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一个人单挑五个鬼子

2023年09月25日16:06:05 历史 1031

口述历史——一个人单挑五个鬼子 - 天天要闻

秦镜,1919年11月生,江苏启东人。中共党员。1938年7月参加革命,历任“南通抗日游击指挥部”排长、新四军5团特务连连长、启东游击队队长、启东警卫营营长等职。1944年任新四军3旅7团教导队队长,后历任华东野战军4纵12师34团副团长、教导团团长,三野23军69师205团团长、69师参谋长、副师长,23军副参谋长,69师师长,67军参谋长、副军长,济南陆军学校副校长等职。1983年9月离休。抚今溯源,金口路最早是海军北海舰队和陆军第67军进驻的。67军副军长秦镜曾在金口路居住一段时间,2013年6月15日在南京逝世。中国人民解放军原67军副军长秦镜,在抗战中,一人单挑五个鬼子,并且将其大部消灭。

第一场战斗

抗战时期,南通地区鬼子的扫荡清乡十分猖獗,我新四军的游击战也十分活跃。1938年8月13日,“淞沪抗战”一周年的日子,刚参加新四军不久的秦镜就随部队和鬼子打了一仗。战斗发生在南通县的北刘桥地区。战斗开始不久,连长命令秦镜那个排撤退。可秦镜打得太专注了,等他回过神来时,阵地上就剩他和另一个战士两个人了。于是,秦镜边打边撤,就在准备翻过一个小土坡时,一颗子弹钻进了他的大腿。第一次上战场,秦镜就挂了彩。

一人单挑五个鬼子

1944年,秦镜到新四军3旅7团任教导队队长。6月22日,秦镜经历了著名的耙齿凌遭遇战。当时,7团在团长张云龙、政委彭德清的带领下,从东台如皋进发,行进至如中耙齿凌一带时,突然遭到鬼子伏击。秦镜回忆说:“敌人是加滕大尉率领的130多个鬼子和500多伪军。我们的部队拉得很长,敌人发起攻击的正面,正是我所率领的教导队。”教导队的战斗力较弱,秦镜当机立断,命令各排占领一片坟包,占据了有利地形,用机枪向敌人扫射,等到敌人冲到了近前,战士们再和敌人拼刺刀。“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我们的一名营长和一个连长牺牲了,但敌人的损失更大,130多个鬼子基本被歼。”秦镜缴获一把歪把子机枪,还活捉了3个鬼子。打扫战场的时候,秦镜前去向张云龙团长汇报战斗经过,这时候突然听见有人喊“鬼子鬼子!”循声望去,秦镜发现还有五个鬼子正准备逃窜。张团长对秦镜说:“你去把这五个鬼子收拾了!”团长下命令了,秦镜想都没想,拎起几个手榴弹,拿起一支步枪,冲着五个鬼子就奔了过去。后来秦镜回忆说:“我当时也很莽撞,团长的意思是叫我带几个战士去把五个小鬼子剿了,可是我理解为叫我一个人去收拾那五个鬼子。服从命令是第一位,当时想都没想,冲着鬼子就去了,一点都没有意识到那是件很危险的事情。”秦镜一边朝鬼子冲去,一边向鬼子投手榴弹,五个鬼子也朝他扔手榴弹。还是秦镜扔得准,一个手榴弹过去,三个鬼子被炸伤,而秦镜竟然毫发无损。那三个负伤的鬼子眼看就要成了秦镜的俘虏,这时秦镜突然看到,三个负伤的鬼子一起冲进了旁边一座正在燃烧的茅草屋中,被活活烧死。战后秦镜才知道,这是鬼子军官下的死命令,三个负伤鬼子为了不当俘虏,才集体自杀。秦镜继续向前杀去,可是那二个鬼子借着大片芦苇荡,顿时失去踪影。秦镜在芦苇荡里搜了一会儿,突然从一棵大树后面,窜出了一个鬼子军官,朝秦镜直刺过来。那个鬼子军官看起来比秦镜矮半头,但凶悍无比,二人搏斗了足足有十几分钟,不分胜负。突然鬼子军官向后一退,端起了枪,眼明手快的秦镜也同时端枪扣扳机,一声枪响,鬼子军官应声倒地,当即毙命。“悬呀,我只比他快了零点零几秒。”虽然有点后怕,可秦镜还是特别自豪。后来搜查这个鬼子的随身物品,秦镜方得知,此人正是敌酋加滕大尉。因为这场战斗,秦镜后来被评为战斗模范。

口述历史——一个人单挑五个鬼子 - 天天要闻

袋子里全是人手

和鬼子打仗打得多了,秦镜也就摸清了鬼子的特点。他说,胜仗过后,打扫战场,处理鬼子尸体的时候,他发现鬼子有两大怪。“这第一怪是日本鬼子扛着祖宗的牌位来打仗。”秦镜说,许多战死的日军,背包里都随身一个木牌,上面烙着日本字,据懂日语的同志讲,这是鬼子的祖宗牌位。“这是鬼子最为看重的物品,平时随身携带,如果被别人碰了或拿走了牌位,他会拼命的!”另一怪则有几分瘆人,一次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一个被击毙的鬼子腰间有个鼓鼓囊囊的包,打开一看,竟是几十个被砍下来的人手!后来审讯俘虏才知道,日军有个传统,如果谁战死海外,要把他的尸骨带回家去,如果带不回去,至少要砍只手下来带回日本。后来日军节节败退,经常遭到我军伏击,仓皇逃窜的鬼子来不及带同伴的尸体回去,只好砍只手下来,鬼子死得多了,这人手越积越多,装满了一个大袋子。秦镜笑着说,想起来真是个莫大的讽刺,战死鬼子的手没有被带回日本,就连负责拿装手口袋的鬼子也一命呜呼了,可见当时的鬼子已经江河日下,离末日不远了。

秦镜将军回忆陇海路东段战役

高邮之战,当时,国民党徐州行营”已集中59、97等6个军的兵力,企图自徐州向东北进犯我山东解放区。为使华中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配合津浦前线的我军作战,华中野战军发起了陇海路东段战役。我团奉命急速北上陇海线,横扫陇海路徐州至海州段拒降之日伪军,保障山东军区鲁南前线部队的左翼安全。我们营的任务是攻打炮车车站(现新沂车站)。高邮战役也称江高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役。

1946年1月11日夜,没有月亮,我用6倍望远镜在夜间观察300米距离内的运动部队,还是看得很清楚的,这是第一次在实战中用望远镜夜间观察情况。

因为有日军俘虏岩崎(曾任大队长)的喊话,我们打得不很费力,伤亡也不大,鬼子基本上已无斗志,很快,大部敌人缴械投降。当我和张玉成率领几十个人冲进鬼子据点内时,却发现鬼子已经把枪支武器等装备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像是等我们去接收。战士们上去就拿那些武器,鬼子的头头却叽里咕噜不知对我们乱讲一些什么,还上来争夺。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不知谁对鬼子介绍说我是“首长”,鬼子一听,不知道他当我是个什么样的大官呢,所有鬼子都马上对我毕恭毕敬,对我好像是又尊重又害怕的样子。总是用一种特殊的眼光看着我,都不敢向我靠近,走进走出总是离开我几步。我当时就叫战士喊来了翻译,才知道是要我们先与他们开个会,他们早把桌子摆好并放好了茶杯,我们就同他们进行了简短的仪式,双方在交接条款上签字。

口述历史——一个人单挑五个鬼子 - 天天要闻

这样繁杂的手续后,我们就开始按他们给的移交清单收枪支弹药,结果少了一个日式手枪套。我们说你们少来这一套,一定要追缴。当时把这些长期在我国领土作威作福的刽子手急得面红耳赤手忙脚乱了一阵,真是慌恐至极。

我们开饭了,喊他们也来吃饭时,他们很感意外,感激地说:“还让我们吃饭?脑袋都没有的了。”

想一想也挺有意思,从1938年前后,我由恨鬼子到打鬼子,同鬼子生死相博的这几年,历历往事好像就在眼前。昔日耀武扬威的侵略者,如今向我们规规矩矩地缴械投降。少了一只枪套这么个小东西,也使得鬼子这么诚惶诚恐,手忙脚乱,心中感触颇多。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有广大军民的奋起抗战,硬是以小米加步枪把日军赶出了中国。

口述历史——一个人单挑五个鬼子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 天天要闻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关于变法,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说法,其实我们离最近的一次变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现代,变法一词逐渐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么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现在正逐渐摆脱房地产经济,而所谓的“旧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新环境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 天天要闻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检察护企      为有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常态化长效机制,深入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走深走实。6月26日上午,瑞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邵曰生到雅戈尔(瑞丽)服装有限公司、瑞丽市音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和法治需求。      走访...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 天天要闻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贫寒的学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徐州小子,志存高远清朝年间,江苏徐州的一户贫寒农家里,诞生了一个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过书香门第的辉煌,但到了他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贫寒并未磨灭李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闻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袁公博编辑|t引言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于多流经山谷,自古以来改变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史料记载:文登营“在文登县东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县西门内,十年迁此。有土城周三里,东、西、南三里。营当东面之险。今移县城中”。据老人们传说,文登营以前庙宇众多,像毗卢庵、三元殿、旗纛庙、老爷庙等。经世事变迁,如今已经荡然无存,只存于人们
“产业园区的腐败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长刘卫华被公诉! - 天天要闻

“产业园区的腐败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长刘卫华被公诉!

正义网记者6月27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日前,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卫华(副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经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刘卫华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被...
?继《何以中国》后,上海再推《文运中国》 - 天天要闻

?继《何以中国》后,上海再推《文运中国》

6月26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何以中国》鉴赏对话暨《文运中国》启动仪式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举行。《文运中国》是继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之后,上海出品的又一部具有中国审美和人文特质的纪录片。《何以中国》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东方卫视和百视TV等网络平台播出后,创下了亿级体量的传播,在国内大屏端累计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