废墟或坡地进行利用,既解决了自己的吃菜问题,同时也充实了自己的生活,锻炼了身体。但像这样无限制的对一些坡地河岸的开垦是否会引起土质流失?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走在大街上,你不妨关注一下,路边那些直接把蔬菜随便摆放在地上,一把一把捆扎好的,而且花样儿多的,嘴里说着:“自己种的蔬菜,便宜卖”的老太太、老先生十有八九就是都市垦荒者。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都市垦荒族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和众汇富交了1980,让我摆脱了“永远差一步”的魔咒 - 天天要闻

和众汇富交了1980,让我摆脱了“永远差一步”的魔咒

炒股这些年,最难受的不是亏钱,而是那种“永远差一步”的感觉。市场一波大行情,总是看别人吃肉,自己刚进就开始回调。追涨不敢多拿,低吸又不敢坚持,等反应过来机会都没了。群里天天有人发盈利截图,搞得自己也焦虑,越想补救越急躁,恶性循环。 有一阵行情特别反复,我频繁操作亏损,心态都快崩了。一个老股民看我状态...
写点生活|一张老照片的回忆 - 天天要闻

写点生活|一张老照片的回忆

潮新闻客户端 胡志浓 整理老家的相册,又看到了那张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那时的我大概三四岁,胖嘟嘟的,头顶扎着一个小小的蝴蝶结,依偎在一个比我高出大半个头的小男孩身边。我一脸懵懂地拨弄着手指....
原本中国不要的地方,现在居然挖出石油,面积是湖南8倍 - 天天要闻

原本中国不要的地方,现在居然挖出石油,面积是湖南8倍

新疆中国非常美丽的一块土地,差点在李鸿章的私心下丢失掉。这里地域辽阔,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也是湖南面积的8倍。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历史事件都和这里有关系。自西汉时期开始,中华版图就扩张到了西域。
江南士绅最大误判:错把满清当成第二个蒙元 - 天天要闻

江南士绅最大误判:错把满清当成第二个蒙元

元以宽仁失天下——朱元璋当朱元璋的大军横扫北方,让中华民族的起源地中原地区再次回到汉人政权的怀抱时,在帝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却不断有让人匪夷所思的情况发生:大量士大夫,坚称自己是“大元遗民”,更有甚者竟为蒙元政权的灭亡而主动殉葬。
当了27天皇帝,竞下诏书1127次,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事 - 天天要闻

当了27天皇帝,竞下诏书1127次,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事

刘贺那些不为人知的私密事儿第一章:王爷的野路子生活公元前92年,刘贺出生在昌邑国,那可是含着金汤匙出生,老爸是昌邑哀王刘髆 ,爷爷还是汉武帝刘彻,身份尊贵得很。可这刘贺打小就调皮捣蛋,没个正形。他5岁继承了昌邑王爵位,就开始放飞自我,在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