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绿进沙退”背后的科技之变

2024年06月16日20:30:23 历史 5168

  走进位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的腾格里锁边固沙示范性项目现场,工人们正推着一台台像拖拉机车头一样的“扎草车”铺设沙障,两片代替车轮的圆形压草刀滚过,麦草就被整齐地扎进沙地里,一个个草方格雏形渐显。

  “这片示范区有8000亩,今年我们上了30台机器固沙,一台机器一天就能扎50亩草方格,比过去纯人工效率提高了50%。”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说,扎好草方格把沙漠固定住,再栽种沙生灌木、撒播草种,等下一场雨,明年这片沙漠就能看到一片绿色。

宁夏中卫:“绿进沙退”背后的科技之变 - 天天要闻

  工人正在用“扎草车”将平铺在地上的麦草扎进地里。新华社记者刘祯 摄

  “以前扎草方格必须依靠人工,两人一组,一人铺草,一人用铁锹扎进去,费时又费力。”唐希明说,近些年来,随着治沙队伍老龄化,劳动力减少、成本上涨,原先的“人海战术”已无法满足新时代防沙治沙需求,机械治沙成为必然趋势。

宁夏中卫:“绿进沙退”背后的科技之变 - 天天要闻

  这是位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防沙治沙生态示范点的一片草方格沙障。新华社记者刘祯 摄

  记者在治理现场看到,在“扎草车”上不去的沙丘上,工人们正提着一条条麦草紧密编织的刷状草绳,交叉铺在沙坡上,然后将四周和草绳交叉处固定。这种由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团队共同研发的“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实现了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草绳由机器编织生产,工人辅助铺设,比过去纯人工扎设草方格效率提高了60%以上。

  沙坡头区地处黄河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处,曾是我国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上世纪50年代,老一辈治沙人在保障我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顺畅通车的实践中,创造出举世闻名的“麦草方格”固沙法,并探索出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防沙固沙体系,在一代代人努力下,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奇迹。

  去年,“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全境位于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的宁夏,启动实施腾格里锁边固沙阻击战和毛乌素流动沙地歼灭战两个示范性工程,明确2024年完成造林种草150万亩,荒漠化治理90万亩,并在工程建设中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

  扎草方格只是固沙第一步,在草方格里栽苗种草才能形成永久固沙屏障。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看似表面干旱,实则深层有水分,但由于流沙松散,用铁锹很难挖出深坑,树苗难以吸收到深层水分,禁不住夏季高温就会干死。

  而如今,机械化破解了栽苗成活率低的难题。记者看到一些工人手里拿着像电钻一样的工具,用长达半米的钻头顶端的卡口卡住树苗根部,垂直对准沙地,按动开关,几秒钟就能将树苗插进50厘米深的湿沙层。

  扎根基层治沙30多年的唐希明反复实验,在2017年发明出一种“干”字形铁制植苗工具,命名为“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这使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5%。去年起,唐希明进行技术升级,发明了第二代“电动版”,工作效率比第一代提高25%左右。

  据中卫市林草局副局长李创介绍,今年中卫市围绕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计划打造一条长约153公里、宽约10公里的固沙锁边带,总治理面积达83万余亩。如今,在科技助力下,中卫市防沙治沙的效率大幅提升,绿色版图正在腾格里沙漠不断延伸。(记者马丽娟、刘祯)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 天天要闻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感谢党接纳了我。终于有这样一天,我成为了预备党员。太光荣,太不容易了。感谢党,接纳了我。”七一前夕,在鲜红的党旗下,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完毕,他用微微颤抖的手,珍重地抚摸着胸前闪亮的党员徽章,他说,“现在,我是党的一名‘老学生’了。”为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于1...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 天天要闻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昨天,“印见荣光——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上,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等百位全国劳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展现了劳动者的精神风貌。这些肖像的背后,是上海画家刘双和他的团队在短短半个月内攻克难关、完成创作的故事。传统版画邂逅AI...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 天天要闻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系列活动启动礼6月30日在香港体育馆举行,为主题为“同心携手创辉煌 由治及兴谱新篇”的系列庆祝活动揭幕。 作者:阎月巧、梁嘉骏、黄茜恬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图片来源:新川创新科技园提供最近,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会搭建全球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在蓉汇集,为产业园区“特色立园、企业满园”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撑。在众多园区中,新川创新科技园有些特殊。它是中国内陆省市与新加坡合作的首个大型示范性项目,也是四川国别园区的排头兵。今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