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竟然经历过这样的事

2023年10月18日23:14:07 历史 1815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古老的中国,夏朝的兴起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的开端。这个时代的主人公是禹,一个传奇的君主,他的儿子接连登基,开创了家天下的时代。然而,这个历史充满了曲折和传奇,充满了古老的神话和传说。


夏朝竟然经历过这样的事 - 天天要闻


夏朝的故事始于禹的登基,他成为夏后,统治着广阔的领土。他的治理之道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将部落式的禅让形式转变成了家天下的治理方式。然而,禹的统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挑战和考验。


夏朝竟然经历过这样的事 - 天天要闻


禹在位十年之后,东巡至会稽时,不幸去世,留下了一个空白的帝位。这一时期,三年丧期结束后,禹的儿子启继位,成为夏后帝启。他的母亲是涂山氏的女子,而这段历史也充满了纷争与争夺。


夏朝竟然经历过这样的事 - 天天要闻


启时代的中国,扈氏与启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扈氏不服从启的命令,甚至出兵反抗。在甘的激战中,最终启胜利了,扈氏被消灭,整个天下都归顺了启的统治。于是,夏朝的原始姓氏从姒氏改为了“夏”姓。

然而,这并不是夏朝历史的终点,接下来的历史发展同样曲折。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但太康失去了国家的控制,被东夷的有穷氏首领后羿夺得大权。后羿是神话传说中的射日英雄,尽管他没有称王,但实际上却掌握了国家的权力。

太康的死带来了更多的混乱。他的弟弟中康继位,然而,天上降下了一雄一雌两条龙,让中康不知如何处理。羲氏和和氏的纵情酒色,荒废了国家的执政,扰乱了时日。为了制止这一切,胤被派往征讨。中康去世后,他的儿子帝相登基。

接下来的历史,夏朝的统治者不断更替,每一个君主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挑战。帝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他们都在夏朝的历史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然而,最终,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是桀。

夏朝从禹建立至桀灭亡,经历了18位君主的统治。这段历史充满了传奇,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夏朝的统治者,包括禹、启、太康、中康、帝相等,都为这个古老的国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夏朝的兴衰,统治者的更替,以及传奇的故事,都构成了古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篇章。这段历史,如同神话传说一般,充满了传奇色彩,也留下了无数的谜团,成为后人思考和探讨的对象。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 天天要闻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琉球不该属于日本!”中国将领一句随口抛出的话,瞬间让日本上下炸开了锅。这话听着平淡,可威力不亚于扔了颗舆论炸弹。日本急了,网友怒了,连官员都坐不住了。琉球这块小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将领的惊人发言一名中国退役将领在某次东亚安全会议上,淡淡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 天天要闻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锡金国王下令升起五星红旗,宣布加入中国!”——1975年4月10日,这条消息短暂传出,震惊周边国家。然而,仅三小时后,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这场“中国梦”瞬间破灭。锡金,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如此决定?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闻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国人的钱,我们想要,可又怕他们把岛‘吞’了。”库页岛一位渔民的话,透着点无奈。曾经的中国东北宝地,如今成了俄罗斯的“后院”,岛上资源多得能闪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却紧巴巴。面对中国伸来的橄榄枝,他们既眼馋又犯怵。严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饶的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闻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总台记者王东宇 齐莉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北大营附近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沈阳小西边门附近,一...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 天天要闻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铁岭的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从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来曾在东北求学3年,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46年9月,已经成为党的重要领袖人物的周恩来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时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