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近特朗普和拜登的选情看,特朗普在今年11月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赢得胜利,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不少人,开始讨论特朗普胜选后,中美之间的博弈,尤其是两国之间的贸易战,下一步如何发展。2018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一年后,挑起了对中国的贸易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持续到了现在。继任的拜登,也对中国延续了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政策,并且还有所加码。不过在许多人看来,现在还不是中美贸易战的“至暗时刻”,一旦特朗普“二进宫”,他可能进一步加码对中国的贸易战。

此前特朗普已经多次放风,称他要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会对所有的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如果真是这样,届时中美贸易战,惨烈程度可以用血雨腥风来形容。很明显,特朗普想用严厉的关税大棒,把中国打趴下,巩固美国的霸权。说实话,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存在的,而且影响不小,要知道,尽管这几年,中美关系很糟,可是中美之间的贸易额,超过了5000亿美元,美国依旧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甚至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贸易伙伴。试想一下,如果中美贸易中断,中国商品很难找到一个可以替代美国的外贸市场。

正是因为中美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不可或缺性,让特朗普想用贸易战,来拿捏中国。如果说几年前,在中国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不排除打中国一个措手不及的可能,可是现在,中国已经和特朗普打了多年的交道,已经很熟悉特朗普的套路了。所以这次特朗普真要当选美国总统,即便再次对华发起规模更大、更严厉的贸易战,中国也能“稳坐钓鱼台”,临危不惧。之所以如此,不光和中国逐渐熟悉了特朗普的招数有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和美国打了这么多年的贸易战,中国的抗风险能力强多了。

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初期,中国确实有点慌,可是一阵恐慌后,中国就镇静下来了,一边和美国谈,一边寻找美国之外的替代市场。中国的措施见效了,几年下来,对美贸易在中国外贸中所占份额,下降了,中国和东南亚、中东以及中亚等国的贸易额,上来了。尤其是和东盟的贸易,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顶梁柱,去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超过了9000亿美元,东盟已经连续4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伙伴。而在2018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不到6000亿美元。

中国与东盟等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中美贸易战带给中国外贸的冲击。未来中国还将继续走这条路,扩大与其他国家,尤其是非洲和南美洲国家的贸易。除了扩大对外贸易,中国也在构建内循环市场,发挥国内市场的潜力。所以相比6年前,中国对待中美贸易战的心态好多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中国有能力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