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代表终于要见面了,恢复中美对话,中国才是主导的一方

2023年05月10日19:27:22 历史 6481

美方想和中方进行高层对话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在今年初中美关系急转直下后,上至美国总统拜登,下至各位美国部长,都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相同的意思。而中方始终没有过多响应,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美方并没有在改善中美关系上拿出足够的诚意。不过事情近期出现了重大转折,中美高层代表在这个月终于要见上一面了。

中美高层代表终于要见面了,恢复中美对话,中国才是主导的一方 - 天天要闻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将和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计划在本月下旬见面,场合则是在美国底特律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按照彭博社的说法,这将是今年初发生的所谓气球事件后,中美之间最高级别官员的面对面会晤。事实上也的确可以这么说,因为虽然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之前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见过面,但只属于“非正式接触”。

如果王文涛和戴琪的会面终于成行,意义之重大显而易见。而彭博社更是在标题中写道,这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的破冰转暖。事实上,这次会面也值得我们关注,并且能反映出中方的一些态度。如果中方执意不想见面,那么大可以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出席这次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就算派人到了现场,也可以不和美方有什么交际,或者仅是进行“非正式接触”。

如果中方愿意派人来和美方进行部长级的面对面会谈,则说明中方认为,和美方进行某种程度沟通的时机已经到了。那么这的确意味着,中美关系即便不像彭博社说的那样转暖,但是也出现了些许转机。事实上,从近期的一些迹象来看,中美重开对话的信号比以前更明显了。

中美高层代表终于要见面了,恢复中美对话,中国才是主导的一方 - 天天要闻

一方面是美国对进行中美高层对话的喊话显著增多。包括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内的美国高级官员都频繁呼吁进行中美对话,甚至于希望开启访华行程。虽然说布林肯经常是说一套做一套,在涉华问题上的诚意也严重不足。但是对于美方的其他人,我们倒也不是不能谈一谈。

雷蒙多、耶伦这类主管美国经济事务的高级官员,虽然也是以美国的利益为出发点,嘴上经常挂着所谓“价值观”之类的。但是在涉华表态上,的确没有布林肯那么“出格”。而且这些身居经济部门的美国官员的涉华态度是高度相似的,基本可以概括为拒绝中美的经济脱钩、呼吁中美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但是在一些所谓涉及美国“美国国家安全”的领域,要对中国进行封锁,戴琪其实也是如此。

至少来说,相对于布林肯那一类“价值观先行”的政客,这些美国官员还算是能够沟通的。因此相对于政治对话,中美在经济领域的沟通是相对比较多的。前段时间雷蒙多还派出了自己的下属前往中国,以评估自己可能的访华行程。从这里更可以看出,中美之间何时恢复对话,具体安排哪些领域优先,哪些领域靠后,中国现在才是占主导的一方。

中美高层代表终于要见面了,恢复中美对话,中国才是主导的一方 - 天天要闻

另一方面在于中美作为全球前二的经济体,两国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说一些美国政客想要中美脱钩,美国就真的会和中国脱钩。特朗普想让中美大规模脱钩,结果不出意外的失败了,给拜登政府留下了一座烂摊子。因此拜登算是学到了特朗普的教训,转而不再炒作什么大规模脱钩的问题,转而采取在尖端领域封锁的手段,但是对于整体的中美贸易,拜登政府是不想放的。

根据中方数据,去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超过了690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无论对于美国还是中国来说,中美关系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如果美方的态度还不错,那么中方自然愿意坐下来和美方好好谈一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派出商务部部长和美国贸易代表戴琪面对面会谈倒也说得上是顺理成章。

接下来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即美方既然好不容易和中方搭上了线,那么到底要谈什么呢?重点话题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在经济上的。事实上,王文涛部长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曾经和戴琪进行过一次面对面会谈,当时还是在泰国曼谷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当时透露的消息不多,只是说双方对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同意继续保持沟通。而且,那一次也是美方主动提出的见面申请。

中美高层代表终于要见面了,恢复中美对话,中国才是主导的一方 - 天天要闻

当前,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比较糟糕,美国政府的赤字接近1万亿美元,正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虽然最后大概率美方还是能通过各种手段渡过这次危机,但是这么长久下去也不是一个事。而中国是世界上持有美国国债第二多的国家,当前面临严重债务问题的美国,不太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因此美方这次有可能会要求中国出手帮助美国缓解债务问题,至少要让中国别站在美国的对立面。

而美方在这次见面中可能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通过这个契机,逐渐重启中美高层的对话,尤其是政治、军事对话。除了拜登政府天天嚷嚷着要和中方进行对话外,美国军方的态度也比较急迫。美国防长奥斯汀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在各种公开场合表示,希望和自己的中国同行进行对话。在今年初中方更换防长后,奥斯汀也一直声称想和中方的新防长继续保持联络。

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美这次即将进行的部长级对话,恐怕谈不出什么太多的东西。估计会像去年底那样双方互相交换意见。核心原因在于,美方依旧没有放弃遏制中国的政策、还是想在中方的红线问题上做文章。正如秦刚外长之前所言,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出现了问题,那么随后的政策也不会走上正轨。很可惜的是,我们迄今为止都没有看到美方认清现实的迹象。在这种背景下,期望谈判有什么突破不太现实。

中美高层代表终于要见面了,恢复中美对话,中国才是主导的一方 - 天天要闻

不过总的来说,现在是美方有求于中国,那么我们大可以不用急,在底线问题上聊清楚了,我们再去聊别的问题,中美对话才能够全面恢复。中方开始掌握一定主导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美之间的旧有平衡正在被打破,美方必须接受中方正在快速强大起来的现实。美方一边想损害中国利益,一边想让中国帮忙,那是不可能的。说到底,美方最想要的东西,给不给现在得由中方说了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学者圆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欧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 天天要闻

学者圆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欧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对世界造成冲击,就连美国的“昔日老铁”欧洲也难逃厄运。近日,“美欧关系2025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暨“特朗普2.0时代美欧关系新态势”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高校和机构的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探讨。多领...
从东西方人类言行的简单对比看“西方伪史论” - 天天要闻

从东西方人类言行的简单对比看“西方伪史论”

复旦大学李教授一句“西方伪史论危害改革开放”直接火上热搜,2025年7月这事闹得全网炸锅。要我说,拿政治帽子压学术争议才是真掉价。质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亚里士多德著作传承有断层,金字塔建造技术有争议,这些讨论学术圈早就有。
斯金纳 | 自由与历史学家 - 天天要闻

斯金纳 | 自由与历史学家

自由与历史学家本文选自《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Ⅰ我已经讲述了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论的兴衰,然而,像我讲得这样简要明显是种危险,也许我误导而不是特别阐明了一些原则,而这是我作为历史学家的史学实践所依赖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 天天要闻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当地时间5日,马斯克兑现了此前的承诺,宣布成立一个独立于民主和共和两党的新政党——“美国党”,并称该党将代表美国社会“80%的中间选民”,争取通过选举在国会中占得一席之地。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两党执政,但自1854年共和党正式成立以来,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形成了相对牢固的两党体制。在这套政治设计中,第三党的成立...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虽然孙飞被捕,郑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龙集团和万海案的关系,但专案组的调查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首先,想敲开孙飞的嘴就比洪亮想象的难得多。因为孙飞只收美金,赃款都转移出去了不像姜红军他们都藏在家里,所以他笃定洪亮他们暂时查不出证据,就有恃无恐。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 天天要闻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台湾能否与大陆在经济上脱钩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台湾的民进党当局想推进这件事,但这对台湾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 天天要闻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文/王丹&秋秋现在聊《无尽冬日》有多成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单中,《无尽冬日》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王者荣耀》;点点互动(下称点点)因此实现了约150亿元的年收入,成为全球收入前十的游戏厂商——放眼整个北京圈来看,2024年收入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估计也就点点一家。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