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昭是否存在翻盘的可能性?答案是否定的

2023年05月04日17:46:03 历史 1899

很多历史爱好者对于北宋初年的兄终弟及表示纠结:有人认为赵光义在高粱河一战的表现实在丢人,所以认为赵二当皇帝实在是中国历史的悲剧。但也有人认为赵二登基在当时是最优解:毕竟论势力发展,赵大在世的时候,赵二就已经发展了一定的势力。而且当时刚刚距离五代十国结束不久(按:严格来说,十国时期的彻底结束其实是赵二称帝以后的事情,毕竟那时候吴越国还在),皇帝的神圣性和权威性没有那么强烈,而赵二毕竟有过在乱世生活、摸爬滚打的人生经历,因此赵二当皇帝,对维持赵家统治也是最好的保障。

赵德昭是否存在翻盘的可能性?答案是否定的 - 天天要闻

其实如果按照父死子继的规矩,赵匡胤死后,应该继位的应该是赵德昭。那么,赵德昭是否存在翻盘的可能性?个人觉得:很难。

1、开封府尹赵光义

首先不可否认赵光义的皇位在外界看来,确实有来历不明的嫌疑。而且赵光义刚登基就急忙换年号,压根不考虑之前的规矩:都是大行皇帝去世的第二年,才更换年号。这多少也说明赵光义需要及早昭告天下确立自己的地位,避免不确定性的发生。不过,赵德昭没能继承皇位,也未必是赵匡胤没有预料到的。

早在赵匡胤在世的年月里,赵光义就被册封为晋王,且担任开封府尹。按照当时的惯例,开封府尹一般是皇位继承人担任。因此从赵匡胤的这个人事任免以及北宋当时的环境来看,赵匡胤确实有让赵光义当继承人,保证赵家江山继续得以维系的考虑。

毕竟,虽然赵匡胤也知道父死子继优于兄终弟及。但是容错率问题也不得不让赵大在博弈中,选择一个更稳妥的解决方案。

赵德昭是否存在翻盘的可能性?答案是否定的 - 天天要闻

因为强行让赵德昭当皇帝,赵德昭可能面临两种悲惨命运:

或者,是被势力已经养成的赵光义推翻,北宋内部祸起萧墙。毕竟这样的例子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王朝频繁上演。赵匡胤作为后世的人,肯定知道这样的危害性。

或者,是被其他部将推翻。毕竟赵匡胤本身就是推翻了后周皇帝自己才做的皇帝。

因此从一开始,赵匡胤就没看好赵德昭。

2、赵德昭之死

在武功方面,赵光义的成就确实不如赵匡胤。但其手段方面,堪称合格帝王。因此在赵光义称帝后,赵光义提出了这样的话术:那就是自己将来没了以后,由三弟赵廷美继位,然后赵廷美没了以后,皇位还给赵德昭——意思是赵德昭依旧是皇位继承人。

当然赵光义的话只是权宜之计。赵光义登基之后没几年,赵德昭就被迫自杀,之后赵德昭的弟弟赵德芳也莫名其妙过世。赵匡胤在世的时候,赵德昭兄弟尚且无法在父亲支持下取得皇位,更何况赵光义做了皇帝?

赵德昭是否存在翻盘的可能性?答案是否定的 - 天天要闻

因此历史也压根没给赵德昭留下任何夺取皇位的时间窗口。

当然,假设赵匡胤能多活一些岁月,随着对赵德昭的培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让赵德昭逐渐取代赵光义,也并非不可能。不过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赵匡胤当时缺乏的恰恰就是时间。

因此个人才觉得:赵德昭基本上没有翻盘的可能。但是天道是不能对抗的。赵光义去世百余年后,北宋灭亡。重建宋朝南宋皇帝赵构又没有子女,所以赵构只能从赵匡胤的后代中挑选继承人。就这样,宋朝的皇位又回到了赵大一脉那里。这便是天道。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那些年,我们过马路时走过的天桥 - 天天要闻

那些年,我们过马路时走过的天桥

人行天桥,是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在解决人车矛盾、行人过街等问题同时,也见证着一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展示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内涵。上个世纪80年代,武汉开始大规模建造人行天桥。
蒋连生会见河北迁安市九江总公司董事长赵文强一行 - 天天要闻

蒋连生会见河北迁安市九江总公司董事长赵文强一行

6月24日,市委书记蒋连生会见河北迁安市九江总公司董事长赵文强一行。6月24日,市委书记蒋连生在江滨国际大酒店会见迁安市九江总公司董事长赵文强一行。杨扬 摄蒋连生感谢九江总公司对梧州市发展的大力支持,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和工业产业发展有关情况。蒋连生表示,梧州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
1922年,湖南老农捡一米罐,400银圆卖出,22年后价值2000万美金 - 天天要闻

1922年,湖南老农捡一米罐,400银圆卖出,22年后价值2000万美金

1922年的一天,湖南桃源漆家河镇经历了一场瓢泼大雨,雨过天晴,一户农民到山上庄稼地里干活,干到晌午时候,这位农民准备回家吃饭,他拖着疲惫的步子往回走。不经意间,他在路边的水沟里看到一件黑不溜秋的东西,像个罐子,他拾起来一看,是一个黑色的大
《墨雨云间》结局,回头看才发现,被萧老将军隐瞒的真相 - 天天要闻

《墨雨云间》结局,回头看才发现,被萧老将军隐瞒的真相

《墨雨云间》绝对是今年值得一看的古装女性复仇剧。故事的最后,成王一干乱臣贼子全部伏诛,而代国却趁机起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萧蘅临危受命,带领龙武军前往御敌,最终以少敌多,惨胜而归。至此大燕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太平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