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遭日机轰炸罹难

2023年07月18日18:10:05 历史 1820

1937年,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遭日机轰炸罹难 - 天天要闻

蒋介石

1937年,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遭日机轰炸罹难 - 天天要闻

毛福梅(中)与儿子、儿媳的合影。

毛福梅,学名从青,奉化岩头村人,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十一月初九日。毛福梅的家是岩头一带的望族,蒋介石于 1901年(14岁)娶毛氏为原配夫人。毛福梅比蒋介石大5岁,女大于男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现象。毛福梅拜堂成亲那天,小女婿闹出一场大笑话。下午4时新娘花轿到达。这时按例鸣放喜爆(竹),一群随轿看热闹的孩童和跟大人前来吃喜酒的小客人,都拥到天井去抢拾爆竹蒂头。

年方14岁的蒋介石见此情景顿时忘乎所以也急忙奔出挤在其他孩童之中,抢拾爆竹蒂头引得亲友哄堂大笑。奉化向有“新郎拾蒂头,夫妻难到头”的俗话,人们都忌讳此事认为它预兆新婚夫妇可能不合。正坐在轿中的新娘毛福梅听到此事,其痛苦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蒋母气得跺脚大骂,王采玉流着泪数落儿子边哭边数,经兄嫂姐妹女眷们轮番劝慰,勉强收住泪。蒋母洒泪的时候也正是毛福梅伤心的时刻。她万没料到丈夫顽劣竟会这样!新婚之夜毛福梅独坐新房,面对龙凤花烛流泪不止。蒋介石“贺郎”后便跑到娘的床上睡了。毛福梅听着单调的更鼓声,含着无限委屈的热泪直坐到雄鸡报晓。

  按照奉化的风俗,男女成亲之后开春正月初二那天新女婿要到岳家拜岁。在王采玉和毛福梅的一再叮咛下,蒋介石和佃户一大早就把礼物装成一担去岳家拜岁。这一天,毛鼎和夫妇忙得不亦乐乎,杀鸡宰鸭、做汤圆、炒花生,备了一大堆吃的等待女婿上门。可是半天过去还不见生头女婿的影子。从溪口到岩头步行3小时即可到达,可一直等到太阳快落山还不见女婿身影。一家人不免心焦,亲友陪客有的打算告辞,毛鼎和十分尴尬。

这时毛福梅的堂弟毛鸿芳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生头女婿来了,在毛家祠堂里“串花灯”哩!毛鼎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上了9年学的读书人怎么这么不懂规矩呢?毛鼎和急对身旁的大儿子说:“武宝,快去看看果真有你妹夫,叫他回去今天不要上门了。”

毛武宝应声而去,可已迟了一步。不一会儿门外锣声大作爆竹三响,花灯队已走上文元阊门的石阶。打头的少年正是蒋介石,崭新黑缎袍,襟上泥渍斑斑,西瓜皮帽下那条大辫子也快散架了。他走到大门前立住,从怀里取出一枚7寸头大爆竹呼一下吹旺火绒,把引线点着了。毛鼎和一看到生头女婿蒋介石不禁火冒三丈勃然大怒。他把蒋介石拦在大门外用白铜嘴长烟管指点着这个年轻人的鼻子大声斥骂起来:“你,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 还有脸上门来出丑?蒋毛两家的门风都给你败光了!”

  蒋介石挨了毛鼎和一顿臭骂十分狼狈不好言语。他呼的一下转过身子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毛福梅嫁给蒋介石是由两家老人做主包办的旧式封建婚姻,毛氏又是一个缠足的旧式家庭妇女因此结婚后夫妻两人感情一般。自从串花灯负气一场后,蒋介石对妻子的感情更加淡漠了。

毛福梅在新婚之夜闹了个洞房空守,还是谅解了他。总以为他还年少又要读书,心思不在房帏间说明肯读书上进。所以心甘情愿地做他的“大姐姐”,在生活上对他百般照顾,也时刻关心他的学业。

  1903年8月蒋介石赴宁波赶考把名字改为蒋志清。毛福梅送丈夫赴考后也学婆婆的样,天天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祈祷求菩萨保佑丈夫蟾宫折桂衣锦还乡。可报喜的没上门,蒋介石挂一脸霜回来了。他考场失意名落孙山。蒋母忙不迭地安慰,毛福梅更小心服侍,惟恐心高气傲的丈夫想不开做出什么怪事来。

  其实蒋介石的失意并不是因考试落第,而是因当时宁波受新思潮影响,知识分子对科举开始厌倦,社会上纷纷议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蒋介石在这段时间共同生活中,觉得毛福梅对他的照顾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他听说奉化县城还办了女子学堂“作新女校”,许多大家闺秀都在读书,他的女人不该落在人后。

  就这样,1903年9月21岁的毛福梅开始了她的蒙童生涯。

  毛福梅到奉化县城后被编在新女校的班里。启蒙班专为只字不识的女子启蒙,学生大多是八九岁的女孩子,有钱人家的少女慕名就读的也不少,但绝少有上了头、开了脸的已婚女子。上学那天毛福梅走进教室拜了孔夫子像和师长,向教室最后一排座位移步走去时,数十双惊奇的大眼睛盯着她。

  毛福梅感到身为人妇,与年轻姑娘甚至还是流鼻涕的小丫头为伍有点羞愧难言。但是毛福梅为人稳重富有同情心深受女孩子们信赖。在师长和女伴的关心下,毛福梅渐渐习惯了蒙童生涯。谁料蒋介石在凤麓学堂又闹出事来,使毛福梅不得不中途辍学。

原来凤麓学堂虽是新办的但课程设置还很古板,还是《春秋》、《周礼》之类为主课,英文、数学等不过点缀而已。这些古文蒋介石差不多已经嚼烂了,他是抱着“学真本领”、“求实用知识”的目的入这所学校的。再加上当时在凤麓学堂的还有许多热血青年,如周日宣(淡游)、陈泉卿、俞镇臣等,他们对校务也很有意见。大家凑在一起拟了个提纲推蒋介石为代表去向校董谈判。

  蒋介石在教师面前从来不心怯气虚,这次仍然大模大样走到校董林某面前,先深深一躬,然后挺起胸脯滔滔地演说起来。他列举各地洋学堂如何重视新科学,再陈述本校的若干弊病然后提出改良的要求。由于蒋介石措词激烈情态高昂气得林校董无言以对,只喊“反了,反了!”第二天校董们谓蒋介石“煽惑学生,诋毁校务”,以开除其学籍相威胁。周日宣和一些同学们针锋相对,集体向校方抗议,声言如果要处理蒋介石将集体退出学校。

林某见这些学生都是佼佼者,而周日宣还是一个院考第一名入庠的大才子、名教员,只好不了了之。这场风潮很快过去,蒋介石却不愿再在凤麓学堂待下了。学年还未结束,他就带妻子回溪口老家丰镐房。

  小夫妻双双回家,蒋母非常高兴。虽然只有半年多,儿子长高了,媳妇长胖了。对一个寡母来说,没有比这更能得到安慰的了。转眼年关将到,正忙得不亦乐乎,忽然来了一位举止阔绰的客人。王氏一见喜出望外,急命儿子媳妇拜见孙家舅父

这位孙家舅父乃是蒋父蒋肇聪第二个妻子孙氏的堂弟名孙琴风,家住奉化萧王庙村。孙琴风比王采玉小两岁也把王氏当亲姐姐看。蒋介石小时常跑孙家拜岁,对这位舅父的感情不错,忙不迭地把凤麓学堂风潮及自己退学始末向他讲述。

孙琴风走南闯北,对外甥的“越轨”行动不但不责怪还说:“阿元啊,我看你眉宇间有一股阳刚之气,勿像吃文饭、吃生意饭的,还是继续读书的好。宁波箭金学堂有个主讲我认识,姓顾名清廉,对周秦诸子,尤其对《孙子》及曾文正公很有研究。你去学点性理学问和变通之法,对今后的仕进不会没有好处。”

1904年春17岁的蒋介石带着妻子毛福梅住进了宁波植物园内一所幽静的住宅。这是蒋介石小夫妻第一次离开奉化家乡,开始独立的家庭生活。没想到蒋介石大包大揽,理直气壮地要尽起丈夫的责任,为她雇了一个梳头娘姨。娘姨是个见过世面的女人,见女主人的发式土气,大胆地给她梳了个时兴的发式。

这个发式使她原先的圆白脸变成了鹅蛋脸。蒋介石生怕妻子冷清不惯,特地邀请一位姓林的同学的妹妹来家与毛福梅做伴。他自己白天按时去学校晚上及时回家,一面复习功课一面教毛福梅识字。每逢节假日携她去天童、育王、报国寺等处游览烧香,这段时间过得和美、甜蜜,是毛福梅最幸福的时期。宁波求学对蒋介石一生影响最大,在反清浪潮的冲击下蒋介石也渐渐不安于现状了。他向顾清廉吐露心曲,顾清廉鼓励他:“当今青年欲成大器,留学日本适其时也。”

这席话使蒋介石坚定了目标携眷回家,开始做出洋留学的准备。如果说宁波伴读是毛福梅一生中最甜蜜的生活,那么这少有的温馨就这样昙花一现般地结束了。

  1905年4月蒋介石首次赴日本留学,首渡东瀛之后丰镐房顿时笼上了一层苍凉的色调。蒋家婆媳守着一尊观音像黯然魂销。对毛福梅来说这种凄清的感觉越加强烈。虽然成亲已4年真正的夫妻和谐生活才开头,一旦久别相思尤加。不过她是个传统的守礼法的女人,上有婆婆下有小姑不能失态有伤妇道,因此强打精神把持家计。蒋介石凭一时愤激东渡日本原打算报考日本陆军军官学校,不料清政府与日本国有约在先:凡进军校学生均需清政府陆军部保荐。

蒋介石被拒在军事学校大门之外,只得进入日本专为旅日学生实习日文的清华学校学习。长此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暂且回去设法取得合法身份再赴日本便有立足之地了。他听说保定军官学校明年招生,想到何不先去那个学校就读?

  1905年冬蒋介石结束了第一次留学生活,回到溪口与家人团聚。

  蒋介石去杭州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杭州考点参加入学考试。等到发榜蒋介石大名竟挂上了杭州考区60名考生中挑选出来的14名录取红榜上。蒋母心满意足了,她年年盼望的就是让儿子为蒋氏门楣争光。清陆军部在保定军官学校里考选留日陆军学生,蒋介石尚无资格报考。但他打报告说已读过一年日文要求报考。学校总办赵理泰居然同意了,他喜出望外,经过考试又居然入选,破格保送日本振武学校。

  蒋介石金榜题名,回到溪口向亲娘报告喜讯。谁知王采玉不支持儿子再去东京读什么“士官预备学堂”。但这时的蒋介石翅膀硬了,两个弱女子哪怕泪水淌成一条河也阻挡不住他。1907年春蒋介石到底离开溪口踏上二渡东瀛的路。

  蒋家婆媳两人在丰镐房终日无事便专心于佛事上。法华庵内有个叫“王大人”的尼姑与毛福梅年纪相仿,吃饱喝足后便到毛福梅卧室里拉家常。这尼姑见房内陈设雅净,啧着嘴说:“大奶奶真是个福人。” 哪知这话触到毛福梅的痛处,她凄然道:“只怕我与福无缘……”

尼姑是个乖巧人自诩会看手相,定要毛福梅伸出手来翻来覆去地看着,忽然笑了起来:“大奶奶,侬勿要急,从贵手相看来,命中注定有大富大贵的儿子呢。”善于迎人心意的尼姑信口雌黄,毛福梅听来却好似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一线希望:结婚多年虽曾经怀过孕,却在一次夫妻争吵中,被丈夫误踢小腹以致流产。

  此后不久,丰镐房里又来了一位看风水的方士,由这个尼姑陪着踏勘蒋氏宅基。他用罗盘东测测西望望上下左右转了几圈,便对蒋母王采玉说:“太太,贵府是藏龙卧虎之地啊!从气运看你家早该添丁加口,百业兴旺了。”王采玉听了非常快乐,毛福梅也十分高兴。

  1909年王采玉接到儿子的信,说有时间回来过暑假。但信中又说因为在上海有要事,暑假里只能住在上海。王采玉期待早抱孙子,便把毛福梅送到上海去与儿子团聚。这年夏天蒋介石从日本回到上海度假。一些革命志士常到他的临时住处去访谈,在这种场合作为主妇的毛福梅理应出来应酬,可她哪经过这样的世面。她出自山村孤陋寡闻,多年随婆婆与青灯黄卷做伴,不说与上海的都市生活差了一大截,与留学归来的新式青年的生活相去更远。她无法在会客场合应酬,即便在别的男人面前站一站,也羞得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蒋介石认为这有碍他的颜面,老脾气又使出来对妻子大发雷霆,甚至连房门都几天不进。蒋母王采玉发觉此事痛责儿子不孝忘本。蒋介石过完暑假去日本时终于绿竹生春红梅结子,毛福梅有孕了。

  1910年农历三月十八一个壮实的男婴在丰镐房呱呱坠地。这年蒋介石23岁,毛福梅28岁。喜报飞到日本,做了父亲的蒋介石也大喜过望,蒋母通过族辈并征得蒋介石同意,给孩子取了个寄托厚望的名字——建丰(即蒋经国)。

  蒋介石觉得有了孩子天地也宽得多了,蒋氏有了后代老母有了慰藉妻子有了寄托,他的责任也轻了许多。建丰(经国)出世蒋氏丰镐房春意盎然喜气洋洋。最高兴的当然还是毛福梅。结婚9年丈夫像一只风筝若即若离飘忽不定。

第二年夏在蒋经国15个月远在日本北海道的高田野炮兵第13团士官候补生蒋介石风尘仆仆赶回溪口探望新生儿子。天伦之乐舐犊之情使毛福梅激动得如醉如痴。只可惜好景不常,蒋介石在溪口只住上三宿便急急赴沪参加起义去了。

  20个寒暑过去王采玉和毛福梅婆媳俩甘苦与共休戚相关,感情越发深厚了。王氏视媳妇如同亲生女儿,毛福梅也把婆婆当做亲娘一样。1921 年6月14日蒋母溘然长逝,享年58岁。毛福梅的精神支柱倒了,她抚尸大恸一场,然后披麻戴孝守在灵前,陷入了沉痛的深渊。办完丧事毛福梅还没喘过气来,一瓢冷水兜头泼下把她打进冰窟窿。

  蒋介石写信给毛福梅的胞兄毛懋卿要求与毛福梅仳离。这封“休妻书”说:十年来闻步声见人影即成刺激。顿生怨痛亦勉强从事,尚未有何等决心必欲夫妻分离也。不幸时至今日家庭不成家庭,夫固不能认妻妻亦不得认夫,甚至吾与吾慈母水火难灭之至情,亦生牵累是则夫不夫妻不妻,而再加以母不认子何有人生乐趣也……吾今日所下离婚决心乃经10年之痛苦,受10年之刺激以成者非发自今日临时之气愤,亦非出自轻浮之武断,须知我出此言致此函乃以至沉痛极悲哀的心情作最不忍心言也。高明如兄,谅能为我代谋幸福,免我终身之苦痛。

  毛福梅听到 “离异”二字耳朵里嗡地一声再也听不到他要说的什么。事情来得突然,毛福梅只有抱住儿子蒋经国,母子惟以泪眼相视。关于毛氏被“抓了头发”,“从楼上拖到楼下”毛氏又“跪下”“哀求留在家里”(蒋经国1936年致母亲信上语)的事,便发生在此前后。

  蒋介石为什么要写这个“离异”的条示?其真实意图是为了娶陈洁如做合法妻子。所以才想出一个高招,名义上宣布与毛福梅断绝夫妻关系,彼此关系转成兄弟姐妹关系。这一点明眼人是很清楚的。果然不久蒋介石与陈洁如在上海结婚了。

  1922年对毛福梅的又一个打击是蒋经国离开她到上海读书,进上海万竹小学读四年级。毛福梅为了改变一下丰镐房的悲凉气氛,把义妹陈志坚请来。陈志坚这时已从湖州保婴师范毕业赋闲在家,毛氏请她来当家庭教师教蒋纬国念书。

  蒋经国对生母感情深厚。1925年10月19日蒋经国赴苏留学,乘轮船从广州抵上海因需候船得与生母做久别前的短暂团聚。毛福梅流了许多眼泪千叮咛万嘱咐无非是盼他早去早回。蒋经国对母亲百般安慰也流了许多眼泪。从此母子一别12年,除开头那两年外,往后竟连邮电都不通音信杳然。

1927年4月12日风云突变。蒋介石“清党”反共,大权在握的蒋介石一时成了众矢之的。连他亲生儿子蒋经国也在莫斯科的报纸上发出声讨其父的《严正声明》。

蒋经国给母亲写了封短信,说母亲多年来内心的苦闷处境的恶劣他非常清楚。他对家庭有难以想像的烦恼和愤恨,决定不再通信了,待以后回国就第一个先来同亲娘见面。毛福梅虽不知道儿子登在报纸上的声明,但接到儿子寄来的信使她无异天塌地陷五雷轰顶。她怎么也想像不出这是怎么一回事,她哭着请陈志坚代笔写信给蒋经国,可去信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她把一腔悲愤全都转移到蒋介石身上。

  1927年8月蒋介石被迫下野“出国休养”。由于护照等手续没办好,他带着小儿子纬国离开南京,先到杭州小游,后乘汽车回到溪口等待出国。毛氏听说蒋介石要回来,但想起儿子她肚里的怨气直往上冒。

不一会蒋介石进来,毛氏不知打哪里生出来的勇霍地立起,迈动小脚跑下楼梯,在天井与蒋介石碰个正着。她边哭边嚷道:“你把我的儿子弄到哪里去了? 你要还我儿子!”蒋介石稳住了毛氏,不久便离开住地雪窦寺四渡东瀛,这次蒋介石是向旅居日本温泉的宋家求婚。经几次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蒋必须与原配毛氏公开离婚才可与宋美龄结婚。

  1927年12月蒋介石返回溪口亲自操办这件棘手的事,向妻妾们宣布公开离婚。毛福梅的两位哥哥毛怡卿、毛懋卿兄弟遵照父亲的意旨据“礼”向蒋介石宣称:“福梅已是嫁出的囡泼出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活着是蒋家的人死了是蒋家的鬼。”蒋介石听到这话坐不住了,怕这事若闹出人命来不好交代。

  这天夜里蒋介石走出乐亭,不带卫士沿溪徘徊一阵后,悄悄地走进丰镐房。毛福梅正跪在佛像前嘤嘤哭祷。3天不见蒋介石几乎认不出妻子,她目光呆滞蓬头垢面。蒋介石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他和毛福梅达成一个秘而不宣的协议,终于在“离婚协议书” 上签了字。毛福梅仍住在丰镐房做她的主妇,蒋介石身边的人尊她为“大师母”。蒋介石如愿以偿,为掩人耳目12月1日在《申报》登了离婚启事:“毛氏发妻早经仳离,姚、陈二氏本无契约。”

  1936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是蒋介石 50虚岁生日。不久即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南京城内的电台、报纸,日夜报道着西安方面的消息。小道消息也变得煞有介事,有的标题更触目惊心:委座取义成仁……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传到溪口。

  毛福梅做梦也没想到:蒋介石经受的这场变故,竟成了她和儿子骨肉团聚的契机。不久举世瞩目的“西安事变”终于和平解决,毛福梅见到儿子的最大愿望也实现了。

  1937年蒋经国带着妻子芬娜、儿子爱伦(蒋孝文),经海参崴乘轮船到了上海。蒋介石派人专程到上海迎接。蒋经国才知父亲已另娶宋美龄,母亲被迫离婚。他能想像母亲心中有多少哀怨积压着恨不得立即去溪口拜见生母。可身不由己他被父亲布置的圈子团团围住。他决定先去向10年来他一直看做“敌人”、“军阀”的父亲负荆请罪。

1937年4月28日下午藏山大桥出现一辆小汽车,蒋经国迫不及待地跳下汽车,依次向在门外迎接他的亲朋行礼。然后又把妻子芬娜和儿子爱伦介绍给大家。当毛福梅一眼看到门外出现那个方面大耳、壮硕身材、令她朝思暮想的亲骨肉时,眼睛不由自主地被泉涌般的泪水所迷住。蒋经国跑上前来跪倒在毛福梅膝前,叫了一声“娘”就放声大哭。她一把搂紧儿子的头,泪水濡湿了儿子粗黑的头发。她把孙子抱在膝上问:“囡囡,侬叫啥名字?”

  蒋经国赶紧答:“叫爱伦。阿爹说到了祖国要按中国式取名,替他取的学名叫孝文。”

毛福梅又问媳妇名字,蒋经国答:“她在苏联的名字叫芬娜,阿爹替她改名叫芳娘,蒋芳娘。”

  “芳娘,这个名字不好。”毛福梅对大家说:“她是小辈,娘啊娘的,做姑姑姨妈的都得这样叫她,多少罪过!还是改为方良吧,方下贤良,你们说好不好?”众人都说这娘字是该改,而且改得好。从此蒋方良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下来。

  毛福梅心满意足了,她变着法子给儿子儿媳做好吃的家乡点心菜肴:裹粽子、炸麻团、蒸大糕、烘千层饼、氽汤团,还有烤芋艿、鲞烤肉等。天伦之乐其乐融融。可是乐极生悲,等着毛福梅的是又一个悲剧。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国共两度合作共赴国难,祖国经受着血与火的洗礼。武岭虽好终非桃源。蒋经国毕竟是个热血男儿,他在武岭学校向师生们宣传抗战曾激昂地说:“我们的敌人是谁?第一是日本帝国主义,第二是日本帝国主义,第三还是日本帝国主义!”他向父亲写了份报告:“我有很前进的思想,需要有机会去求证。而且我希望在最坏的条件下去试试。”

  母子再度分离是痛苦的。蒋经国再三劝慰:等他在江西安置下来,立即接姆妈同去住所。毛福梅则表示除了短期随去小住几天之外不愿终生离开丰镐房,她坚信她的虔诚祈祷会给儿子带来好运。当时溪口虽然尚无战火但灾难已波及到,粮食匮乏米价暴涨,溪口民众叫苦连天。将近一年过去毛福梅没有出过溪口一步。但是战火蔓延着,溪口随时有沦陷的危险。蒋经国不放心连连发电,毛福梅也感觉到了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

  一天下午2 时,从宁波方向飞来6架飞机。溪口人哪知是敌机?正当人们好奇地抬头张望,没想到飞机却丢下一连串炸弹,顿时地动山摇。在外面的人拼命往家里逃,在家里的人又拼命往外面跑。溪口镇乱作一团,文昌阁乐亭夷为平地,丰镐房周围的民房在燃烧,丰镐房内男女佣人各一人当场死亡;账房宋涨生头部重伤,未来得及送到医院就断了气,另一女佣炸断了一条腿。

  当时人们找不到毛福梅,发现后墙倒塌处微微隆起便雇民工把瓦砾挖开,发现毛福梅上身完好,腿上有弹洞肠子外流想是被砖瓦压破的。毛氏遇难那天正是“西安事变”三周年。

  噩耗传到赣南,蒋经国心如刀绞。立即带了妻儿坐汽车连夜兼程,赶了两天两夜方到溪口。蒋经国一跳下汽车,连气都没喘一口就奔进灵堂扑到灵床前抚尸恸哭,直到昏厥过去。人们急用茶水把他救醒他仍跪在地上悲号。尔后蒋经国拿起笔,噙泪写下“以血洗血”四个大字命人刻在石碑上立在生母罹难处。

  蒋经国考虑再三,决定把生母灵柩暂厝在摩诃殿内,待时局稍定再办丧葬事宜。他把这一计划报告蒋介石。不几天蒋介石来电批谕:“鉴于时局动荡,总以入土为安。”这12个字,代表了蒋介石对发妻的一纸祭文。

葬母大事一直悬在蒋经国的心头。1940年他在赣州举行盛大的“蒋母毛太夫人追悼大会”,还在赣江上造了一座“忠孝桥”以志悼念。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