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秀才,和现在211有一拼,那如果你生活在古代,能毕业吗?

2023年04月25日21:15:02 历史 1554

说到读书这件事情,很多人会想到现在的大学生,但是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古代的秀才放到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历?

说句实在话,大家了解秀才,都是通过电视剧去了解的,而在电视剧当中,秀才只是迈向科举的第1步,也就是所谓的起点,那事实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古代的秀才,和现在211有一拼,那如果你生活在古代,能毕业吗? - 天天要闻

其实在历史当中,虽然说秀才是起点,但是得到秀才的考生,还是会受到一些特殊照顾的。比如说秀才的社会地位就比较高,他们见到县令是不需要行跪拜礼的,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当时对于读书人的重视。

除此之外,考取秀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减免家中的税,结合这两点就能够想到,当时的平民百姓,是多么希望家里面的儿子能够取得功名。哪怕仅仅是起点的秀才,也能够得到很多的好处。

区别

那古代的秀才放到现在是什么样的学历呢?可能在年轻的人心中觉得秀才是一个起点,就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或者高中。

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211,如果把你生在古代,你真的能够毕业吗?

古代的秀才,和现在211有一拼,那如果你生活在古代,能毕业吗? - 天天要闻

看到古代秀才的含金量,现在是不是能够理解,为什么秀才在古代那么受到重视?

说实在的,现在的教育等你考上大学才是迈进高等教育的一个门槛,即使大学毕业也没有办法说是知识分子,因为真正从事研究的工作的人,都是需要研究生或者博士毕业的。

再有就是古代的教育是比较混杂的,没有经过任何的划分,这也提高了难点,这一点也能够向大家解释一个事实。

就是很多人从六七岁开始读书,然后开始考试,直到20岁或者30岁才能够取得功名,是比较常见的一件事情,因为实在太难了。

古代的秀才,和现在211有一拼,那如果你生活在古代,能毕业吗? - 天天要闻

其实大家通过这个时间点,也是能够感觉这个秀才到底是多难考的,由此也能够确定秀才的含金量!

但话说回来,虽然说秀才相当于现在的211,但它们实际上也是存在一些区别的。那这个区别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分几点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点:古代人考取秀才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入仕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

但是现在的人去考211也好,考985也好,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现在大学的科目是比较多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

第二点:古代的秀才是你只要考上了,就能够有一个不错的工作。但是现在的211也好985也好,即使你的成绩非常优秀,毕业以后也需要自己去找工作。

第三点:难度不一样,古代的秀才难度非常高,而且他并不是每年都考,中间要隔几年才考两次。

古代的秀才,和现在211有一拼,那如果你生活在古代,能毕业吗? - 天天要闻

但是现在的大学却不一样,每年都会考,而且他录取的比例非常的大,只要认真学习名列前茅,其实都能考一个不错的大学。

看完上面的几点总结出一个道理,虽然秀才比较难考,但是定向培养,就是你秀才考下来就会有官职有仕途,但是现在的211你考下来还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

那话说回来,如果你生活在古代,真的能够毕业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关键时刻,印度投下赞成票!特朗普彻底摊牌,要全球孤立金砖11国 - 天天要闻

关键时刻,印度投下赞成票!特朗普彻底摊牌,要全球孤立金砖11国

当地时间6日至7日举行的金砖里约峰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不但是金砖再次扩员并加持“金砖伙伴国”后的首次峰会,更是国际政治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时的一次盛会,“大金砖”合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功能性建设均面临诸多新情况。面对机遇与挑战,金砖国家正顺势携手全球南方国家,
县委办主任41岁辞官搞发明——黄明和的畜牧科研逐梦路 - 天天要闻

县委办主任41岁辞官搞发明——黄明和的畜牧科研逐梦路

黄明和于1995年荣获由联合国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红网时刻新闻7月9日讯(记者 张盟 陈彦兵)在湖南科研版图上,黄明和是独特的存在。他从基层领导岗位转身,以科研为新征程,用数十载耕耘,书写基层干部转型科研先锋的精彩篇章。黄明和,1951年10月生于洞口县,大专文化。曾任洞口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后任邵阳...
玛丽·哈灵顿:政治不是做生意,马斯克建党误判了美国政治生态 - 天天要闻

玛丽·哈灵顿:政治不是做生意,马斯克建党误判了美国政治生态

【文/玛丽·哈灵顿,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一年前,唐纳德·特朗普字面意义上“躲过了子弹”,一下子让他的总统竞选形象从“挑战者”变为“传奇”。几天后,他的竞选搭档J.D.万斯在副总统提名演讲中承诺,特朗普政府将“致力于为工薪阶层服务”。万斯表示,应优先考虑美国自己的公民:“我们将不再引进外国劳动力,我们要为...
雍正为何刚登基就把曹雪芹家抄了 - 天天要闻

雍正为何刚登基就把曹雪芹家抄了

雍正五年腊月二十四日,江宁城朔风凛冽。一队官兵踏破曹府朱门,昔日堆金砌玉的厅堂顷刻间箱翻柜倒。十三岁的曹雪芹蜷缩在祖母怀中,眼睁睁看着御笔题写的“萱瑞堂”匾额被扯落在地——康熙皇帝曾对曹家乳母的尊称,如今成了前朝恩宠的冰冷遗证。曹家的煊赫,
趣聊两汉:董仲舒的职场悲剧,错不在汉武帝 - 天天要闻

趣聊两汉:董仲舒的职场悲剧,错不在汉武帝

公元前179年,董仲舒出生于一个小康之家。因为家里不差钱,又有很多藏书,所以董仲舒有了学习的机会,并学的很好。那么有多好呢?据史书记载,他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讲学了,而且颇受欢迎,因为学问渊博,又教了一大帮学生,所以他的名望是与日俱增
5年,增长了一个“德国” - 天天要闻

5年,增长了一个“德国”

时光步履不停,发展环环相扣。“十四五”与“十五五”,两个五年规划即将迎来时空交汇。“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7月9日起陆续举行,回顾战风斗雨的历程,展望欣欣向荣的未来。(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