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遣使访华,嘉庆逼使团行跪拜礼,英使 :丧权辱国坚决不跪!

2023年05月14日19:23:04 历史 1871

1793年,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大英帝国在全世界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唯独在中国屡屡碰壁,在闭关锁国国策的影响下,清王朝固步自封,对世界发展大势丝毫无所察觉,而马嘎尔尼访华是上天赐给清王朝的最后一次开眼看世界的机会,可惜这个机会当时的乾隆皇帝出于种种顾虑并未把握住。

英国遣使访华,嘉庆逼使团行跪拜礼,英使 :丧权辱国坚决不跪! - 天天要闻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政府想通过谈判的方式打开中国大门,开拓中国市场,对于欧洲人来说,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帝国充满了诱惑,甚至还出现了不少“中国迷”,每年运送到欧洲的茶叶和瓷器数不胜数,被欧洲人视若珍宝,让大部分欧洲人对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更加崇敬,尤其是清王朝屡次对外用兵,均获大胜,在廓尔克战争中,清军大显神威,将叛军一举剿灭,这让英国人意识到对清王朝的实力并不十分了解,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只能采取谈判的形式。

英国遣使访华,嘉庆逼使团行跪拜礼,英使 :丧权辱国坚决不跪! - 天天要闻

于是在1793年,马嘎尔尼特使接受英国政府赋予的特殊使命,借给乾隆皇帝祝寿的机会,前来刺探中国情报,并商量开放通商口岸等相关事宜,可让马嘎尔尼大为失望的是,与那个传说中的礼仪之邦强盛帝国截然相反,马嘎尔尼一路上看到的是衣不蔽体、骨瘦如柴的中国百姓和愚昧自大动辄以天朝大国自居的官员,在进见乾隆皇帝过程中,双方甚至因为是否行跪拜礼而争论不休,清王朝的官员们坚持要让英国人行三跪九叩大礼,而英国人则主张单膝行礼,幸运的是此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才让会见得以正常进行。

英国遣使访华,嘉庆逼使团行跪拜礼,英使 :丧权辱国坚决不跪! - 天天要闻

13年后的1816年,不甘心失败的英国政府又一次派出了以阿美士德勋爵为首的英国使团一行75人继续访华,希望能够在嘉庆皇帝身上找到新的突破口,此时的清王朝已经岌岌可危,日益增长的人口负担和日渐减少的财政收入让嘉庆帝焦头烂额,为了省钱,嘉庆帝甚至以身作则过着节约简朴的生活,但对这个庞大的帝国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大清帝国已经呈现日落西山的末日之景。

英国遣使访华,嘉庆逼使团行跪拜礼,英使 :丧权辱国坚决不跪! - 天天要闻

对于英国人的来访,嘉庆皇帝十分不屑一顾,使团到达北京后,嘉庆皇帝并没有急于召见,而是派遣了几批官员前去教习英国使者三跪九叩大礼,同样的矛盾13年后再次重演,英国使团据理力争坚决不肯行三跪九叩大礼,他们要求和当年马嘎尔尼访华行礼惯例相同,只愿意单膝下跪行礼,但这次清王朝不再妥协。

英国遣使访华,嘉庆逼使团行跪拜礼,英使 :丧权辱国坚决不跪! - 天天要闻

来往的大臣焦头烂额,生怕因为礼仪问题而被撤职,而英国使者强硬的态度又让这群官员不知所措,只能一次次的劝说,最终英国使者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此次进见可以行三跪九叩礼节,但清王朝要么在进见时悬挂英国女王画像,清朝官员同样向女王行三跪九叩礼节,要么写下国书以后清朝官员访问英国,也同样要向英国女王行三跪九叩礼节。

英国遣使访华,嘉庆逼使团行跪拜礼,英使 :丧权辱国坚决不跪! - 天天要闻

这样的要求,清朝官员自然不肯接受,而这也彻底激怒了嘉庆皇帝, 七月初六,等候多时的英国使臣突然接到命令,嘉庆皇帝将召见使团,但到了北京接到的却是让英国使团即日离开中国原路返回的旨意,并着重强调该国王表文不必呈览,其贡物全部发还。清政府赌气般的行为让英国使团哭笑不得,一次次的礼仪演练,一次次的谈判,并没有换来满意的答复,这次出访无疑失败了。

英国遣使访华,嘉庆逼使团行跪拜礼,英使 :丧权辱国坚决不跪! - 天天要闻

嘉庆皇帝怒气冲冲的对大臣们说:“朕为天下共主,岂有如此侮慢倨傲,甘心忍受之理!”毫无疑问,此时的嘉庆皇帝显然还没有看清世界的形势,如果他知道日不落帝国巅峰时刻的地盘比清王朝还要大的时候,如果知道英国船坚炮利24年后打的清王朝毫无还手之力的时候,是否会后悔今天的决定。

只是因为跪不跪的问题,让清王朝再次失去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阿美士德勋爵拂袖而去,并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全部记录成了一本日志,成为英国后来侵略中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英国遣使访华,嘉庆逼使团行跪拜礼,英使 :丧权辱国坚决不跪! - 天天要闻

24年后,鸦片战争终于爆发,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最终以战争的形式得以接触,在浩浩荡荡的世界大势面前是选择猛然惊醒,还是选择继续沉沦,这不仅仅是嘉庆皇帝的选择,更是这个帝国的选择。

这似乎是嘉庆皇帝的错,但仔细研究又发现无论乾隆还是嘉庆似乎都没有错,作为一个拥有2亿人口的超级人口大国,一旦选择打开国门势必会造成帝国的迅速崩溃,而帝国组织的崩溃背后也意味着文化的崩溃。

英国遣使访华,嘉庆逼使团行跪拜礼,英使 :丧权辱国坚决不跪! - 天天要闻

在拒绝英国使臣后,嘉庆皇帝继续焦头烂额的处理着国内的烂摊子,陕甘白莲教起义,让清王朝花费了2亿两白银才镇压下去,由于鄙视西洋技术,以至于历经两千多年的小农生产技术没有得到任何突破,每年的粮食产量大大减少,对于这样一个因循守旧的王朝,我们无法用后世的眼光加以批判,在那个时代,又有谁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为天下先呢?

嘉庆皇帝始终没有明白为什么自己如此勤政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帝国一天天没落下去,为什么自己厉行节俭贪官污吏却始终屡禁不绝,这与嘉庆皇帝个人的才能平庸与否毫无关系,只能说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更是意味着一个王朝末日的到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一次全俄总动员 - 天天要闻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一次全俄总动员

俄罗斯将在5月9日迎来“卫国战争胜利日”这一全俄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因这场胜利的背后是军民的巨大牺牲,所以这个节日在俄罗斯地位特殊、意义重大。为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无论俄罗斯官方还是民间都全面动员起来,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这一重大节庆活动中。七座城市胜利日当天将恢复旧称近期,俄罗斯多地的地方议会作出...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 天天要闻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史记 秦始皇本纪》: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刚刚统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绾等人建议说:各国诸候刚被消灭,燕、齐、荆地辽远,不在那里立王,就没有人来安定燕、齐、荆。请把皇帝的几...
苦涩的荒唐 - 天天要闻

苦涩的荒唐

文革后期的73年,小学四年级时一个班级搞了一场随堂批判会,校长都来参加了,因为校长听说这个民办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强的,让“哑巴”都开口说了话。
中国第一个蒙难的新闻记者 - 天天要闻

中国第一个蒙难的新闻记者

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7日),紫禁城飘着细雨。军机大臣瞿鸿禨捧着一叠奏折疾步穿过宫门,却在养心殿前听见瓷器碎裂的脆响。殿内,慈禧太后正凝视着刑部呈报的"杖毙逆犯沈荩事毕"奏本,指尖深深掐进黄绫锦垫。 这个令帝国最高统治者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