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绝密老照片

2024年10月30日04:33:04 历史 1320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0年,北京,街道工厂副厂长。


20世纪60年代无疑是一代人最刻骨铭心的年代,也是中国现代史最重要的年代,它影响了以后中国发展进程。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0年代,中国私家车和它的主人。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0年代,香港,双层大巴电车。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0年代,三位女士所穿的服饰。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0年代,甘肃省,春耕中的保安族社员在田间休息。马鼐辉/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0年代,刘少奇、王光美和孩子们在北戴河度假。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0年5月,我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右一)、贡布(中,藏族人)、屈银华成为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之巅的人。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0年,某单位财贸部门反贪污,从贪污犯手中追回的部分赃物——锅碗瓢盆与其它日常用品。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1年,刘少奇、王光美在湖南同农民座谈

这次刘少奇回到了阔别40年的故乡湖南宁乡,为母亲扫墓,看望自己的亲姐姐刘绍德。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1年4月3日,胡耀邦欢送古巴青年代表团的客人。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1年,云南省大理市喜洲人民公社社员去赶“三月街”。许信尧/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1年,大别山新县(河南省)八里畈公社春耕。魏德忠/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1年,刘少奇与贺龙交谈。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2年,云南西双版纳的傣家风情。茹遂初/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2年,拖儿带女逃港的大陆难民。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2年5月,大陆难民在香港的简陋居所。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3年,“四清”运动期间,王光美在河北桃园大队蹲点参加摇水车浇地。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4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社员踊跃交公粮。扎西尼玛/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4年,广西省,在听广播的壮族姑娘。杨玉铭/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4年,医院医生免费为社员治疗。魏德忠/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4年,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民兵。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5年,北京天安门,示威者抗议美国入侵越南。马克•吕布/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5年,北大宿舍里织毛衣的学生。马克•吕布/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5年,北京,琉璃厂古玩商店的橱窗。马克•吕布/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5年,中国西部,这位老人在写信。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5年,上海的中国工业机械建造展览会上。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5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在播种,“农业学大寨”学的就是这个大寨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5年,香港,黄包车上的外国游客。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5年,街头海报,提醒人们警惕和惩罚“反动会道门进行反革命复辟”。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5年,拉萨大桥通车典礼。茹遂初/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5年,在北京工作的外国人参加集会活动。他们的横幅上写道“死神帝国主义!”。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5年5月,100万人在北京体育场集会,声讨美国的侵略行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6年,辽宁省朝鲜族人为60岁花甲老人举行的生日宴席。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6年,台湾在1966年上映007电影《霹雳弹》,国外在 1965 年上映,台湾只慢了一年。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6年,台湾,人力车,主人好像在午休。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6年8月18日,在北京百万群众庆祝“文化大革命”的集会上,毛泽东身着绿军装,佩戴“红卫兵”袖章,挥手向红卫兵致意。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这是参加接见的外国专家代表。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6年,西安,毛主席著作发行。刘一/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6年,山东曲阜,红卫兵砸毁孔庙牌匾“万代师表”。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6年,红卫兵走出北京到全国各地串连。翁乃强/摄。

60年代绝密老照片 - 天天要闻

1966年,南下串联的红卫兵在火车上进行学好毛主席思想的宣传。翁乃强/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 天天要闻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国内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国外,中国男人却是抢手货。边境地带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男人有什么优势,竟能让外国女人不顾一切嫁到中国呢?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国内不吃香呢?一、社会地位太低说是外国女人疯抢中国汉子。但实际上,这里的“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特发布悬赏公告如下: 1、被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