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年间,老农经过孤坟,随意撒尿,竟破了一桩多...

2023年10月10日10:46:03 历史 1029

明朝永乐年间,老农经过孤坟,随意撒尿,竟破了一桩多年的悬案......

 

 青柳镇只有两千多人,按照古代的规模,勉强算是一个镇子,若是放在现在,也就是一个村子而已。

 

小镇东头,有着一位老农,此人今年六十岁了,或许是因为常年种菜,身体倒是不错,十分硬朗。

 

这老农有着一个儿子,要说起这儿子,也是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虽说成亲了,还是如此。

 

为了养活一家,老农无奈,只能是自己多干,尽量多赚钱。

 

入秋了的天气稍微凉爽了一些,老农赶着驴车,装了许多的蔬菜,朝着城里赶去,要知道此刻已经临近黄昏了。

 

但是没办法,据说城里一位贵人要请客,需要新鲜的蔬菜,所以老农从菜园子摘了最新鲜的,直接给送了过去。

 

到了县城的时候,赶紧将蔬菜送到了酒楼,那掌柜的倒是为人不错,帮着卸货之后,给了老农钱,说道:老哥哥!真是为难你了,这个时间,还要你跑一趟,不过没办法,那贵人吃东西挑剔,不新鲜不吃啊!

 

老农呵呵笑了一下,说道:没事!有生意当然是好事了,以后尽管找我,我随时送到。

 

掌柜的点了点头,看着老农的背影,有着一丝的心酸,六十的人了,还要为了儿子奔波,的确是不易。

 

老农上了驴车,挥动鞭子,赶紧朝着城门冲去,晚了的话,可是出不去的。出门后离家还有十几里,倒是不算太远,不过黑天了,速度很慢,免得驴子受伤。

 

夜空之中,有着一轮弯月,洒下了些许的月光,老农心中想着事,其实就是在犯愁,自己这么干,还能干几年,儿子不争气,早晚是个问题。

 

一阵尿意袭来,老农哆嗦了一下,看了看四周,拉住了驴车,跳了下来。

 

路旁有着一个小土丘,其实就是一个小土包,看着没有丝毫出奇之处,老农从这里过了数十年了,也从未当回事。

 

直接走到了近前,为了避嫌,绕了多半圈,到了后面的位置,就开始方便。

 

感觉过了很久,老农长出口气,感觉舒服多了,就提起裤子,准备走。

 

但是就在这时,轰隆一声,土包发出了巨响,老农吓了一跳,借着微弱的月光看去,原来是土包不知怎么回事,有着一个大洞,自己这一泡尿,将这个洞口浇塌了。

 

老农看着这个数十年不变的土包,有着不解,什么时候多出了这个洞口呢?

 

就在他怀疑,准备走的时候,耳边却是传来了喊救命的声音:救救我!不要杀我!

 

声音十分微弱,尤其是在黑夜之中,老农吓得当即就蹦了起来,撒腿就跑。

 

到了路上,抄起鞭子就抽打了一下毛驴,驴车当即跑了起来。

 

老农感觉心头狂跳,吓得他后背出了一层冷汗。

 

不过在走了片刻之后,老农冷静了下来,觉得不对劲,刚才那是求救的声音,可不是什么非人的声音。

 

思虑良久之后,老农又赶着驴车回来了,重新到了小土包的位置,仔细倾听,顿时露出了恍然之色,真有人在求救。

 

老农仔细查找,最终确定了,求救之人,竟是在小土包之内,也就是从那个被掩埋的通道处,传出来的。

 

老农可是吓坏了,难道是自己一泡尿,将那人活埋了不成?

 

带着疑惑,试图抛开通道,不过这塌了容易,再想弄开可是费劲了。

 

那人的声音逐渐微弱了起来,老农知道,这人性命危矣。

 

急中生智的老农,从驴车上,弄下来一截拇指粗的竹筒,这是他有时当作手杖用的,中间都是空的,早就被打通了。

 

将一头堵住,从通道之中穿了过去,那人明显还有意识,不知道怎么弄得,竟是将竹筒彻底打通了。

 

如此的话,此人倒是死不了了,毕竟还能呼吸。

 

直到此刻,老农才松口气,但是同时,一个巨大的疑惑令得老农不安,此人为何会在这里打洞?这深更半夜的,绝对有问题。

 

老农不傻,不管此人了,赶着驴车回了家,到了家之后,找了儿子,将此事说了,儿子听罢,眼睛倒是亮了,说道:爹!明日你就去报官,我去那里守着,估计会有好处。

 

爷俩商量完之后,到了次日清晨,开始分头行动。

 

老农到了县里,找到县太爷报案,那县令听罢,也是觉得奇怪,但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赶紧带着一班衙役,朝着城外奔去。

 

老农的儿子就在小土包处守着呢。

 

县令看了看土包,双眼微眯,对着衙役吩咐道:挖!

 

众人开始挖掘,足足半天的时间过去,原地出现了一个大坑,坑中竟是出现了青砖建筑。

 

县令见此,哈哈大笑道:合该着我升官,竟叫我抓住了盗墓贼。

 

老农见此,也明白了,这存在了数十年的土包,竟是一座大墓。

 

一名三十多岁的汉子,被抓个正着。

 

审问之后,才知道,此人乃是一个老手,盗了数十个大墓了,十年前,一座前朝大墓被盗,据说丢失的东西,价值万金,官府悬赏通缉此人,结果石沉大海,没了丝毫的音信。

 

多年以后,此人竟是栽在了这里,被老农一泡尿困住了,也算是因果报应了。

 

老农得到了数十两银子的奖励,给老农高兴坏了,只是一个意外之举,竟是收获巨大。

 

平时莫做坏事,若是做了,不管时间长短,早晚会有暴露的一天,这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了。

(本文取自民间故事)

明朝永乐年间,老农经过孤坟,随意撒尿,竟破了一桩多...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 天天要闻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史记 秦始皇本纪》: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刚刚统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绾等人建议说:各国诸候刚被消灭,燕、齐、荆地辽远,不在那里立王,就没有人来安定燕、齐、荆。请把皇帝的几...
苦涩的荒唐 - 天天要闻

苦涩的荒唐

文革后期的73年,小学四年级时一个班级搞了一场随堂批判会,校长都来参加了,因为校长听说这个民办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强的,让“哑巴”都开口说了话。
中国第一个蒙难的新闻记者 - 天天要闻

中国第一个蒙难的新闻记者

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7日),紫禁城飘着细雨。军机大臣瞿鸿禨捧着一叠奏折疾步穿过宫门,却在养心殿前听见瓷器碎裂的脆响。殿内,慈禧太后正凝视着刑部呈报的"杖毙逆犯沈荩事毕"奏本,指尖深深掐进黄绫锦垫。 这个令帝国最高统治者震
送别!杨林德教授逝世 - 天天要闻

送别!杨林德教授逝世

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我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杨林德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3日11时3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杨林德教授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并为推动我国岩石力学学科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