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2023年11月10日16:26:05 历史 1561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文|不可史意

编辑|不可史意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自古以来,中国有一种独特的避讳习俗,这使得百姓的日常生活往往被束缚,难以开口直言。

当这一传统在明朝遇到“杀猪”一词时,问题尤为突出,令人啼笑皆非,还好明太祖朱元璋机智过人,只消改动一字,就巧妙解决了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避讳制度:古代封建礼教的一种体现

我国古代是典型的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是这种社会的显著特征,为了彰显皇权的超然地位,古代统治者确立了避讳制度,其核心思想是要避免使用与皇室成员相同或相近的字。

关于这个制度的起源,学界有不同看法,一说始于夏商,夏后启避讳“启”字,一说始于西周,忌讳使用神明名讳。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还有看法认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因避君主名讳更改官职名称等,虽起源有争,但此制度存在悠久,经历代演变而留存至今。

先秦时期,避讳比较松散,只要注意不与君主同名即可,汉代开始严格文书中的避讳,制定“讳训”以新的字代替需避讳的字,而隋唐时扩大范围至地名,如避“广”字和“虎”字。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到了宋代则更严,规定包括历代君主在内所有皇亲国戚名讳均需避讳,连皇帝也要改名以避兄辈讳讳。

除皇室外,还需避当朝官员祖上、圣贤等名讳,杜甫因父名“闲”而诗作中避“闲”字,在当时认为避免长辈名讳被视为孝道。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避讳制度在语言文字使用上也有诸多限制,古人在创作时需要自我审查,避免出现禁忌字眼。

讳书不得流传,若有撞讳内容则需涂改,人名地名的选择也需遵循避讳原则,这对古人的写作与命名带来一定不便。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然而这些规则对于普通百姓的影响还是较小,他们只需避君主名讳,日常生活不会受太大约束。

而对于皇室成员就不同了,他们需要遵守的规矩繁多,选择可以使用的字也十分有限,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有些皇子因此还被迫延迟取名。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封建时代避讳制度盛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言文字的发展。它作为等级尊卑的显示,是皇权社会的典型特征。

改革开放后此制逐渐弱化,但某些因素影响下仍有遗存,避讳制度反映出历史的特定阶段,今人应客观理性对待。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虽然这些文字只是可能影响到古人起名字和日常创作,但明初的皇姓朱姓与“猪”字撞讳,给当时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朱元璋又是如何化解这一尴尬情境的呢?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朱元璋的“豕”字小矛盾大智慧

朱元璋出身贫寒,后来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晋升,最终打败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他是一个极有政治手腕与远见的帝王。

朱元璋登基后,为了维护皇室的威严,制定了比较严格的避讳制度,按照这个制度,百姓在生活中需要避免使用与皇室有关的一些词语,否则会被视为对皇室的不敬。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朱元璋姓朱,那么百姓就不能直呼“朱”,要用“赤”或“丹”来代替,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皇权的强大。

但是实施避讳制度的同时,朱元璋也考虑到不能过分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于是在执行上做了一定的讲究。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譬如他并没有限制百姓饮食上的行为,因为那会太过苛刻,剥夺了百姓应有的权利。

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猪”字,“朱”和“猪”在古汉语中谐音,所以根据避讳制度,百姓原则上是不能喊“猪”字的。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但是在古代社会,猪肉是百姓最主要的肉食来源之一,几乎每个家庭都需要养猪,如果真的禁止百姓养猪、吃猪肉,势必会引起普遍的不满。

而明初商业发达,都市居民对猪肉需求更大,如果突然禁止杀猪,势必导致肉价暴涨,引发社会动荡。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而皇帝本人也极其喜爱吃猪肉,有次朱元璋想吃猪肉,御厨却因为避讳不敢做,结果被他大怒,杀死好几人。

马皇后劝他,这才罢手。可见皇帝对猪肉的热爱,如何在避讳与民生需求间取舍,成为一个两难问题。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朱元璋果断采取了一个巧妙的对策,他下诏用“豕”字来取代“猪”字,这样一来,百姓养猪就变成了养“豕”,宰杀猪只也变成了宰杀“豕”。

“豕”与“朱”没有任何谐音关系,又是一个在商周时期就存在的古老汉字,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很小,这样一来,避讳制度的要求就得到了满足,百姓的生活也不受太大影响。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朱元璋此举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彰显了自己的仁爱之心,“豕”字从此流传至今,成为了这个故事的一个独特记号。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而他既满足了封建时代皇权威严的需要,又充分考虑到百姓的感受,把一个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问题化解于无形,确保了大明社会的稳定团结。

但这并不代表着朱元璋时期并没有任何避讳禁制,能够屠戮众多大臣的朱元璋,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朱元璋大兴文字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个极端疑心病重的君主,他出身寒微,曾当过和尚,后来又率领起义军,经历了很多不光彩的过去。

登基后,他极力避讳自己的过往,对“光”、“秃”、“僧”、“生”、“小偷”“贼”、“寇”等字眼极为敏感。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一次,浙江学官徐一夔上书“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本意是颂扬皇帝。

但朱元璋将“光”解读为光头,“生”为“僧”,“则”为“贼”,认为这是在嘲讽他的出身,大怒之下将徐一夔斩首。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宁妃的哥哥郭德成头发稀少,有次喝醉了说“嫌头发多,光了才好”,也被朱元璋认为在说他秃头,险些被杀,而山东官员卢熊写错一个字,朱元璋以为是在骂他,也将其斩首。

许多地方官上书时使用“青”“门”等字眼,朱元璋解读为影射他出家,同样处死书写官员。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知县赵仲良上书朱元璋,信中有“今日之世,英雄竞起”一语,朱元璋认为“英雄竞起”意指起义军首领争夺天下,是在影射他过去的起义经历,赵仲良因此被押解到京城斩首。

一次朱元璋巡游江南,有位老者迎上前来,朱元璋问他“我可曾到过你这里?”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那老者回答“曾几何时,小偷寇来我庄上窃物。”朱元璋大怒,认为老者在骂他过去是小偷寇,将老者处斩。

安徽知州上书朱元璋,书中写道“皇上圣明,功德无量,布武宁生。”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朱元璋认为“武”是武器的武,“宁生”则谐音“寇生”,于是大怒,说知州在骂他是起义的寇生,将该知州杀害。

一次朱元璋问左右“我这样英明的君主,古今中外可有对手?”,左右谄媚回答“英明圣君无出其右。”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朱元璋听后大怒,说“右”与“又”谐音,左右是说他又(再次)当叛贼,左右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解释不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登基后,文官刑部茹太素直言他杀人太多,也被其杀害,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自己的过去极端敏感,常常以偏颇的视角解读文字,大肆将人杀害。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这与他的出身和读书少有密切关系,如果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不必如此寻事生非,也许能避免许多冤死,让明朝的文风能更加开明。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结语

然而仔细思考,朱元璋使用“豕”字的本意似乎不仅是为了避免冲突,更多是维护皇权、统治阶级的需要。

当今社会 “避讳”尚存,但固有文化应顺应时代发展,我们应保留其中积极因素,丢弃其中束缚思想的成分,唯有民智日开,方能明辨是非,不为过去所束缚,行稳致远。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圣旨改名 - 天天要闻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 天天要闻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7月1日电 题: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间整洁屋子里,104岁的大多吉用微微颤抖却坚定的声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闻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这世上有个人,没打过仗,没建过国,没写过书,却被全球45亿人尊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更不是哲学家,他的故事,全靠帐篷、骆驼、儿子和信念撑起来。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边缘,连墓碑都不显眼,却让三大宗教——犹太教、基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 天天要闻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万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这位皇帝的喜爱虚荣和不能接受批评世无其匹,只接近少数佞臣,听到的是各种虚假的情况。二、当嘉靖帝发现大事已被败坏,就把昔日的一个亲信正法斩首,以推卸责任而平息舆论。这种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 天天要闻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前发生震惊社会的事件:18岁少女奥雅布达克遭性侵后怀孕,未婚夫发现后竟开枪将她射杀。当时她怀有5个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医后不治,腹中胎儿也没能保住。此事成为土耳其国内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杀害事件。奥雅在订婚前几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体不适陪她去医院,意外得知她怀孕后要求解除婚约,随...
【闲侃三国】第061回:孙夫人被骗回吴,曹阿瞒无奈退兵 - 天天要闻

【闲侃三国】第061回:孙夫人被骗回吴,曹阿瞒无奈退兵

回目: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时间: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春地点:涪城-葭萌关-成都-东吴-荆州-秣陵-许昌-寿春-濡须人物一、刘备。庞统,法正,魏延,刘封,赵云,孙夫人,侍婢,张飞,诸葛亮。二、刘璋。刘璝,泠苞,张任,邓贤,杨怀,高沛。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 天天要闻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徐阶的时代过去了,高拱的时代到来,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个太监(陈洪)的帮助,重新回到内阁,却因为得罪另一个太监,被再次赶回老家,若给中间加个期限,则只有区区三年。虽然时间有点短暂,但并不影响高拱撸起袖子加油干,于是历时三年闻名于世的“隆庆新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 天天要闻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 王艾冰)为了方便学生随时找他,吴天一院士把家安在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步行仅10分钟的地方。在这个百余平米的屋子里,处处都是各种书籍和资料,“高原医学”的痕迹随处可见。在吴天一书房兼卧室的最显眼处,摆放着那枚代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