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6年,管仲升任齐国国相,一接手,就是个烂摊子。
齐国穷啊!国库空虚,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还被列强欺负。眼看齐桓公愁白了头,管仲眼珠一转,选美!
奇怪了,选美和创收,八杆子打不着啊!管仲打的什么主意?
原来,他全国海选后,将美人集中调教,开门接客。皮肉生意,能不红火吗?管仲便借机增加税赋,没过几年,齐桓公的小金库,就满满当当。
到了公元前681年,齐桓公羽翼渐丰,管仲也有些飘飘然,便琢磨着享受生活。
一晚,他端着酒杯,自言自语道,“我创办青楼5年,一次都没玩过,也不知那些女孩子,被调教成怎样?哼!”
管家是个人精,忙谄媚道,“说的是啊,相爷,要不今晚去试试?”
管仲笑得两眼眯成一道缝儿,“正合我意!”
他带着侍从,大摇大摆来到青楼,领班一看,好家伙,国相爷啊,这比中了头奖还风光!不等吩咐,一排女子,已被安排送入大厅。
管仲扫了一眼,总觉得差点意思,“你这可是上等的青楼,就没有勾人心魄的女子吗?”
“有!有!有!”说话间,领班吩咐,“传田倩见相爷。”
不出片刻,在几支火把的照耀下(当时没有蜡烛),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翩翩而来,“见过相爷!”
管仲一看,小女子秀发披肩、燕语莺声,心中不由荡起一丝波澜,将她揽入怀中。
一夜之后,管仲心神不宁,时刻想着小美人,一旦有空,拔脚就往青楼跑。
领班心领神会,从此不让田倩接客,还派了2个侍女,专门服侍。
一日,管仲又来找田倩,一进门,话也不说,就坐在桌前发呆。田倩小心翼翼地问,“相爷,今日为何不高兴,莫非是奴婢侍奉不周?”
“与你无关,都是那宁戚……”管仲叹了口气。
“宁戚?”这名字,田倩十分熟悉,是个满腹才华的博学之人。
原来,管仲虽有才华,却嫉贤妒能,生怕宁戚做官后,抢了他的风头,便拼命排挤。
宁戚几次上书齐桓公,都被管仲扣押,得知缘由,宁戚恨得咬牙切齿。可他一个平头老百姓,想见齐王,谈何容易?
思来想去,他便另辟蹊径,在管仲的一个手下处,做了牛夫。
要知道,当时的齐国,马匹全作军用,官员出入,都坐牛车,连齐桓公也不例外。
果然,有一次齐桓公到城郊视察,这位官员也在陪同之列,午休之时,宁戚敲着牛角,凄婉地吟唱道,“浩浩乎白水!浩浩乎白水!“
齐桓公很纳闷儿,便传宁戚问话,哪料宁戚故作神秘,“大王问问管仲相爷,他会懂得!“
齐桓公来了兴致,便带他回朝,并召管仲问话。管仲一头雾水,一个字也打不出,再一听是宁戚,气得火冒三丈。
田倩听到这儿,心中已然明了,“相爷可读过《诗经》?浩浩白水,倏之鱼,君来如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知?“
管仲恍然大悟,宁戚自比水中的鱼儿,如果被人钓起,就再也回不去了。意思国家还未强盛,他岂能袖手旁观!
田倩接着劝道,“相爷上任以来,常常孤掌难鸣,若有个得力助手,岂不是如愿以偿?“
一句话,戳中管仲的软肋,他虽嫉妒宁戚,可拳拳报国之心,并不逊于任何人。
管仲自惭形秽,“糊涂啊,我堂堂一国之相,竟不如一女子!“
次日,他便向宁戚道歉,并举荐其入朝为官。
不久,田倩也因深明大义、才气过人,被齐桓公特许,嫁给管仲为妻。
而二人的恩爱往事,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有道是,万两黄金易得,知心一个难求。管仲得此佳偶,三生有幸!