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灭亡后隋文帝得到此人,后遭宇文化及杀害,其子成武则天心腹

2024年05月15日21:45:43 历史 1232

589年,南陈被灭后,隋文帝杨坚派使者去告诉被软禁在客馆中的南陈通直散骑常侍许善心,许善心呆愣片刻,随即穿上丧服在客馆西边的台阶下放声痛哭,并在干草上面朝东枯坐了三天。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祖国就这样被灭了,或许不是想不到,而是不愿意相信,毕竟杨坚对南陈开战后,他已经被软禁在长安的客馆很久了。

南陈灭亡后隋文帝得到此人,后遭宇文化及杀害,其子成武则天心腹 - 天天要闻

许善心自小就是个神童般的存在,自幼聪慧,博闻强记,饱读诗书,后由太子詹事江总举荐为秀才,开始步入官场,588年,31岁的许善心加授通直散骑常侍,出使隋朝,结果正好遇到了隋文帝下令讨伐陈朝

所以即便许善心完成了自己的出使任务也还是不能回国复命。他一次次上表请辞,但杨坚一直不允许他回到陈朝,就这样,许善心被软禁在了客馆中,他已经从自己的命运中感觉到了陈朝的命运。

果然,不久之后,隋文帝就派使者告诉他,陈朝没了,并由着许善心枯坐了三天,然后下敕书向许善心表示慰问,第二天,又拜许善心为隋朝的通直散骑常侍。

不管怎么说,隋文帝很欣赏许善心的才华,知道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也是他将许善心留在长安的原因之一。

拿着隋文帝赏赐下来的朝服,许善心又大哭了一场,然后才进屋脱下丧服,穿上新的朝服,再次出来面朝北站着,流着泪跪拜受诏。

第二天,许善心入宫朝见杨坚,跪在大殿上哭泣,直哭得站不起来。看着这样的许善心,杨坚很是感慨,对群臣说:

“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我之诚臣也。”

南陈灭亡后隋文帝得到此人,后遭宇文化及杀害,其子成武则天心腹 - 天天要闻

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我平定陈国,只得到了这个人,他既然不忘旧日的国君,也将会是我的忠臣。

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是什么人,对忠臣总是尊重的,所以杨坚不仅没有责怪许善心,反而更加看重他,让许善心以本官散骑常侍暂理门下省。

许善心在隋文帝时期官路很顺畅,但到了隋炀帝时期就不同了。杨广在位的时候,宇文述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借用本部几十个士兵供他私下使用,一用就是半天。

这件事闹到杨广面前,原本有一千多人都说自己的确被奴役了,但杨广视宇文述为心腹,有意放过宇文述,有关调查人员顺着杨广的意思,这件事基本就这样过去了。

但后来许善心看不过去,再次将这件事拿到杨广面前讲明宇文述的罪行,还得到了苏威等二十余人的赞同,不过,最终杨广还是放过了宇文述。

于是,宇文述从这件事中全身而退,但他记恨上了许善心,对杨广说:

陈叔宝卒,善心共周罗侯、虞世基袁充、蔡征等同往送葬。善心为祭文,谓为‘陛下’。敢于今日加叔宝尊号。”

南陈灭亡后隋文帝得到此人,后遭宇文化及杀害,其子成武则天心腹 - 天天要闻

尽管许善心表示这件事也是援引古例,但杨广还是很不喜欢这样的许善心,后面宇文述还撺掇御史弹劾许善心,总之,因着宇文述,许善心在隋炀帝时期官路并不顺畅。

隋炀帝龟缩江都时,许善心也跟着到了江都,后来隋炀帝身边的骁果军拥护宇文化及为老大起事,杀死了杨广。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隋朝的官员都到殿堂拜谒祝贺,只有许善心没有去,他的侄子许弘仁快马加鞭到了许善心身边,说:

“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文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

许弘仁看得很开,朝代更迭自有变数,没有必要纠结徘徊,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但许善心接受不了,听到侄子这样说,直接大怒,不肯跟着侄子前去朝见宇文化及。

许弘仁似是预料到了叔叔这样做会有怎样的结果,走的时候哭着说:“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

南陈灭亡后隋文帝得到此人,后遭宇文化及杀害,其子成武则天心腹 - 天天要闻

见许弘仁没有将许善心劝来,宇文化及也没有了耐心,直接派人将许善心抓到了朝堂上,但当许善心真的到了朝堂上,宇文化及忽然又下令放了许善心。

许善心什么话也没说,什么也没做,直接转身就往外走。宇文化及看着许善心的背影,恨恨地说:“此人大负气。”

说完又觉得不能就这么放了许善心,再次让人将许善心抓回来,说:“我本来都打算放了你了,没想到你敢如此不恭敬。”

这一次,宇文化及直接命人杀死了许善心,消息传回家中,许善心那已经92岁的老母亲范氏不哭也不闹,只抚着灵柩说:“能死国难,我有儿矣。”随后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直至饿死。

而许善心的儿子许敬宗则在许善心被杀的时候苦苦哀求,只求留他一命,宇文化及也的确放过了许敬宗。

后来许敬宗投奔瓦岗军,在李密兵败后归顺大唐,成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在贞观年间的官路比较稳,除了因为在为长孙皇后服丧期间大笑欧阳询的长相而被外放外,基本上就属于节节高升。

南陈灭亡后隋文帝得到此人,后遭宇文化及杀害,其子成武则天心腹 - 天天要闻

当然,许敬宗真正的高光时刻还是在唐高宗时期。永徽年间,许敬宗抓住机会,在李治和武则天“废王立武”中坚定地站在武则天这边,成为武则天的心腹,事业也迎来了高峰,得到了李治和武则天的重用。

官居宰相,真正位高权重,《旧唐书》记载:“任遇之重,当朝莫比。”

672年,81岁的许敬宗去世,李治为其举哀,辍朝三日,还下令让文武百官到许敬宗的府上哭丧。

结果他死后不久,其奸佞行为就被揭发,也因此,《新唐书》将许敬宗列入《奸臣传》。

对比许善心和许敬宗这对父子,可真的不像是亲父子,行事作风完全不一样。

许善心是世所共知的忠臣,死的时候61岁;而许敬宗汲汲营营半生,年过六旬的时候因为站队武则天而走上人生巅峰,成了一代奸臣。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第4538期:赐宴街小区(随笔) - 天天要闻

第4538期:赐宴街小区(随笔)

山东/ 孙延宜专辑/2025年/183(随笔)2025年7月4日,乡村精短文学公众号编发了我的小稿《企盼一条规范的赐宴街》,独立寒秋老师看到后,在我们滕州方言研究群里,首先肯定了我写的这个随笔“有道理”,然后畅谈了自己对赐宴街命名的意见,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处世界遗产地移出濒危名录 - 天天要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处世界遗产地移出濒危名录

当地时间7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位于非洲的三处世界遗产地因面临的威胁大幅减少,已正式被移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按照世界遗产大会的决议,共三处世界遗产地被移出濒危名单,分别是马达加斯加的阿钦安阿纳雨林、埃及的阿布米那遗址、利比亚的加达梅斯古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
1982年长沙政府修缮杨开慧故居,发现52年前的“致润之信” - 天天要闻

1982年长沙政府修缮杨开慧故居,发现52年前的“致润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点半,砖墙后面好像还有东西!”现场木匠小声招呼县文化馆的干部,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为一段尘封往事重见天日的开场。故居修缮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蜡纸包得严严实实、字迹依旧清晰的长信,却把所有人拉回半个世纪前的烽火
94岁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参加剪彩眼神涣散,临终前还在拍淀粉肠广告惹争议 - 天天要闻

94岁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参加剪彩眼神涣散,临终前还在拍淀粉肠广告惹争议

据北京日报,记者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处得知,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于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时安详逝世,享年93岁。据悉,就在杨少华离世当天,杨议还安排杨少华外出参加活动,为某家新店开业剪彩。从晒出的视频来看,顶着炎炎烈日,杨少华坐着轮椅亮相现场,近年来杨少华的身体状况一直惹人担忧。此次参加活动,不...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没说过” - 天天要闻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没说过”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这句话一定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然而,太史公却表示,别再以讹传讹了,我可没说过这句话。出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出自清代学者李晚芳的著作《读史管见》。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 天天要闻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时许,北京大兴天宫院。尹亚飞/新京报/视觉中国2025年7月,北京仿佛进入广东“回南天”,地铁通道的墙壁上甚至挂上水珠。东北地区也连日阴雨绵绵,仿佛进入江淮“梅雨”季。潮湿、闷热、黏腻的空气,让北方人感到陌生。“我们家现在讲粤语。”有人如是调侃。还有人说:“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乡的感觉。”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