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2024年05月18日23:35:05 历史 1528

范闲意外当上了监察院一处处长。

北齐返回途中,二皇子派人要杀范闲,情急之下,范闲假死,骗过了所有人,包括庆帝

当听到“噩耗”,庆帝甚至连鞋都没穿,就跑到大殿专门听侯公公的汇报。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然而事实上,范闲根本没死。

没死就是假死。假死就是欺君。

一直以来,欺君之罪,是死罪。

只是很意外的是,范闲回到京都,庆帝不仅没有处决他,甚至还被庆帝封爵,再被监察院的陈萍萍提拔为了一处处长。

庆帝为何不杀范闲?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范闲当上监察院一处处长就来了两大冒险动作

第一大动作,直接换一处的主管。

朱格死后,一处一直群龙无首。范闲到一处上任的第一天,一处的人都在打麻将。只有主薄邓子越在做事。

所以范闲直接就当着一处所有干部宣布,之前的主管全都作废,从今天起,一处就两个主管,一个是王启年,一个是邓子越。

直接就精简了领导层。从之前的一大堆主管,缩编到两个。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这就是范闲的魄力。

按照惯例,新官上任,再怎么说,也不会动中层领导。你首先得熟悉一段时间的业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再调整人事。

所以说,范闲上任后直接换人,其实是非常冒险的。稍有不慎,很可能就会被反噬。

那么,范闲为啥这么着急换人?事实上,范闲之所以这么做,是基于两点考虑。首先,作为监察京都百官的一处,之前的工作其实做得是不好的。可以说京官已经腐败透顶。就拿捡蔬司送云梦鱼这件事来说,捡蔬司把鱼送给一处,一处再以翻倍的价格卖给捡蔬司,多出来的钱,全部进了一处官员的口袋。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范闲是看到了,假如继续维持现状,继续留用这些中层领导,那么他根本就无法带这支队伍。

其次,范闲新官上任,他必须要把最核心的权力掌控在自己手上。现如今的这些中层领导,他既不认识也不信任。

而最起码在一处,邓子越作为一个主薄,不像一处的主管们,根本不干事。

所以范闲必须把这群人的权力解除,用自己的亲信。

换了主管之后,范闲立马来了第二个大动作。查捡蔬司。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捡蔬司是个肥缺。幕后的真正掌控者,是二皇子和他的母亲淑妃。

这就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事实上,这还不是范闲最冒险的动作。这个最冒险的动作,是在捡蔬司,范闲当着大家的面,就收受了主管捡蔬司戴公公的三千两银票。

气得言冰云在路上很不客气地就对范闲说:“我不会包庇你,我一定会参你一本”。

事实上,范闲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范闲是想,只有让言官参他,用他自己作“诱饵”,来引发一场官场大地震。毕竟捡蔬司背后的靠山是淑妃和二皇子。

之前,范闲从北齐回到庆国,在庆帝的招待宴上,范闲直接就揭发二皇子走私的问题。然而庆帝直接就把范闲的提司腰牌给扔到了池塘里。

范闲没有直接证据,就指责二皇子走私。说直白一点,这是诬蔑,还是犯上作乱。

正因如此,吃了一次亏的范闲,学精明了。他邀上二皇子到捡蔬司,又当着二皇子的面收受戴公公的贿赂。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这是直接把二皇子逼上绝路。假如二皇子不向庆帝参范闲一本,那么只能说明二皇子本身就有问题。是对庆帝的不忠。

因为二皇子作为皇子,看到臣子行贿受贿而不阻止,还不检举揭发,只能说明他默认了戴公公的行为。而一个皇子假如不参与到贪没当中,又不阻止臣子,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说,范闲这是棋走险招,稍有不慎,就自身难保。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看懂了范闲新官上任后实施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庆国已经腐烂到根了。

范闲不畏上、一心为国、敢于较真,有对腐败问题一查到底的决心。

这是庆帝不杀范闲的一大原因。庆国需要像范闲这样正直的监察官来帮他管理官员、治理国家。

第二,庆帝爱才。从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来看,范闲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很好地展示了他非凡的领导才华。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陈萍萍为啥能稳坐监察院“一把手”几十年?就是因为陈萍萍自身的能力放在那里。

言冰云在监狱里对他父亲言若海说:“监察院少了你无所谓,但不能少陈院长。”

而范闲也一样。正是因为他有才,不仅是整个庆国公认的“诗仙”,而且在行事上也非常正派。庆国需要范闲。

第三,监察院已经出现了人员断层的问题。陈萍陈和言若海都老了,然而接班人还没有。所以庆帝是想着把范闲和言冰云培养起来,扛起监察院的重担来。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有了范闲的加盟监察院,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事实上,庆帝是想着用范闲管住百官。

这是一雕。

然而令庆帝没想到的是,随着范闲工作的深入,他其实还起到了第二雕的作用。彻查了二皇子。

二皇子本身衣食无忧,但他为何要走私挣钱?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因为二皇子想用这些走私的钱打造兵器,拉拢关系,最终目的是要造反,自己当皇帝。

所以,范闲通过工作,把二皇子彻底打击下去,也就在间接上阻止了一场皇位争斗的血雨腥风。


庆余年2:看懂范闲的两大冒险动作,才明白庆帝为何不杀他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 天天要闻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为邻国,俄罗斯经常被提及,国人并不陌生;若从革命史看,苏联与中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去追问俄国的历史,恐怕大多数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词,缺乏整体性概观。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 天天要闻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四川省纪委监委6月26日消息,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许志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许志勋(资料图)官方简历显示,许志勋曾任资阳市副市长、市政府二级巡视员,2022年7月转任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许志勋曾被降级处理。据介绍,许志勋,男,汉族,...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