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2024年04月19日13:01:34 历史 6216

2008年,清明节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但老百姓都清楚,作为一个时令节气的清明,它早已经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那为何只有清明作为国家法定节日,另外23个时令节气却没有呢?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 天天要闻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叫做三月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农民,根据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较为准确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等方面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十分重要,因为清明一到,气温随之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机。故民间常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以及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经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就已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作为节日,其实是在唐朝形成的。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取自三个相近的节日综合而成的传统习俗。已经不单是一个普通的时令节气,更像是一种传统习俗。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 天天要闻

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的节气。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日期相近,所以三者就逐渐融为一体。

在唐宋时期形成了每年农历二月廿十三前后祭祖扫墓为中心,囊括寒食风俗与踏青等诸多内容的传统节日。

久而久之,清明逐渐演变成为仅次于春节、端午节等综合性的重大民俗节日。

而这应该就是清明节从二十四节气中脱颖而出,成功升级为国家法定节日的原因。

可能有人会说了:既然清明节是三个传统节日综合而成,那为何其他二十三节气不能进行融合?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 天天要闻

前面简单提及过,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日期相近,这三个节日在一些具体习俗上也有相通之处。

就拿清明节与寒食节来说,在时间上,清明是寒食节过后的三天,更重要的是清明节很多习俗与寒食节几乎一脉相承,如扫墓、荡秋千。

而寒食节的来历则是与历史上著名忠臣介子推的故事有关,传说介子推在晋文公功成名就之后,带着自己老母到山西绵山隐居。

后来晋文公突然想起自己居然忘记了功臣介子推,所以去山上找他,但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有人说放火烧山,作为孝子的介子推却仍然无动于衷,后来人们发现介子推与他的母亲一同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有了在寒食节禁火三日与扫墓的习俗,所以寒食节与清明在某些习俗上有着许多相近之处。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 天天要闻

这一故事无证可考,或许只是后人对寒食节和清明的额外体会。不过正因为这个故事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寒食节更加稳固的地位。

寒食节的地位一旦提高,连带着清明节的重要性也会随之提高。

而上巳节则是在清明的前一天夏历三月初三,这一节日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的文献中,据说是古代举行洗浴消除灾祸的重要日子。

另外,上巳节还是西王母的生日和中国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就是消灾避祸。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渊源,上巳节、清明节、寒食节三个传统节日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民间风俗和文化内涵。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 天天要闻

我国传统清明节期间的活动有很多,包括扫墓、踏青、荡秋千、拔河、沐浴、求姻缘等,传统食物包括青团、清明果、蒿饼等。

和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还有三大特色:兼具西方感恩节、情人节;兼有节气与节日的双重地位与身份;不仅是祭奠离世亲人,还是亲人团聚、野外踏青,亲近大自然的好日子。

清明节其实有诸多深刻的内涵,它已经不单单是普通的时令节气,甚至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更与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节俗有着密切关联。

正因如此,清明才会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性节日。

与其说清明是一个普通节气,倒不如说它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是孝道,传统文化中的孝绝对不是简单的子敬父,而是以孝为责、以孝治国,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把“孝”字挥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 天天要闻

随着社会进步,清明节有了多元思想,迸发出新的活力。清明的传统底蕴既有扫墓沉重,又有踏青郊游轻快。发展到今天,清明节等其他节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无限的精神旨趣。

加上新时代给清明节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特色内容,使其更好地承担起唤醒民族的集体记忆,增强加深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功能,更有利于凝聚民心。

照这样来看,清明节承担的任务可不轻,这也是其他节气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殷艳琳.二十四节气——清明[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21(03):50.

[2]王曼.中国传统节日与祖先崇拜论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8.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800余米地道承载抗日红色记忆!人民第一堡垒焕新 - 天天要闻

800余米地道承载抗日红色记忆!人民第一堡垒焕新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位于顺义区龙湾屯镇的焦庄户村,几十年来一直保留着地道战的痕迹。
天庭权力架构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统御三界? - 天天要闻

天庭权力架构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统御三界?

在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中,玉皇大帝统领的天庭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神界政府",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个神秘而威严的天庭管理体系,揭开神话中"天界公务员系统"的神秘面纱。
印度拒签上合声明后,中方转头成立新组织?莫迪后悔来不及了 - 天天要闻

印度拒签上合声明后,中方转头成立新组织?莫迪后悔来不及了

路透社记者: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未就联合声明达成一致,因为印度希望该声明反映其对恐怖主义的关切,但“某个国家不能接受”。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印度指的是哪个国家?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主管部门已经发布了有关消息,你可以参阅。
站上世界舞台,中国U17女足全力冲击新历史 - 天天要闻

站上世界舞台,中国U17女足全力冲击新历史

本文字数|1565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20年前以球员身份参加男足世青赛,如今以主帅身份迎接女足世少赛。王洪亮与U17女足心向未来,年轻的战场已经硝烟弥漫。20年前的夏天,中国足球曾给中国球迷留下了一段美好到虚幻的回忆。荷兰世青赛之夏,由克劳琛挂帅的中国U20国家队先后击败了土耳其、乌克兰和巴拿马,以3战全胜、轰入...
傅国涌突发心梗去世,终年59岁!一生育人无数,全国各地学子慕名来上他的课…… - 天天要闻

傅国涌突发心梗去世,终年59岁!一生育人无数,全国各地学子慕名来上他的课……

太突然了!知名教育学者、历史学者、作家傅国涌,于2025年7月7日凌晨在杭州打铁关家中,因突发心梗去世,年仅59岁。傅国涌儿子傅阳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他透露,当时半夜他就在家中,陪在傅国涌老师身边,心梗发生非常突然。家中一时难以接受这个消息,傅阳在电话那头哽咽:“我妈妈最难接受,她现在已经被送进医院急救....
1934-2025,一首《毕业歌》的时空对话! - 天天要闻

1934-2025,一首《毕业歌》的时空对话!

2025年7月,南京夫子庙景区。昂扬的小号声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大学生们手拉手,由四面八方汇聚到“天下文枢”牌坊下,唱响《毕业歌》。这是一首来自91年前的青春呐喊。《毕业歌》,创作于1934年,是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曲,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1934年 《毕业歌》黑胶唱片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同学们,大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